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吧,姜英秀!最新章节!
姜家人的这个春节,过得还算不错。
主食虽然还是粗粮为主,但是白面和高粱米面儿两掺儿的皮儿,配上猪肉或者野猪肉馅儿,包出来的饺子,也是每天都有一顿的。
副食就更丰富了。
有小年儿杀猪的时候,特意留下来过年的肥猪肉、有姜英秀从温泉山谷带出来的野猪肉、有姜老太太给姜秋菊留下来的风干牛肉,还有从泡子里捞出来的杂鱼。
过年了么,不论多么会过日子的老抠儿,桌子上不论如何简素,也得有盘鱼。这是有讲的,叫“年年有余”。这道菜可以不吃,但是无论如何,必须得摆上。
伙食好了,大家伙儿自然都一脸笑模样儿。各个房头的几个孩子,更是天天都笑得见牙不见眼。
每天的饭食,其实都是李荞麦在张罗安排。
李荞麦也确实能干,东西明明还是那些东西,偏偏她就能折腾出花儿来。让人觉得顿顿吃的都几乎不重样。
姜老太太虽然病了,但是其实雷七奶奶给她施针之后,当场就好了七八分了。
雷七奶奶虽然从来都是只讲金子不讲面子,不过,这手家传的医术,尤其是这针灸和药丸,那真是没得说。
又连着吃了几副汤药、还喝了雷七奶奶的独家药丸泡的药酒,两三天之后,已经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不,应该说,比原来的状态,还要更硬朗一些。
有种人平时从来不生病,但是一旦病了,就是任谁来了,都无力回天的那种。
有一种人却正好相反,经常隔三差五就病了,一病倒了,好像还挺凶险。
但是实际上偏偏每次都能挺过来。
病好了之后就一点事儿都没有,硬硬实实活到百八十岁,都是小菜一碟。
姜英秀觉得,姜老太太应该就是这后一种人。
平时姜老太太就有点病病歪歪的,总是这里疼那里痛的,没有一天不听她说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
而且她也隔三差五地就会病倒。
每次一病倒,沈春柳她们这帮儿媳妇儿,就是各种遭殃。
然而这一回,姜老太太竟然破天荒地没有折腾儿媳妇儿。
相反,只踏踏实实地躺在炕上,好吃好喝地将养着。
为了自己的小命儿着想,也不操心、不费力了,把过年期间的种种家务,都交给了李荞麦来安排。
姜老太太生病的事情,几乎没有怎么声张,不过倒也没有故意瞒着。
子女们若是有心,雷七奶奶背着药箱子急匆匆地来过一趟,姜老爷子还天天在外屋地亲手熬药,这些事情总不会不知道。
牛桂花趁着这个机会,开始殷勤地伺候起姜老太太来了。
分家了,长子给父母养老送终,在杨树沟村、乃至黑瞎子岭镇来讲,都是天经地义。
牛桂花作为大房的媳妇儿,伺候好姜家二位老人,是她的本分。
姜老太太之前一直很宠爱大房。毕竟姜大山是长子嫡孙,牛桂花还给姜家贡献了最多的男丁。
牛桂花之前虽然一心向着娘家,办了吃里扒外的蠢事。
但是她被送回到牛家之后,没住多久就跟自己最信赖的亲嫂子起了矛盾,被怼了几回以后,自然就认清了现实。
自打跟程树芬在姜家门口大门口打了一架,灰溜溜地夹着尾巴回到姜家,她便消沉了许久,甚至在人前,都不怎么说话了。
而这几天,她紧紧抓住了姜老太太生病的机会,摆出一副真诚悔过的面孔,一天到晚衣不解带地忙里忙外,对姜老太太也确实伺候得十分周到。
姜老太太对她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怨怼、挑刺、冷漠,逐渐变得有所缓和。
不过,虽然面上有些缓和,却也还揣着明白装糊涂,对牛桂花的表现,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
不管牛桂花怎么尽心尽力地伺候她,姜老太太也就是一脸理所当然地受着。她的眼里,还时不时闪过一丝精光。
她相信老大家的确实是诚心悔过了。但是,抓住她生病这个机会,给她喂粥喂饭、端屎端尿地,就真是单纯地出于孝心?就没点别的目的?
当然,老大家的是个笨的。
其实压根儿没那么多心眼子。
能给老大家的出这么个主意的,应该是她那个心眼子比筛子还多的大儿子。
老大心里清楚着呢,只要把自己这个当娘的给伺候好了,比把老爷子伺候好了,更合老爷子的心意。
分家的时候,老爷子也难免不对长房有所偏向。
不过……
说到分家,姜老太太就想到,估计能分的,也就是明面上这个院子,这几间房子,老姜家那块儿自留地之类的。
早些年变卖的家产,老爷子偷偷摸摸地藏起来的那些东西,他这回应该都不会拿出来吧。
……
到了初四这天晚上,姜家人已经基本统一了意见:每个房头都同意分家。
姜春菊不乐意分家,不过这件事上头,没有她说话的份儿。于是她尝试着游说了一下几个妯娌,却没想到,大侄女姜英红竟然处处给她拆台。
气得她胃里都胀满了,心口一阵一阵地疼。
后来,她打算绕开姜英红,单独跟几个妯娌聊聊。没想到姜英红竟然拿了十几颗酸酸甜甜的散装水果糖出来,收买了家里的孩子们。
只要姜春菊跟某个或者某几个妯娌凑在一块儿,还没等说到正题,就有孩子去给姜英红通风报信……
姜春菊无计可施,又看出来姜家人——三弟除外——基本上都乐意分家,也就有几分无奈地放弃了。
姜家老三姜大地大概是姜家人里面,唯一一个打心眼儿里不愿意分家的。
只可惜,姜大地人微言轻,个性又有几分黏黏糊糊,全家人都知道那是个拎不清的。他的意见谁都不会听,有还不如没有。
……
既然意见统一了,剩下的就是具体怎么分配的问题了。
姜老爷子的意思,是今年暂且先是这样住着。
但是回头等到天暖和了,就从姜大山开始,五个房头都分出去,单独立户。
房子呢,可以暂时先借给他们住上一年半载的。
但是最好还是随着户口,从大队上再批下来几块宅基地,每一户都整一块。
五个房头可以分开来建,也可以整几块儿彼此挨着的。
反正杨树沟村适合做宅基地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再者说,平时姜老爷子也很在意维护跟几个大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他们应该不至于会在这事儿上头卡着老姜家,不肯行这个方便。
等到天气暖和了,兄弟们彼此互相帮趁着,盖好了房子,围好了院子,也方便以后,子孙后代们成家立业。
按照这个方案,分家之后,这个冬天,还是在姜家这个大院子里过。而等到新房建好了,能住人了,这被分出去的几家人再搬走。
所以菜地呀、柴火呀、自留地呀,这些东西,全都不在分家之列。
各家自用的锅碗瓢盆、家具衣物,各房头媳妇儿的嫁妆,都可以带走。但是凡是归了公中的日用物品,却都不可以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