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非川

作品:显耀大唐|作者:汉胄|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06-01 17:50:07|下载:显耀大唐TXT下载
听书 - 显耀大唐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李显一合斩杀吐蕃军主将芒吉,这对吐蕃将士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芒吉已经是足可匹敌唐军猛将薛仁贵的人物,可是竟然被这名普通的唐将如此轻易斩杀,可见这一次唐朝的援军之中定然是藏龙卧虎,简直是无法战胜的,这样一来,他们再也没有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根本没有任何犹豫,便纷纷抛下弃械投降。頂點小說,..

郭待封本来以为自己这一次会颜面尽失,被人所耻笑,可是没想到竟然被李显力挽狂澜,挽回了败局,不由得心中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很是宽慰,可是很快,这种宽慰就被另外一种情绪所代替了,那就是嫉妒。

自己率领数千人都无法阻挡住敌军的突围,反而差点被冲散了阵型,而李显仅以三百人就硬生生挡住了敌军前进的脚步,而且还当阵斩杀了敌军主将,两相一对比,谁的能力自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可是郭待封却受不了这一点,首先来说,他是大唐名将郭孝恪之子,自认为得了父亲兵法真传,在军事能力方面丝毫不弱于父亲,而且他多年来镇守边陲,战争经验极为丰富,怎会连一个刚刚出道的小毛孩子也比不过?

而除此之外,他最为自负的是,他可是文武双全,不仅武艺出众,精通韬略,而且还颇通经典,曾经在显庆四年的皇帝策试举人中获得上等前五名,后来在征讨高句丽的时候,一首离合诗竟然难住了李绩,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更加对出身贫寒、只是一勇之夫的薛仁贵鄙夷不已。

所以,综合以上各种因素,郭待封丝毫不感激李显帮他渡过了危局,反而对李显的才能和战功心生嫉恨。

且不说郭待封对李显和薛仁贵心生嫉恨,单说这场大战,斩杀吐蕃将士七八千人,降近两万余,只有两三千人侥幸逃脱,而除此之外,此战更是斩杀了吐蕃军的领军大将芒吉,可以说此战不仅解了鄯城之围,更扬了大唐国威,重挫了吐蕃军的锐气。

“末将慕容忠拜见薛大总管、周王、郭副大总管、阿史那副大总管。”慕容忠之前见唐朝援军到来,却是不敢出城迎接,待得唐军战胜之后这才打开城门,迎接唐军入城,心中很是愧疚,所以说话的口气颇有些恭敬讨好的意思。

这时候突然听得郭待封冷哼道:“当初本将奉命镇守鄯城之时,吐蕃贼子数年不敢相犯,可是尔等竟然被其三万乌合之众逼到绝路,连城池都险些被破了,尔等可真是有本事!”

对于郭待封的这番话,其实在场的大唐诸将都有同感,但是却并没有谁说出来,郭待封却不管这些,反正他的心里不痛快,资格地位也在那里摆着,即便是薛仁贵也不能说他什么,所以这话一说出来,无论是薛仁贵、李显还是慕容忠等人尽皆尴尬不已。

好在这时候阿史那道真站出来,呵呵笑着说道:“这也是吐蕃贼子狡诈,突然出兵,而且贼子不多,我等猝不及防,致有此败,不过不管如何,慕容将军以残败之旅,坚守鄯城长达两个多月,也算是大功一件,否则的话,我等还需想办法攻克鄯城,而这也必然会延缓我军攻势,好了好了,太阳毒辣,诸位不必在此地站着了,慕容将军,吾等可否进城讨杯水喝?”

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也算是有几分交情,听了对方这和稀泥的话,只好哼了一声,不再多言,而一旁的慕容忠也反应了过来,连忙讪讪的招呼大家进城休息。

而薛仁贵也是个急脾气,在城内略微修整了几天,等慕容诺曷钵到来之后,便急着下令大军继续前进,毕竟芒吉虽死,还有两三千溃卒,这些人在逃走之后肯定会有人前去向噶尔赞婆报告唐军到来的消息,这赞婆乃是噶尔钦陵之弟,颇有将略,若是让他做好了准备,这一战恐怕要打的艰难了。

阿史那道真和李显都同意薛仁贵的想法,郭待封虽然很不情愿,但他也知道对方所说的是对的,无奈之下只好同意,如此一来,在各方尽皆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薛仁贵下令唐军立刻开拔,前往三百里外的大非川进军。

由于从鄯城到大非川这一路都是山路,而且是在海拔四千米的高原上行走,将士们普遍感到呼吸困难,行军速度自然快不了,三百里的路程竟然走了半个月才到。

等到大军来到大非川之后,薛仁贵感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便召集诸将到大帐中议事。

