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2章 现状 下

作品:关陇|作者:龙湖泛舟|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05-02 03:43:44|下载:关陇TXT下载
听书 - 关陇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孩儿记得当时朝廷已经发动伐吴之战,若是国库空虚,怎能支撑三军粮草?”张韬见到父亲说的凄惨,不由反问道。

“伐吴已是在弦之箭不得不发,大军粮草均有定数,岂能轻动?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者,赏赐可以放在以后,伐吴却是不能失期。”

张华看了幼子一眼,神情肃穆道:“你一定很奇怪,大晋虽然内有党争,外有胡患,总体上还算得上太平。为何休养生息十六年,最终却这般贫穷?”

“孩儿确实有此疑惑。”张韬看着父亲的眼神中充满了忧伤,心想道:“别的不说,人口的增长却是实实在在的。人口即是财富,在人口大规模增加的基础上,我不信财富居然没有增长。”

据他所知,在三国鼎立的时候,在籍人口加起来不过767万。而去年扫平江左重新统计人口,已经来到了1616万,增加了一倍多。哪怕十年来有雍凉胡乱,也不至于到了犒赏都发不出的地步。

张华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前只有六岁的幼子,轻声道:“大晋这十六年来天灾不断,远非你想象那么简单。为父听唐掌柜说起你于数术一道无师自通,你且用这个算盘算一算。”

说完之后,他从案牍之下拿起一把紫红色的算盘推到幼子面前。

当初张韬将算盘的运用之法交给了唐愚,唐愚惊讶之下便将此事禀告了张华。饶是张华贵为中书见多识广,见识了算盘的厉害之后,还是让下人做出了一把留了下来。

中书令批驳尚书省拟定的各种执政措施,很多都要涉及到数据的计算,有了算盘很多物资处理起来无疑更加快速。张华甚至想要找个机会将算盘上奏皇帝,向全国推广。只是由于事情太多,反而把这件事情落在了一边。

“大晋禅代之时,先魏左藏之中有金、银、五铢、丝、帛、锦等各若干,收入主要来自于这几个方面,一是屯田,二是租调、三是关市、四是盐铁酒专营,五是互市……泰始元年收入为……二年收入为……”

张华看着幼子拿起算盘,便将朝廷的收入做了一个归纳。

听着父亲张嘴便给,将一串串数字报了出来,张韬不由地对父亲佩服地五体投地。一直都听说父亲记忆力强悍,以前也偶尔见识过几次,但从来没有这次震撼来得强烈。完全可以说,大晋各方面的情况都在父亲掌中。

他跪坐在父亲旁边,一边听着,一边将各种数据记录了下来,另一边则拨打着算盘计算着结果。

“朝廷的支出,一是各级官员的俸禄、二是重大节日对百官的赏赐,三是各地出兵所需要的粮草辎重、战胜后对将士的犒赏以及阵亡之家的抚恤,四是天灾时对各地民众的赈济,五是各地宫殿、城墙、驿站、沟渠等工程……”

“这其中,官职有定员,节日有定数。俸禄与赏赐虽然总数并不少,但是财政负担却不大,因为都是在计划之内。至于宫殿城墙等工程,可以根据财政状况有所取舍。所以财政支出的变数便在于战争与天灾。”

张华神思暇远,继续道:“先说战争。这十六年,排除地方上的一些小骚乱。主要还是雍凉胡乱与伐吴之役。雍凉胡乱持续十年,伐吴之役则持续四个月。《孙子》有言: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你估算一下,仅仅是这两场战争,便要花去朝廷多少收入?”

雍凉胡乱虽然只是局部的边境战争,由于策略不当损失惨重,前后持续十年。伐吴之役出兵二十万,在短短四个月内便结束了战事。前者是在贾充与荀勖主持朝政的情况下造成的边境糜烂,后者却是父亲张华一力主导下的胜利。两相对比之下,张韬对父亲更是服气。

但是很显然,无论哪场战争,支出都不会是一个小数目。听完父亲的分析,他在心中估算了一下,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数目,弄的父亲连呼“太低”。如是再三,方才逐渐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也逐渐明白了为何朝廷决定在幽州对东胡各部维持现状。

因为只要是战争,就必须花钱。打胜了要花钱,因为要犒赏凯旋的将士,还要抚恤遗孤。不赏赐、不抚恤,便会寒了将士之心,下次再打仗就不会有人再愿意卖命。打败了更要花钱,因为败仗不但会死亡更多将士,支出更多抚恤,还会丧失粮草甲仗,更会给敌人以野心,在未来承受更大的压力。

