阅读历史
换源:

第一百五十一章 杨云到来

作品:领先四十年|作者:巫山哥|分类:综合其他|更新:2024-01-03 15:43:10|下载:领先四十年TXT下载
听书 - 领先四十年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爸!”杨援朝终于忍不住了,扑在老人怀里哭了出来。

老爷子瘦削的脸上,肌肉也微微抽动,轻轻拍打着幼子的后背:“援朝,对了,现在我们得叫你杨副书记了。看到爸爸怎么哭了?这是高兴的事情啊。”

我们的杨副书记就这么趴着,眼睛看到老父亲斑白的双鬓,很不好意思。

老人都七十多岁了,杨援朝比父亲要高一些。这么重的身体就像小时候吊在父亲身上一样,老爷子连眉头都没皱,只是微笑着打量幼子。

“你黑了,瘦了。”杨云老人捋了捋儿子头上沾着的青色稻草叶。

“嘿嘿!”杨援朝使劲拍打着自己的胸膛:“爸你咋不说我壮了?家里都还好吧?一直都想回去看看妈和你,哥哥姐姐们一晃也有十多年没见面了。”

“大家都很好!”冉应怀端过来一把椅子,老人坐下:“我们一直关注着你在这边的点点滴滴。老赵说了你的情况,这边的同志经常在汇报的。”

“哈哈,爸,你在说笑话。”杨援朝自己扯过一条板凳:“小小的巫县,上面会注意这里?”

“怎么不注意?”老爷子摸着自己的胡茬:“巫县,是我国现代改革的发源地。”

老人拍拍大腿:“不好意思,先入席吧,别把饭菜都等凉了。”

冉应怀从老爷子金门就在不停打量,结果,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他悄声问道:“杨副书记,你老家哪儿的?”

杨援朝正在和跟着的警卫说着话呢:“王哥、李哥,不好意思,刚才忙着和爸说话,忘了跟你们打声招呼了。”

两个人都四十多岁,叫王哥的微微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没事儿,人之常情。”

姓李的只是淡淡点头,反正杨家人都熟悉他的性格了,也并不在意。

老爷子直接走到主位上坐下,他代替儿子回答:“杨副书记老家在江淮省,现在归申江市管了。有什么问题吗?”

冉应怀还是有些怀疑:“您长得和一位中、央首长特像,和你们一个姓,就是杨云同志。”

“是吗?”老人故作惊奇:“人们都这么说。援朝,你去把外面的两个小家伙叫进来一起吃饭。这么大太阳,怪热的。”

杨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

杨云同志是以太祖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伟人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

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杨云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原本的时空里,改革开放以后继续担任党内重要职务。

杨云,素有共和国“掌柜”之赞誉。作为党和国家的经济先驱,杨云一路筚路蓝缕,从起步到再出发,遂有中国财经工作后来的一路凯歌。

令人想不到的是,“大掌柜”的一生积余只有不足两万元的稿费。

他给家人定下了“三不准”:不准搭乘他的车、不准接触他看的文件、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杨云特别交代,孩子上下学不许搞接送,要让他们从小就像一般人家的子女一样学习和生活。

农村人是淳朴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傻。看到杨云随身带着四个人,谁都不会当他是普通人。

这个时候的农村,还没有万元户的说法。无疑,走在其他农民前面发家致富的能人庹跃进、李光荣、马飞江,带有农民式的狡猾。

他们在向杨援朝汇报的时候,腰杆挺得笔直,说话一板一眼。

他们仨知道不仅是在向杨援朝汇报,更是在随身带着警卫员的杨云汇报。

冉应怀的一儿一女,端着饭碗藏在厨房。

杨云只听,不发表任何意见。看到老儿子说话做事儿有条有理,老人很是欣慰。

杨副书记掏出随身的记事本,把冉应怀和三位种地能手的需求都写了下来。

“放心吧,同志们。”杨援朝夹了一块炖得烂熟的肘子肉给父亲:“我回去后,就会让农业局的同志看看,你们的问题尽量在本县之内解决。要是巫县解决不了,那就汇报到地委。”

