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一百零九章 御前奏对 一

作品:大和四年伊始|作者:七六一|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04-03 13:12:49|下载:大和四年伊始TXT下载
听书 - 大和四年伊始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玉泉山七星聚首,乃是道门盛事,光王李怡却来中书门下陈情?宰相牛僧孺和宋申锡都有些意外,虽然这些玉泉山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但是朝廷诸位宰执的注意力并不在这事情上面,因为皇家以道门为本家,以宗正寺管理道门事务,隶属皇家内务,皇帝没有旨意,中书门下等闲不会越权行事,中书门下的注意力此时全在内苑几位首领大太监身上,王守澄与仇士元的纷争骤起,内常侍韦元素竟然和知枢密使杨承和走到一起了?

还有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中兴名将西平王李晟的几个儿子,一向与神策军亲近,可是此次王守澄与仇士元相争,李愿与李顺兄弟却袖手旁观,两不相帮,反倒与韦元素杨承和走到一起,河中观察使乔远重金贿赂王守澄,谋求河中节度使之位,王守澄也大力支持,河中观察使晋级节度使事情已成定局,但是李愿李顺兄弟来摘果子,李愿出任河中节度使的风声四起,王守澄与仇士元相争,无暇顾及此事,乔远美梦落空,苦心积虑为人做嫁衣,未免可笑可悲!在朝中没有朋党相助,都会落此下场,见此情景,满朝文武无不心中戚戚然。

是以当下朝中大臣相互守望,共同进退,此时已经蔚然成风,但君子不党,事实虽然如此但无人明说,也相互之间党同伐异,却指责对方为朋党,攻讦不休。以穆宗朝宰相李逢吉为起始,在内苑勾结内侍王守澄,在朝野大肆排挤裴度等人,独霸朝纲,身边有子弟党羽李仲言等人号称八关十六子,收受贿赂封官许愿,声势浩大,朝野侧目。另一个宰相李吉甫与裴度联手才扳倒李逢吉,但朝廷庙堂之中,重臣各自站队,裂痕已经形成,历经元和朝、穆宗朝、敬宗朝,再到当今天子,朝中大臣分作两派,此起彼伏,争斗不休。

大和三年,裴度推荐浙西节度使李德裕出任兵部尚书,皇帝陛下有意启用李德裕出任平章事,拜李德裕为宰相,时任吏部侍郎的李宗闵心急如焚,得到内苑女尚宫宋若熙和知枢密使杨承和的帮助,抢先拜相,将裴度迁往山南西道作节度使,将李德裕徙往西川节度使,并严命李德裕不得在长安停留,即日赴任,而裴度确是三朝元老,李宗闵并不催促,却不准裴度进宫面圣,一举一行都要向中书门下报备!牛僧孺和李宗闵亲厚,李宗闵拜相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牛僧孺引荐入朝,同时排斥李德裕的同党李绅,然后李宗闵与牛僧孺掌控朝堂,中书门下四位宰相,他们占其二,路随是老好人,无关紧要,宋申锡却一向不朋不党,有皇帝陛下亲自任命为平章事,皇帝陛下的心思,李宗闵和牛僧孺需要揣测,因此性情豁达的牛僧孺便天天与宋申锡聊天叙事,气氛倒也十分融洽。

宰相心怀天下大事,长安城里和尚道士吵架的事,还不能让大唐尊贵的宰相放在心上,是以玉泉山七星聚首的事情他们也曾听闻过,但是都没有放在意上,道士们门第众多,玉泉山七星聚首谁知道又是什么把戏?

“宋兄,请!”牛僧孺拿起文书,笑着示意宋申锡先行,宋申锡也笑着道,“牛大人,请一同去听听光王殿下如何说?”

两位宰相不紧不慢往政事堂而去,安史之乱后,朝廷的中枢决策机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逐渐被中书门下、翰林、枢密取代,这里的中书门下是指中书门下政事堂,是宰相主持朝政的机构。贞观年间为了设立了政事堂,作为三高官官议事的地方,开元年间,张说为宰相的时候,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列五房,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其中枢机房掌管皇帝机密文档,由宦官出任,是连接皇帝和宰相的桥梁,对外传达皇帝诏令,对内向皇帝上达大臣奏章,地位日益重要,后面又分为上下枢机院,分设左右枢密使,参与军国大事,参议朝政,权势显赫。

翰林则有天子私人之说,玄宗朝把翰林分为两种,一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二是翰林供奉,供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