这一次郭待封倒没有延误时机,提前来到了大帐之中,随后来的,是阿史那道真和李显。

其实本来这次议事是没有李显什么事的,可毕竟李显的身份在那里摆着,更兼薛仁贵有意让李显多长见识,增加阅历,所以专门邀请李显列席。

在会议一开始,薛仁贵便开口说道:“诸位当知道,吐谷浑国内尽皆山路,道路难行,我等若是这般行军,恐怕再过十天也到不了乌海,所谓兵贵神速,吾等已然失去先机,不能再如此迁延下去了,以我之见,我等莫如分兵,由本将统率作战之士轻锐倍道挺进乌海,如若占领乌海,首先可切断南北之敌众彼此间联系,将安西四镇之敌军彻底隔绝,而此大非川之地地势宽阔,可以建立两个营寨,郭副大总管便率领辎重营将士,在此布防,因为吐蕃在反应过来后,定然会分兵分别攻打大非川和乌海,只需我双方有一方取胜,便可两军会合,腹背夹击势孤之敌军,如此一来非但吐谷浑可复国,便是安西四镇亦能一举收复。”

“嘿嘿,这只是薛大将军你一厢情愿罢了,万一敌军攻势太猛,我等彼此首尾不能相顾,只要迁延岁月,甚至都有可能被贼子各个击破,届时我等非但难以破敌,连性命都操于他人之手,薛大将可否想过这些?”

郭待封对于薛仁贵的决定很不配合,一上来就冷嘲热讽,不过这也不算是胡搅蛮缠,因为郭待封担心的问题也确实是存在的。

但是在这时候,却已经是箭在弦上,不能不发,更何况这已经是最佳的破敌之策了,胜算还是比较高的,薛仁贵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放弃,所以,他当即凛然说道:“我等身为武将,自当将身家性命许给国家,便是遇到危险,亦当死战,像如忠烈卢国公程老将军那般,马革裹尸,如何能够惜身保命、不顾公事耶?吐蕃土地虽广,然则因其乃苦寒之地,故此地广人稀,便是人人皆兵,又能有多少人?便是倾国来战,亦不过二三十万,更何况彼亦不可能倾国来战,毕竟还要戍守地方,如此一来,最多也不过十余万人,以吐蕃士兵之作战能力,吾等以一敌二,以寡胜众,正是拿手好戏,又有何惧哉?”

其实对于薛仁贵的判断,李显还是有保守意见的,因为他知道,这一次吐蕃会发动四十万大军前来争夺吐谷浑和安西四镇,但是李显却也不知道这四十万到底是号称还是实际人数,再加上现在是要说服郭待封,他也不好插嘴,所以并没有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郭待封却是不知就里,被薛仁贵驳得没有话说,不过过了一会,他又说道:“乌海路远,且又道路艰险,薛大将军对此地并不熟悉,不如让末将率军出征,薛大将军统率辎重营镇守此地,毕竟末将当初主要是在这一带作战,相对要熟悉一些。”

却听得薛仁贵笑道:“郭将军此言差矣,吾虽然很少到达此地,然则早已将乌海所在地摸了个通透,吾又小有威名,谅那吐蕃贼子心中亦是忌惮,而郭将军新败,贼子定然不知将军厉害,此一点于将军不利也。呵呵,郭将军放心就是,吾定然不会有差池,而辎重亦是重中之重,非郭将军不能守也,还请将军勿要推辞。”

薛仁贵这句话说得很客气,但实际上却很不客气,因为这是在告诉郭待封,之前在解鄯城之围的时候,你的表现很不好,差一点都被敌军打败,这样的领军能力怎么能够承担突袭乌海的任务呢?你还是老实一点,在这里修筑防御工事,为我作战打下手吧。

郭待封自然知道薛仁贵的话中之意,可是他却没什么脾气,谁让自己之前不争气,差一点就打输了呢?所以,郭待封只好对薛仁贵拱了拱手,无奈的答应下来,然后丧气的坐了下去……

可是这还不算完,只听得薛仁贵继续说道:“鉴于郭将军身边只有数千辎重兵,很难抵抗敌方大军的进攻,所以本将决定将阿史那将军的突厥骑兵也都留下来,再加上周王的数百王府卫士,如此下来可凑足两万将士,这两万将士补骑结合,攻守兼备,便是十万敌军前来攻打,亦能力保无虞。”

“大将军,阿史那将军也就罢了,可周王乃是皇子,身份尊贵,怎能征战前线?万一有甚风险,我等该如何向陛下交待?”

郭待封自然知道李显之能,也知道只要有李显在这里,他很难有机会立功,所以便提出不要李显。

可是一来薛仁贵事先已经得到了李显的暗示并且自己也同意了,二来郭待封的表现也确实不咋地,所以最终还是没有同意郭待封的请求,坚持要李显留下来。(。)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