“是汇报给巫主任吗?”冉应怀。

老爷子看到冉应怀的表现,不由自主说了一句:“冉书记是个农村好干部。”

就这一句话,让冉应怀受益无穷,从此平步青云。

杨老走后不就,他就被提拔为公社副书记,然后是书记,区长,县委副书记。上升势头强劲。

退休时,当时的省委委员冉应怀说过一句话:“要不是杨云同志一句话,我还在农村。”

杨援朝以为父亲还要说话,结果老人什么都没说。“对,就是巫主任。”他对冉应怀说:“不过,现在没有主任这个称谓了,应该叫巫书记。”

“你说的是巫立行同志吧?”杨老眉头一皱问自己的老儿子。

“爸,你也晓得巫书记?”杨援朝嘿嘿笑着:“要不是有巫书记当年的庇护,说不定你都没这个儿子了。”

四个农民心里一片火热,想不到带着警卫的大官也晓得巫书记。

大家在谈论的巫立行,正在从亿县到巫县的公路上。

抱着闷声大发财的宗旨,这两年亿县地区的形式喜人。工业农业,一年不知翻了多少翻。

十年浩劫以及以前留下来的数据,简直就是一团糟。那种亩产几十万斤的数据,让大家压根儿都不清楚,那些年亿县地区的gdp究竟怎么样。

无论如何,农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这就是好现象。

“小饶啊,”巫立行在车上打了个盹儿,醒了。

他问身边的秘书饶勇国:“这段时间,不断有兄弟县市,想找我们亿县地区要人,不知道你想到哪儿?”

“书记,我还想跟着你学东西。”饶勇国心里一丝惶恐,难道书记讨厌自己了?

“还是下去吧,”巫立行看着窗外飞驰的树影:“实践出真知,你始终在我身边做秘书,一是屈才,二是得不到真正的锻炼。”

“书记,我非常感谢您对我的栽培,”饶秘书这才知道巫书记不是嫌弃自己:“您说到哪儿,我就到哪儿,绝无二话。”

“目前,有三个地方,都有合适你的位置。”巫立行淡淡地描述:“一个是五粮地区下面的古凌县,要一个管党群抓经济的副书记;第二个地方,是贡自地区的自流区,需要一个主管经济的副区长;最后一个是蓉城市的华成区,找主抓工业的副区长。”

杨德志和柳兴元互换,不仅仅是因为柳老头扶持了巫立行。

最主要是柳兴元在任上,做事情缩手缩脚,说得好听一些,叫稳重。

而中南半岛的局势,要是依着杨德志的性子,说不定带着军队,一窝蜂就把整个地盘给打下来。那样的后果,中国目前承受不起。

杨德志到了巴蜀,大刀阔斧地推行经济改革。

既然亿县地区的经验这么好,为什么不整个省都搞呢?

当然,杨老将军明白枪打出头鸟的道理。

所有报刊和其他新闻上,见不到改革的只言片语。不过,经济改革已经在巴山蜀水轰轰烈烈展开,亿县地区的人,成了香饽饽,每一个地区都争相向这里要人。

一时间,亿县地区的领导班子都走了一大半,连罗登福都调到山城市做副市长去了。

巫立行的位置,非常敏感。

杨老将军只有在每次开会过后言语上的抚慰,他可不敢在这个时期,贸然把巫立行提拔起来。到时候,他杨德志不仅成为顽固派的活靶子,还会把巫立行也带到风浪中心。

现阶段,要是有外地区或者外县的朋友相互见面,第一句话不是“你吃了吗”,而是“你们那里土地分了吗”、“国营企业是不是到了工人手里”之类的问候。

“书记,跟着您确实学到不少东西。”饶勇国苦笑:“您说的这三个地方,我是一无所知。您觉得我应该到哪儿,我听您的。”

