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书台阁

作品:汉武挥鞭|作者:汉武挥鞭|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01-05 08:52:34|下载:汉武挥鞭TXT下载
听书 - 汉武挥鞭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正朔大朝后,大汉皇帝颁下圣旨,于宫禁内设台阁,名尚书台,主掌仆射为尚书令。

秦时曾在少府设尚书之职,主殿中文书发布,仅为秩俸六百石的低级官员,与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

皇帝刘彻新制尚书令则秩中二千石,位同九卿,仅次三公,既掌传宣诏命及密奏封事,亦将诸大夫从兰台迁入尚书台,归尚书令辖制,主帝皇策问谋议。

刘彻因着历史教训,未授予尚书台甚么权柄,却又大幅提升其地位,组建内朝僚阁,使之与公府并举,以此监察及制衡三公九卿。

皇帝久居宫廷,对文武百官的了解仅止朝堂上的表现及奏章上的呈报,更不可能巨细靡遗的审视公府政务,群臣虽不太敢欺君,但若想将某些事隐瞒不报,压下部分奏章,却是不难的。

后世朝代之所以设中书令或尚书令,正是要让皇帝有批亲信幕僚作为耳目,使得皇帝能多些消息来源,不至被权臣蒙蔽双眼。

然也正因如此,历任中书令和尚书令的权柄又过重,每每凌驾公卿之上,反倒是其自身成了擅权乱政之人。

刘彻不会授予尚书台真正的实权,而会将之作为“内朝御史”,便如同朝堂上的诸御史没有行政权,却有监察权。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刘彻就要用尚书令来监察御史府,唯有建立起层层监督机制,才能不让皇帝耳目昏聩,被臣子蒙蔽。

否则日后若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此三公私下勾连,便可暗中把持朝局,进而逐步架空毫不知情的皇帝。

刘彻自身虽是不怕,然将来的继任者却未必能对付得了朝堂上的老狐狸们,譬如他那傻儿子小刘沐,若得继帝位,指不定要被朝臣们怎么忽悠。

史上的明朝皇帝为此最是伤神,朝臣靠不住,内阁也想揽权,那皇帝就只能弄出锦衣卫,又弄出东厂和西厂,大搞特务工作。

刘彻不想在大汉搞甚么特务黑机关,顶多让郎中令麾下的暗卫逐步转变成【国安】局的性质,维持政局稳定和保密防谍。

因而内朝台阁的建制尤为重要,既要用来监察和制衡公府,又不能让其凌驾于公府之上,故尚书台诸官不为朝官,询政不治政,奉书不制令。

除却替皇帝传宣的诏书,尚书台无权颁布任何政令,然却对公府文书拥有调阅权,以此对中央官署各府司进行监察,直接向皇帝汇报。

大汉群臣对皇帝陛下增设尚书台之事也没反对,因内朝诸官向来是皇帝僚属性质,且这尚书台没甚么实权,其属官也没进入朝堂参政,完全可凭皇帝自行决断。

况且尚书台属官的拔擢是不走朝官体系的,秩俸也由少府支应,丞相府和大农府也就没甚么理由过问。

正如少府乃皇帝私府,其属官的任用拔擢自成体系,尤是历任少府卿皆由少府陈氏世袭,这在其余府署皆是不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

又如作为帝皇幕僚的诸大夫,没甚么员额限制,皇帝若是养得起,愿意养,那弄上千八百个也无不可,近年告老致仕的诸多公卿可不就都挂了大夫的名头,不时跑太寿宫陪太上皇种花养鸟么?

群臣当然晓得尚书令乃天子近臣,地位高秩俸高,然那也不是人人能做的,故也没甚么觊觎之心,你想坐这位置,那也得皇帝陛下看得上不是?

尚书令,皇帝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没甚么可废话的。

首任尚书令的人选,自是由张骞出任。

按说南越国尚有不少事务要处理,张骞这南越国相是不宜调回长安的,然刘彻却存了私心,甚至不惜提早设立尚书台,为张骞量身定做了尚书令的官位。

毕竟张骞历任丞相长史,御史中丞,丞相司直,又外放南越国相,其官秩已然仅次九大卿,调任回京后若无法出任三公九卿,也就不好安置了,总不能拿着公卿的秩俸去公府再做辅官。

刘彻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除却设立尚书台确有必要,也是为自家那傻儿子考虑。

小刘沐已虚年四岁,待得话能说流利,就要拜师开蒙。

皇子习蒙学,自要有年岁相仿的伴读,汉代贵胄子弟的蒙学可不单是读书识字,还有骑马弯弓等武课,习武时也要有武伴的。

刘彻通过自身审视和暗卫呈报,就为傻儿子挑了四大伴读。

张笃,张骞和阳信公主之子,虚年七岁;刘典,太常卿刘买之子,梁王刘武之孙,虚年六岁;李陵,建章校尉李当户之子,太尉李广之孙,虚年十一;苏武,玄菟郡都尉苏建之子,虚年六岁。

