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

作品:汉武挥鞭|作者:汉武挥鞭|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01-05 08:52:34|下载:汉武挥鞭TXT下载
听书 - 汉武挥鞭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严格说来,雍县至灞西高原的这四百余里钢轨驰道并非是大汉首条真正意义的铁道,上郡圁阴城的短距离钢轨和火车早已运行了六年有余,只不过距离很短,又因圁阴城乃是大河水师驻地,寻常百姓难以靠近,故真正晓得有火车存在的大汉臣民并不多。

昔年刘沐尚未得册太子时,诸多在宫邸学舍就学的刘氏王侯子嗣曾随他巡视圁阴,亲眼见识过真正的火车,更得以乘坐过了,此时闻得长安周边也将有火车通行,虽未觉得太过惊奇,却仍是兴致勃勃的。

正因有了多年经验积累,且大汉现今的蒸汽机乃是功效比较高的高压蒸汽轮机,故不断改进后的火车速度比最早期试制时快了不少。

在前些天的试运行时,挂载了足足十节货运车列,空车时每个时辰约莫能行驶五十里,满载石炭时每个时辰会降到二十余里。

四百余里的铁道,满载的火车要行驶全程得花费将近二十个时辰,若加上在沿途站点停靠加水的时间,将将就是两天,因着是单向轨道,故为提升货运效率,朝廷特意在这条铁道的中段设置了中转站点,采取两车列,四车头,双向对开的运行方式。

精锐战马若是全力奔驰,每个时辰多是能跑百余里,然若是长途奔驰,即便不惜马力,半日内的平均马速会降到每个时辰六十至八十里,若是全力跑上一日功夫……再好的马也要跑得口吐白沫,活活累死了。

顶好的纯血马,在平坦开阔的地势下,日行千里或许有可能做到,但真实情况下几乎没有人会去尝试的,那些八百里加急乃至万里加急的奏报,驿卒或将士们是要不断在驿站换马的,所谓五里设一邮、十里设一亭、三十里设一驿,秦汉两朝耗费重金打造了如此完善的驿站系统,正是为了加快境内重要讯息的传递速度。

满载石炭的十节车列,载重近愈万钧,采两列对开,则两日可往灞西电站运送万钧优质石炭,换了人力和畜力车驾,那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然皇帝刘彻对此还是不太满意的,却也暂时只能将就着了。

后世的小型火电站,依照其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每日耗煤约莫在五百至三千吨左右,皇帝刘彻估摸着依这条铁道现今的运力,若不出甚么大故障,平均下来每日能为灞西电站提供的优质石炭撑死不过五十吨。

灞西电站的发电机组燃煤利用率太低,用五十吨煤能发出五万千瓦的电量就该谢天谢地了。

现今灞西高原已有五十台中小型燃煤发电机投入运转发电,额定输出功率皆为万瓦,依着这些中小型发电机每日的额定发电量,五十吨优质石炭能支撑起两百台类似的发电机。

然灞西电站尚有五十台相同的发电机已在不断试运行,若无意外,很快也能投入运转了。

况且帝国科学院的博士和匠师们正在全力试制十万瓦的“大型”发电机,所需的高压蒸汽轮机已交由少府诸冶监开始冶铸制造了,一旦试制成功且可投入实用,那每日送来的五十吨优质石炭就未必够用了。

基建工程,尤是跨时代的基建工程,在短期内往往是难以从中获取足够收益的,乍一看是凭白耗费民脂民膏,然若将眼光放长远,却又不得不建。

“东郭爱卿啊,接下来数年多想想如何为国库开源节流,若能再筹措出个百余万金,不妨将这条铁道加铺成双轨啊。”

皇帝刘彻如是道,倒是庆幸自个有先见之名,让筑路匠师们在规划时刻意加宽路基,为日后额外加铺钢轨预留了位置。

大农令东郭咸阳闻言,只觉心肝阵阵抽痛,当家才知柴米贵,掌着国库收支的他每每遇着这类耗赀颇巨的大工程,都要东挪西凑,实在是不得轻省啊。

百万金!

饶是逐年增加的军费,今岁也不过将将六十万金,陛下张口就是百万金,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么?

到得腊八,黎明时分虽是天降小雪,然数以万计的汉骑和兵卒早已依四百余里铁道沿线排开,点燃了熊熊火把,长长的火龙照亮夜空。

雍县距长安城二百余里,故两列火车转运的中转站点正好就设在泬西邑的西北郊,在该站点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圈禁周边地界及巡视周边路段,皇帝刘彻特意诏令太尉府,命其将中垒骑营的驻营迁到附近。

待得站点落成,中垒大营也没搬走,形成了四大精锐骑营分驻长安四方的局面,北细柳,南建章,东虎贲,西中垒,倒是将官多为世家子弟的宣曲骑营仍驻扎在宣曲水侧畔,离长安城有些远,不过因其驻地邻近太庙所处的皇苑,故也是担负着巡视周边山林的重任。

现下细柳和建章两大骑营皆奉命离京,故此番铁道通车,宣曲骑营也被临时抽调,协助中垒骑营在雍县至泬西邑的二百里铁道巡视,以便让蜂拥前来观看的臣民能保持秩序,驻扎在长安东面的虎贲骑营则如过往般,在灞西高原上仔细巡查。

中垒骑营在未得圣旨和军令时,不得擅自踏入泬西邑,不得靠近长安城,经过泬西邑和龙首塬南麓的铁道路段皆由京卫把守,中尉府的吏卒们更皆是严阵以待,入得腊月便以加紧了对长安城内及邻近两邑的盘查。