巫立行若有所思,他扭过头,这是饶勇国记忆里第一次对他这么严肃:“勇国,你的学习劲头有余,魄力不足。这方面,今后必须加强。”

“所以,我给你挑选的都是副职。”巫立行审视着这个陪伴自己快三年的秘书:“即便是副职,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你自己拿主意。他们找我们地区要人,我们的人过去是什么呀?是专家。假如你去了事事还要请示汇报的,那会让人怀疑我们地区的改革是否有水分。”

“书记,您放心。”一股豪情在饶勇国的心里油然而生:“我绝不给你丢脸。”

“古凌那边,最容易出成绩。”巫立行给他分析:“据我了解,五粮地区,每个县都有自己的酒厂。你去了之后,着重就把包产到户落实下去,县里的酒厂,创出品牌。”

“贡自地区,他们的特产就是食盐的开采,让这一块规范起来。”

“蓉城市,是我们的省会城市。工业上,要进行彻底的改革改制。”

饶勇国心里寻思了一下,工业在亿县地区都是薄弱环节。当然,现在日化、白酒等工业公司正在蓬勃发展。不管怎么样,自己在工业这一块就是短板。

“书记,我去古凌!”饶勇国目光坚定。

巫立行没有说话,只是拍了拍他的手,示意让他放心。

“报国,你呢?”巫立行看着前面的司机后脑勺。

“书记,我哪儿也不去,就跟着您开车!”齐报国头也不回,瓮声瓮气地回答。

巫立行摇头苦笑:“你爱人的工作还顺利吧?”

“挺好的,书记。”齐报国憨厚地笑笑:“谁不知道我是您的司机呀?在医院里大家对她都很好。”

他媳妇儿钟兴彩,是亿县地区卫校毕业的。

在一次独自开车的途中,小齐把她母亲给撞了。

当时,巫立行根本就不晓得这件事儿。

齐报国每天都到医院去探望,博得了姑娘的芳心和家人的好感。

结婚前夕,才晓得是给巫书记开车。她家人原以为说的地委小车班的司机,就是普通的一名驾驶员呢。对这个老实的女婿就更满意了。

而巫立行亲临婚礼现场,更是让钟兴彩家人兴奋不已。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钟家人的工作好像受到不少照顾。

对这些事情,巫立行心知肚明。人情这张网,在任何地方都是免不了的。只要她家人有那个能力,升升职坐坐办公室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大陆炎黄,目前是钟晓发在掌舵。当然,港岛公司派了副手辅助。

陈双树没有回来,他还想在港岛那边多学一点东西。

自己家的公司,要在巫县开业,钟晓发邀请巫立行去剪彩。

好久没回巫县了,巫立行想在家里住一宿,明天早上剪彩,再回亿县。

农民的积极性高涨,农忙时种田,农闲时修路。从亿县到巫县的路,就是巫山看到了也会惊叹不已。这条路,比原本时空,到了二十一世纪的那条公路路况还要好。

下午三点多,巫立行等人才回到家里的老房子。

张德春家人在这里留了一个人专门看护,是他的二弟张德和,目前也在大陆炎黄上班,每天下班后都要把院子拾掇一番。

巫立行到家的时候,张德和还没下班。

“立诚吗?”他拿起了电话:“我是巫立行,在家里。”

不到十分钟,巫立诚就过来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炎黄食府在这里也有分店,哥儿俩自然是在食府里叫的饭菜。

小县城本来就没有秘密。

巫立行回家的消息,不到十分钟,传遍了整个县城。

“立诚啊,你想不想挪挪地方?”巫立行夹了一块毛肚在嘴里。

“巫书记,你这回了老家就躲起来不对呀!”杨援朝的声音传了进来。

“援朝啊!”哥俩放下筷子,迎出门去。

看到走在前头的老人,巫立行不敢置信地叫了一声:“杨副总、理!”</dd>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