四人中以李陵年岁最长,且为军武世家出身,承袭家风早早习武,故让其作为小刘沐的武伴最为合宜。

刀剑不长眼,若选个年岁太小的武伴,怕是会没甚么分寸,况且小刘沐体魄强健,又日日挥那大宝剑,且脾性凶狠剽悍,真发起狠来怕是没甚么同龄人能打得过他。

李陵那小家伙自幼跟着阿父李当户习武,走的是虎贲卫那种堂堂正正的路数,且是个身板壮实的憨货,与小刘沐练手应能从容应付。

刘典估摸是四人中最为早慧的,唯是有些孤傲,也正好用来磨磨小刘沐的性子,有张笃这小腹黑从旁缓颊,应是闹不出甚么乱子。

况且刘典和张笃皆是正经百八的皇亲,小刘沐遗传了阿娇的重情重义,又被刘彻严加管教,对亲友就算会恼怒吼叫,却鲜少当真动手厮打。

顶多就是某些时候,着实被阿娇这不靠谱的母后彻底整崩溃了,才会张牙舞爪的要咬她的手。

刘彻对自家婆娘实也颇为无奈,她大多时候对儿子不管不顾,唯是闷得慌了,就把他往死里逗弄,也无怪小刘沐觉得她讨嫌,压根就不待见她。

总之两个憨货间的母子关系很是奇葩,刘彻早早为儿子安排玩伴,也是忧心他留下甚么童年阴影。

之所以在伴读中加了个苏武,乃因李陵是个憨直的,年岁又较大,刘典和张笃的身份颇高,自要为小刘沐这皇子殿下找个忠诚可靠的小跟班。

依着史籍记载,苏武是坚韧沉稳的性子,现下虽才虚年六岁,然据暗卫禀报,小家伙已是颇为懂事,苏建夫妇对孩子的教养还是极为不错的。

刘彻本可寻来霍去病的,但稍作考虑后,终是暂且作罢,盖因霍去病现下虚年才五岁,且是小吏与女奴的私生子,召为皇子伴读着实不宜。

况且人的成长,除却天赋决定,还要靠后天环境铸造,霍去病现下可没展现出甚么过人之处,刘彻还得遣暗卫多多观察。

若真是有潜力的好苗子,过得数年再培养也不迟,毕竟历史上的霍去病是武将,而非苏武般的文臣,甚么蒙学不蒙学的,都不算大事。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不存在的!

若将史上功冠全军的“冠军候”培养成文绉绉的雅痞,那才真是天大的浪费。

刘彻为了培养自家那傻儿子,真是费心劳神,乃至不惜因私废公,将张骞早早调任回京,实是有悖原则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

张骞既要调任,南越国相出缺,刘彻也就索性没再派任,着南越中尉公孙昆邪暂代。

因着公孙昆邪历任陇西太守和典属国,位列诸卿,故其地位太高,本让他做张骞副手就有些委屈,若现下再派任旁人,就未免太不给他面子了。

张骞尚要回趟南越国,向公孙昆邪交接政务,皇帝刘彻便嘱咐他,返京时将南越王赵骈带回来,向朝廷呈万民书和内附国书。

张骞欣然应诺之余,也没觉着有甚么意外。

实则全天下皆晓得南越已为大汉所有,除却岭南四城,其余南越百姓都已北迁汉境,南越早是名存实亡了。

那南越王赵骈本就是傀儡,昔年被大将军郅都推上王位时未满十岁,到得今岁方为束发之年。

大汉何时将南越国并入版图,还不是全看皇帝陛下何时发话么?

如此看来,陛下是觉着时机已到,要除国设郡了,首任的郡守应为公孙昆邪无疑。

大汉边郡太守本就多为武将出身,且岭南之地也就四座大城,属民不足二十万,实则是没太多政务要太守亲自打理的。若依其它汉郡的郡府官制,在岭南新郡也设足诸曹掾史,那还真是格外清闲了。

况且公孙昆邪这武将执掌岭南也有其好处,至少滇国君臣就少了虚应敷衍的空间。张骞毕竟是文臣,不掌兵权,多也不想靠武力解决问题,公孙昆邪就不同了,乃是一言不合就拔刀的狠人。

有些人往往就是吃硬不吃软的,刘彻虽不打算跟滇国翻脸,但不代表会任由他们继续做那风吹两面摆的墙头草。

小张笃自是不懂军国大事,只晓得日后能随父母留在长安城,再无需回返番禺了,不禁乐得直打滚,半点没有平日的庄重仪态。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