铁道正式通车,为了让沿线的大汉臣民皆能在今日瞧见,故特意采取两列火车同时从中转站点背道行驶的方式。

只待晨钟敲响,两列火车就会同时从中转站点发车,空载的那列火车会由东向西驶回雍县,满载石炭的那列火车则会由西向东,驶往灞西高原上的火电站。

为免沿线前来观看的臣民在寒冬久候,官府还特意在沿途驿站张贴告示,提醒火车经过此处路段的大致时辰,饶是如此,百姓们却宁可早早前来等候。

若非官府早有预料,让兵卒沿路排开,且立下火把长龙,严禁百姓越界,只怕有不少愣头青会攀爬上隆起的路基,跑到铁轨上去。

刘氏王侯,朝堂重臣和返京述职的封疆大吏们也已早早接到圣谕,今日不上朝,卯初时分便可入宫,在宦官和禁卫的引领下,前往未央宫南面西安门,陪皇帝陛下观看从龙首塬南麓通过的火车。

旁的长安勋贵及其府中亲眷亦是获允,今日清晨可在长安正南的安门外观看,戍卫皇亲苑和北阙甲第京卫中营为此封禁了半条安门大街,京卫南营的将士们更是将龙首塬南麓护卫严实,若是闹出甚么乱子,他们可讨不了好。

待定晨钟敲响,四百余里铁道沿线已挤满了数以百万计的百姓,这倒不足为奇,京畿三辅本就是大汉境内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域,光是长安城及邻近两邑,常住居民就已超过三百万了,若再加上铁道沿线的数个大县和城邑,五六百万人也是有的。

华夏老百姓本就爱凑热闹,此番朝廷为这甚么铁道通车闹出如此大的阵势,加之适逢腊八节庆,大多工坊都让掌事和工匠们休歇,老百姓们有了闲暇,自是想着来看热闹的。

西安门的城楼上,皇帝刘彻早已长身而立,摆手示意内侍无须为他撑伞,任凭从天而降的雪花落在身上。

不知不觉中,穿越至今已近三十年了。

上辈子的他万万料想不到,会有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今时今日,如今的大汉朝堂稳固,国富民强,四夷归附,他亦是夫妻和美,还有个又莽又犟的傻儿子,若能如此到老,此生也就知足了。

刘氏王侯和群臣登得城楼,见得皇帝陛下正要上前见礼,却是被太子刘沐抬手拦下,示意他们依着位秩在旁默默站着就是了。

刘沐虽不晓得自家父皇此时在想些甚么,却也知道父皇定是不喜被人打扰的。

符节令李福见得太子殿下作为,亦是默默赞许,觉着殿下真真是长大了,不再如幼时般莽头莽脑的,虽说即便殿下不出手拦下,他也会阻止众人去扰了陛下,然由殿下出面,终归是更好的。

刘氏王侯和群臣也是识趣,默默跟着太子刘沐站在皇帝陛下身后,宦者令滕驭则是示意宫人给众多权贵皆是送上早已备好的望远镜,虽说未央宫高距龙首塬之上,然离穿过南麓的铁道也不算近的,有望远镜终归看得清楚些。

依着皇帝陛下如此重视此事,本可搞个甚么通车大典的,然不知皇帝陛下是如何想的,并未接受太常卿和宗正卿的谏言。

刘彻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上辈子就很是鄙夷那些到处剪彩的大领导,要鼓舞民心士气,也未必要他这皇帝亲自出面,身居高位者,若是太过沉溺于万民齐颂的大场面,多是会愈发膨胀,会愈发好大喜功的。

越是缺乏自信的人,才越是总想装13啊!

刘彻早已闻得身后众人的动静,却仍是默立片刻方才缓缓转身,对着特意宣召入宫数位老臣道:“天寒地冻的,众位师长怎可在外久站,赶紧入内落座吧。”

袁盎和卫绾等人也没推拒,毕竟年事已高,还真是站不住了,跟着皇帝刘彻入了门楼,里头早已备了炭盆火炉,暖烘烘的,怎的都比在外头吹冷风强。

冬日昼短夜长,天色亮得晚,晨钟也会相应迟些敲响。

皇帝刘彻特意让宫人备了早膳,与众人在门楼里用膳,到得辰时,天色放亮不久,便已隐隐闻得“呜呜”的汽笛声,且是愈来愈近。

此乃故意为之,两列火车从中转站发车后,皆是不断鸣笛,就为让沿途百姓瞧着更加热闹。

那中转站在泬西邑的西北郊,与龙首塬离着二十余里地,往灞西电站行驶的火车又是满载石炭,故在拂晓时分发车后,又过了大半个时辰才将将抵近龙首塬南麓。

刘彻缓缓起身离席,率先步出门楼,诸多王侯与群臣皆是紧随其后,站在城垛后举着望远镜看那火车缓缓驶来。

见得那浓烟阵阵,闻得那汽笛声声,众人皆是面色激越,他们多是久居庙堂之人,又岂会不晓得这无须人力畜力即可载重万钧的火车是何等重要?

“此等国之重器,可惜老宗正今日无法亲眼得见啊。”

袁盎不由面露遗憾之色,老宗正刘通已年过九旬,虽无病无灾,却也再经不得半点风寒,故皇帝刘彻今日未曾召他入宫。

太子刘沐闻言,出言宽慰道:“袁公无须憾叹,皇祖父现下尚在渭北甘泉宫,故未摆驾前来,父皇已是应诺皇祖父,待得明岁开春,会想法子让皇祖父得以乘坐火车的,到时老宗正若是身体无恙,或可一道乘坐。”

袁盎不由抚掌笑道:“如此甚好,老夫早已见过这火车的模型,更晓得殿下曾在圁阴已然乘坐过,今日亲眼瞧见却仍觉新奇得紧,若是太上皇日后亦要乘坐,老夫倒是要腆着老脸,请准随行才是。”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