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战斗魔法的运用和限制》

作品:米丹盖尔|作者:朝青暮雪|分类:综合其他|更新:2024-03-15 20:25:05|下载:米丹盖尔TXT下载
听书 - 米丹盖尔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阿多斯·莫得帝国143年所著的战斗魔法概述显浅易懂,最初也是作为帝国内面向大众的初级入门科普。作者本人是一个略懂魔法的学者,常常进行一些无关紧要的学术研究在法师会里碌碌无为来赚取微薄的收入。严重的功利主义和重金思想虽然没有带来重大的突破,但是作为老少皆宜的饭后读物也不算是一个百无一用的文章。

需要提醒的是,作者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功利思想,愤世嫉俗的言语几乎都是在暗指是帝国当今的现状逼迫他的行为。一味的抹黑帝国的成就,把一切困难归咎于帝国的环境,读者需要认清这一点,抱着客观的态度去阅读。

以下是《战斗魔法的运用和限制》节选。

在帝国法师蠢货们的不断努力之下,他们最后还是证实和认可了精灵的魔法公理。猜猜看这花费了帝国多久的时间?整整50年!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他/妈赤裸裸的真理,有错的东西应该去探讨和改正,需要学习的东西就他/妈应该原原本本的学过来。要是以后再发现错误和遗漏再批判也不迟!

(注释:帝国建国之初反精灵的思潮空前宏大,他们反对精灵和一切精灵认可的东西。而任何不遵循此思想的就被视为叛徒,轻则“思想教育”重则“牢狱之灾”,而两者都通往一条路:死亡。这段时间里除了执笔者需要注意自己写下的东西,艺术家的创造之中有任何倾向精灵的都难免被声讨。)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为什么我们的伟大的帝国许多年来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那么接下来我就给各位读者说说当年是要命毒药的魔法公理。

奥能是一种纯粹的能量,可以转变成魔法基本的五种能量:电能、热能、磁能、动能、波能(光能)。这种转变是不可逆的单向变化,奥能只能通过阳光或星光月光来恢复。(所以理论上矮人也可以使用魔法,但是常年避光的他们早已失去了魔法天赋。)魔法所能造成的影响最终会归于以太的熵之中,无法凭空创造出物质。

(注释:帝国有一段时间认为魔法是万能的工具,可以不受限制的肆意改变宏观世界的物质。“愚蠢”的精灵在几千年来都遵循着错误的定理。)

通过这一条铁板钉钉的公理,大家就可以推导出战斗魔法的运用和限制了。这五种能量都是极其不起眼的东西,确实是影响世界的根本。用于战斗的毁灭系魔法主要围绕着热能和电能展开,有人会问“动能不是也可以吗?作者真是个白痴”。动动你的脑子(如果你有的话),如果可以为什么我从没见过有人用它来战斗?

战斗魔法必须要考虑效率!让我们算算,把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人用动能压碎至少需要0.71H的奥能(注释:一H为标准100克良品皓月石的奥能储备。)但是把一个人的核心体温提高到致命温度需要多少奥能呢?答案是0.14H!要是你将一个恒温物种的体温降低到致死水平,也就是24°左右,仅仅需要0.12H。

再让我们看看电能的战斗效率,通过让一个敌人用将将致命的电击致死只需要0.12H。不过致死通常需要耗时至少3秒左右的时间,可是加大电魔法的功率对奥能的损耗又会成倍增长。

为了减少敌人弥留之际的痛苦(减少敌人反击的可能性),通常会烧毁目标的重要脏器或者全身,冻结其身体水分从细胞的层面摧毁敌人。这种方式的奥能消耗也不过0.5H,相比使用动能也非常节约。

而为什么电魔法不是战斗中首要的选择呢?因为除了将奥能转化为电能以外,施法者需要构架一个电场来引导电流。比其他的魔法更加需要技巧,而魔法的复杂程度越高,施法就越繁琐。列如魔杖、咒语或者魔法阵的帮助,才可以释放。而且电魔法想要立即致死必须输出更多的奥能,无疑让电魔法的使用难度又提高了一级。

只有在敌人拥有良好的魔法防御符文的时候,电系魔法才被用作杀手锏。凭借其接近光的速度,和自动寻找电位差较小导体的特点能有效对付拥有魔法防护的敌人。

而使用动能魔法想要立即碾碎一个敌人远远超出了一个法师的奥能输出能力,缓慢的杀戮让战斗魔法有失效率,把力量集中在一条线上切开敌人又非常考验施法者的技巧,若是稍有偏差敌人依然可以拖着受伤的身体背水一战。这么多的限制让动能魔法远离毁灭系魔法的行列,被分类到了变化系魔法之中。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对法师的战斗方式有了初步的理解了,法师是一个高效的杀戮机器!

大错特错!

一个法师的奥能储备最多不过5H,即便浑身装满皓月石也无法用传统的战斗以一敌百!在陷入奥能枯竭的地步的时候,法师没有任何防护的单薄身子简直就是吸引死神的明灯。

战场上法师的作用一般都是专注于箭矢和其他投掷武器的防御、掩盖部队踪迹、刺探敌人情报以及其他的种种。(诅咒敌人的将领?)

所以别再做梦帝国的法师在战场上披荆斩棘,把精灵的军队击溃了。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