而战胜之后,短期内又无法得到巨大的回报。哪怕是伐吴之役胜利后,从建邺中拉回的各种财宝也无法清偿战争的巨大支出。那些额外的钱财,早就被攻入城内的各级将士瓜分殆尽,留给朝廷的最多也就是一点残渣。若是攻打东胡各部,恐怕残渣都没有。

这样赔本的买卖,也难怪朝廷不愿意做。

“可是你们都在想着能不能赚钱,有没有想过会不会赔钱呢?”张韬对着笔下的数字,自嘲地想道:“若是让胡人得了势,不但现在的利润拿不到,整个王朝恐怕都得破产清算。”

张华不知道儿子怎么想,见到张韬很快便领悟到了战争中的各种诀窍。心中喜悦。眼前的幼子,比其他两个儿子更加聪明。这还不算什么,最主要的是,当前朝野上下浮夸盛行,彼此都以谈玄为荣、以谈实事为耻,很少再有膏粱子弟愿意了解世务。而这个幼子,却表现出了过人一等的热情。

他有心指点,当下继续道:“除了战事之外,还有天灾。每次发生水、旱、蝗、震等天灾,不但会损失人口,减少租调收入,还需要朝廷额外拨款进行赈济。若是风调雨顺还好,偏偏自开国以来没有一年安稳。”

“泰始四年九月,青、徐、兖、豫四州大水。次年二月青、徐、兖三州复发洪水,四月陇南又地震。七年五月大旱,朝廷举行盛大的祈雨仪式,六月却下了大暴雨,河、洛、伊、沁皆溢,朝廷问责,杀二百余人。七月关中又地震。八年五月,关中大旱。九年,自正月至于六月,大旱持续半年,青、兖、徐等州颗粒无收。十年四月,又旱。”

张华说起历年灾害,只感觉有心无力。还有一些话不方便跟幼子提起。所谓“天人感应”,上天降下如此多的灾祸,必然是朝廷高官有人“德不配位”。看着幼子求知若渴的眼神,他将心事压了下去,继续道:

“咸宁元年九月,徐州大水,十二月洛阳大疫,死者过半。二年五月豫州大旱,朝廷举行祈雨仪式,至六月方才降雨。七月,河南、魏郡暴水,朝廷问责杀百余人。闰七月,荆州五郡国大水,迁徙四千余家。八月,河南、河东、平阳地震。”

“三年六月,益、梁二州八郡国暴水,朝廷问责杀三百余人。七月,荆州大水。九月,始平郡大水。十月,青、徐、兗、豫、荆、益、梁七州又大水。四年六月,阴平、广武地震,七月,司、冀、兗、豫、荆、扬等州二十郡国大水,伤秋稼,坏屋室,庄稼歉收,死者数千……”

张韬听着父亲如数家珍般将十多年来的各种灾害一桩桩列出,暗暗心惊。顿时让他想起前世的一个知识点来。

有一种说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小冰河时期,平均气温要比后世低上2~3℃。在这个时间长达六百年小冰河时期,只有短短五十一年的西晋时代是气温的最低值。

每一个强盛的大统一王朝,基本都处于气候温暖期;而每一个混乱的时期,背后大多数是气候引起的粮食减产。

风调雨顺,粮食便会丰收,衣食足则知荣辱。粮食减产,便会引起资源争夺,饥寒起盗心。

在最混乱的时候,人,真的是可以吃人的。

想到这里,他内心沉甸甸的。都说“人定胜天”,可是,人定真的能够胜天吗?他有些怀疑。在局部上,也许人真的可以胜天,然而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上,人类的生死存亡似乎一直在受到大自然的支配。

据他所知,雍州、并州、冀州以及司州数郡从去年冬天开始到今年春天都没下过雨,很多地方连种植都困难。而六月的时候,泰山、江夏等地又发生大水,泰山郡甚至为此还流放三百余家,杀六十余人,江夏郡亦杀人以问责。

因为这件事情,当时洛阳城议论纷纷,认为是平吴后王濬得到首功被别人刻意剥夺,荀勖、贾充没啥功劳却蒙受重赏,又收吴姬五千人纳之后宫而遭到的报应,这是上天对朝廷行事不公平的惩罚。

对于这些东西,他也就听听。但是从父亲的陈述之中,亦让他认识到一个现实,那就是整个大晋未来几十年的天灾,恐怕只会更严重。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