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五百四十七章 连锁反应 新

作品:墨者荣耀|作者:白云客|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04-08 09:15:23|下载:墨者荣耀TXT下载
听书 - 墨者荣耀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杨崇一笑,杨侗在江都呆了可不是几天,都快把江都当成长安的家了;杨崇解释说:“我没有别的意思,这次把杨政道赶去了榆林郡,我有一个想法,在突厥和杨政道的问题没解决前,长安暂时不设君主,一切有政事堂做主。我会扩大政事堂的人数,在大事上,三省和御史台将会增加投票权,都说王与马共天下,我也想看看,世家是否真的能撑住这条船。”

张瑾、慕容正则都晓得政事堂投票表决的规矩,不外乎是增加人数,可是让两人发蒙的是,暂时不设君主,如果能够运行下去,是不是以后一直不设君主。慕容正则紧张地问道:“越王可否明言,一旦突厥被灭,是否立即设立君主?”

杨崇认真地思索片刻说:“这样吧,我们以三个时间点来决定,解决突厥问题,解决东北问题,解决高句丽问题。每解决一个,我们表决一次,到时候江都、涿郡、洛阳、太原四处留守司也参与投票,是否立刻册立君主;当三个问题全部解决后,就不用表决,一年内册立君主。”

“好,好。”慕容正则放下一条心,慕容正则不在乎谁做皇帝,哪怕是杨崇篡位都可以;问一声,只是因为儒家是尊崇皇权的,没有皇帝那就是彻底推翻了董仲舒以来的儒学,这是信仰上的大事,比谁当皇帝重要。杨崇的回答,说明杨崇没有用墨家思想治理天下的决心,剩下的就是看政事堂的对决。

张瑾的思维慢了半拍,刚刚想通其中的关节,伸了个懒腰说:“不说这些了,郭子高,你还是说说马铃薯的事吧。”

郭子高啊了一声答道:“我们实地勘测,与长安那边交流了资料,马铃薯以亩植四千穴为宜,一亩用种量为三百斤。按照今年亩产两千三百斤、两地种植了二十亩来看,明年可以种植一百五十亩,后年是一千亩,大后年是七千亩,五年时间能达到三十万亩。”

杨崇颔首说:“不错,到了三十万亩时,种子就可以随处种植了。郭大人,我给你一个承诺,如果真能把马铃薯推广到全民食用,到时候封爵郡公。”

郭子高躬身说:“多谢越王。下官明白,任何食物还有个口感和习惯的问题,墨焯书院已经同意编写一本马铃薯的食用手册,和下官约定,在种植面积达到万亩的时候交稿。”

马铃薯是杨崇和张果老带出来的果实,虽然两人不在乎,但郭子高再没有脑子,也不会去独占此功;墨焯书院是杨崇的书院,正好替杨崇接受这份荣耀。杨崇思绪一顿,随即反应过来说:“当时本王给张果老许过愿,真要是马铃薯能让中原粮食大增,百姓果腹,将在我的封地为他建一座道观。”

杨崇的封地,那就是华亭了,许敬宗立即插话说:“启禀越王,下官愿意前往华亭负责此事。”

杨崇赞许地说:“至于什么样的道观,你去向张道长请教,就按照在渔阳建佛寺的标准拨款,我会让虞绰通知司马才章、唐皎。”

两人一说一答,就把这件事定了下来,大大小小的官员目瞪口呆。依着张果老跟随杨崇做的事,建一座道观根本不算什么,尤其是马铃薯一事,杨崇摆明了把功劳让给张果老,花多少钱都应该。关键是道观的地点,江南,还在杨崇的封地上;那就代表着楼观的势力可以延伸到南方,要是岐晖在,估计要当场给杨崇跪下来。

杨崇还在途中,两则惊天动地的消息已经传遍长安,楼观道掌教岐晖宣布,愿意让长安图书馆长盖文懿、太学博士于志宁前往楼观藏书楼,选抄道家经典两百本。楼观藏书楼不要说外人,就是本门弟子也是非允许不可入,岐晖可以说是破了不止一个禁忌。

佛门亚历山大,璨琨大师只能上门求见姜菲,毛遂自荐去江南宣传佛法,希望在华亭建一座佛寺,佛门比道家有钱,璨琨大师表明晓得现在朝廷缺钱,只需要越王首肯,所有费用无须担心。姜菲笑道:“大师言重了,越王在这方面有想法,寺庙地块由我们提供,另外捐赠一百亩良田,只是要求佛门戒律淡一点。”

璨琨大师大喜,杨崇是提倡“本来无一物”的人,自然希望那种南派散仙般的佛义,想必原来考虑的是江南的某一佛门;璨琨大师立马表态说:“王妃放心,老衲就是喜欢闲谈,对戒律也是头疼得很,我会选两个同样嗜好的弟子来打点寺庙。另外还请王妃美言,请越王赐一个寺名。”

杨崇到了长安,立即派褚遂良来回话,寺庙在海边上,就叫观海寺,由褚遂良书写牌匾;另外说自己已经邀请孤地藏东来,请草堂寺批准在自己的墨庄边上建大漠寺,给孤地藏发放度牒。孤地藏在高昌过得并不开心,夹在佛门与官府之间左右为难,所以姜菲晓得情况后,派人传信刘弘基,安排孤地藏来长安。

昆明池四周,不管是牧场还是昆明镇,有太多的老兵是蕃兵出身,又信佛,孤地藏正合适。草堂寺自然不会打这个坝,只要杨崇建寺庙,对佛门就是好事;吉藏大师还许诺,等大漠寺建成,自己将送两本佛经过去,以壮声色。

至于暂时不立君主,民间暗流激涌,朝堂上反而无人反对;杨崇时不时离开长安,没有皇帝,政事堂大佬们的权力那就是天,得知御史台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为正副负责人,进入政事堂,御史们都干脆得充耳不闻。

最后确定尚书省有尚书令、尚书仆射、左右丞四人,门下省纳言两人,中书省中书令两人、吏部、兵部、户部、刑礼部四部尚书,秘书监一人,黄门侍郎一人,御史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两人,枢密院副使两人,加上丞相共十九人组成政事堂。每次议事必须有十一人到场才有效,遇到大事,增加十六位大将军、所有王爷、各地留守参与。

(本章完)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