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九百八十九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第四更)

作品:庶子风流|作者:上山打老虎额|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06-07 17:40:43|下载:庶子风流TXT下载
听书 - 庶子风流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叶春秋现在所提出来的,其实不过是个初步的构思而已,更完备的体系,未来自然会配套而出。

可即便是这新奇的想法,也足以让人啧啧称奇,因为大家不得不佩服叶春秋的是,这一手,确实很漂亮。

因为很明显的,这么一个体制,显然保障了许多人的利益。

比如天子,天子这是空手套白狼的节奏啊,自然是高兴的。

真正会死心塌地支持叶春秋的,怕就是宗室和勋贵了,他们本来在大明之中,是当猪一样地养的,现在却平白得了好处,怎么不沾沾自喜?

而某些大臣也动了心思,他们的下头,可也有不少的‘家奴’在外头做买卖的,这镇国府显然是个聚宝盆,若是能从中得一点股份,必定是稳赚不赔的。

英国公张懋对叶春秋开始的态度是中立,此后却变得偏袒起来,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叶春秋给其他五个国公也都许诺了百分之一的股权,百分之一,看似是很少,却恰恰有了进入股东会的资格,而且是落地分红,有什么不好的呢?何况从知道叶春秋的这个决定开始,张懋就明白,一旦叶春秋将这个提议抛出来,肯定会得到不少人的支持。

到了这个时候,这姓叶的,必定会无罪,身为英国公的张懋,也是个聪明人,当然是要趁机结交叶春秋了。

之前,张太后那儿,周王屡屡前去拜见,其实不是去告叶春秋的状,而是在讨价还价,寿宁侯会占百分之二,而建昌伯能得到百分之一,百分之一二,相加起来,就是一年平白得到三万两银子,只要镇国府能兴旺发达,张家将来就算没了张太后,也照样吃香喝辣的节奏啊。

越是勋贵,越是讲究的是稳当,毕竟一个家族生根发芽,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如日中天,所以聪明的人,往往会在家族最强盛的时候,谋划自己的后路,所以有人四处购买土地,有人到处购置宅邸,有人收买人心,可是土地再多,也可能会遭遇败家子。

可是这种股权结构,却很对张太后的胃口,张家兄弟是什么货色,张太后怎么会看不清?将来若是自己当真走了,失了圣宠,张家靠什么维持呢?依着这两兄弟折腾劲,天知道会如何!可是镇国府不一样,股权是不可以变现的,你只能每年领钱,这总算是一条后路了,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或许靠着这个,也能维持张家的衣食无忧了。

而对于所有人来说,包括叶春秋在内,他们真正喜欢这个体制的,是因为这个体制的稳定性。

因为这个股比之中,一旦如此分配,就意味着镇国府内牵涉到了许多人的利益,将来任何人都别想一家独大。

叶春秋若是想一人将镇国府吃下,宫中不是吃素的。而皇帝若是想独揽镇国府,只怕也没有这么容易,因为陛下这是砸大家的锅啊,这么多宗室,这么多的皇亲国戚,这么多的勋贵,还有背后许许多多的世家大族,皇帝想要靠着一纸诏命就想吞并镇国府,简直就是笑话。

在这镇国府里,显然是一个天子与叶家,会同王公士大夫共治的结构,这种超稳定的状态,可以使叶春秋完全不必担心有人在背后打自己黑枪,因为任何人抱有什么野心,即便这人是未来的天子,到了那时,最急的恐怕未必是叶家,多半会是这些宗室和皇亲,还有各大国公以及不少隐藏在民间资本背后的士大夫,他们必定是第一时间就要跳出来为叶春秋保驾护航的。

在所有人还在震撼之中,只听叶春秋继续道:“今年,镇国府将扩大车坊,还将推出诸多新车,除此之外,还将进行大量的投入,明岁,纯利有望突破三百万至五百万,到了后年……”

又一波的利诱砸出来……

钱啊……这都是钱啊。

叶春秋的大话,有人可能不信,可是有人却是信的,仙鹤车怎么来的?水晶怎么来的?这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要说谁能挣银子,你非要对这位镇国公服气不可。

而至于镇国府的镇国新军,似乎也不必有所担心了,因为虽然镇国公几乎掌握了镇国新军的全权,可是在理论上,镇国新军属于镇国府,而镇国府是大家的,叶春秋只是占了多数的股比,拥有最大的话语权而已,所以至少在理论上,镇国新军可以属于宫中,也可以属于叶家,甚至可以属于宗室,可以属于任何一个股东。

这就暂时排除了造反的嫌疑。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钱了。

朱厚照的脑子已经开始飞速地运转起来了,若是五百万两纹银,即便投入三百万去再生产和各种镇国新军的军费,那么至少也有两百万的分红,宫中占了两成,那就是独得四十万啊。

张家兄弟混杂在其中,幸福来得太快,让他们觉得有些眩晕,前几日,张太后召他们觐见,语焉不详地说了一些,当时张家兄弟还不大明白到底怎么回事,现在算是完全明白过来了,这种感觉,真有点从天上掉下钱砸在他们身上的既视感。

而周王面带微笑,似乎这位德高望重的贤王,现在也处在某种大圆满的快乐情绪之中,其实藩王有地有粮,这没错,可是说到钱……

还真不多,这是大明特有的经济体制决定的,叶春秋给周王的许诺最多,其他的藩王,其实所占的,只是一星半点,而周王府一家就占了百分之三,百分之三啊,躺着六七万两纹银入账,这还只是开始呢。

英国公张懋也不禁露出了一点微笑,当初,叶春秋将书信给了徐鹏举,让他传书给了南京的魏国公,而魏国公毫不犹豫地开始与英国公、黔国公、定国公进行友好的磋商,除了那黔国公离得太远,一时也通知不上之外,各公族将能在这里机制里得到不少的便宜,这显然是很愉快的事。(未完待续。)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