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64章 周公,召公!

作品:三国之群雄召唤|作者:龙城狼骑|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03-30 15:50:56|下载:三国之群雄召唤TXT下载
听书 - 三国之群雄召唤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前朝乱入第一名武将,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国名相文种——统率35,武力42,智力95,政治97。”

文种也是鲍鸿叨念过几次的名臣,是鲍鸿心中拿来和伍子胥玩吴越争霸的对手。甚至,两人的经历也有相似之处。

当年文种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范蠡隐退,并留下信给文种,劝他逃跑。文种看了之后,称病不朝。于是有人进谗言说文种要造反作乱,勾践听信谗言,赐给文种一把名为属缕的剑,说:“你当初给我出了7条对付吴国的策略,我只用3条便打败了吴国,剩下4条在你那里,你用这4条去地下为寡人的先王去打败吴国的先王吧!”于是文种自杀。

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越国一举灭吴后,文种不听范蠡的劝告,仍滞留于越国为相。在要和平还是要成霸的战略方针上,主张养民的文种与勾践又发生了最为强烈的冲突!当勾践以夫差赐死伍子胥的同样方法赐文种死时,文种仍“执迷不悟”。他只怨勾践无情无义,却不知自己的心境与识见,已与越王相去甚远。某种程度上说,文种之死无可避免!是“王者之道”与人本性不可共存的必然结果。

这样一来,范蠡、文种都出来了,要是凑在一起,对付落单的伍子胥或是孙武倒是有不小的把握的。当然,也要看究竟会不会乱入到一个地方才知道。

“前朝乱入第二名武将,西汉政治家,文景时期名臣晁错——统率60,武力55,智力82,政治93。”

晁错,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

晁错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纳粟受爵,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在抵御匈奴侵边问题上,提出“移民实边“的战略思想,建议募民充实边塞,积极备御匈奴攻掠;政治上,进言削藩,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损害了诸侯利益,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景帝听从袁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

“你是说,晁错进言削藩才导致了七王之乱?”鲍鸿疑惑道,“我对这一路义军不是非常了解,不过他们现在貌似是在徐州被刘晔他们吊打啊!”

“可以这么说!”系统笑道,“不过,他是文臣而不是武将,所以只能够在稳定后方发展内政等方面出力。另一方面,他虽然最后景帝被迫杀了他,但是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罪名,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汉朝和他能够合作的可能性很大。”

“当然,也不是全然的没有军事能力!”系统继续说道,“你要知道,汉朝那群文臣,也都凶悍的很,一个个都是恨不得杀上北方的货色。”

景帝二年,晁错向景帝再次陈述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

奏章送上去,景帝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集会讨论,因景帝宠信晁错,没人敢公开表示反对,只有窦婴不同意,从此和晁错结下了怨仇。

景帝诏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晁错更改了法令三十条。诸侯哗然,都强烈反对,憎恨晁错。

晁错强行削藩,冒着极大的风险。晁错的父亲劝解无效,服毒自尽。

汉文帝前十一年,匈奴屡侵边境,侵扰狄道,文帝发兵征讨,晁错乘机向文帝上了《言兵事疏》,提出“以蛮夷攻蛮夷“的观点,指出对匈奴的作战中器械要坚固锋利,士卒要精兵劲卒,将领要精通军事,君主要选择良将。文帝很赞赏,赐给晁错诏书,以示嘉奖,但并未采纳晁错主动出击的建议。

但是,回过头来看削藩的事情,不难发现,他在这方面不管是说看得不够深远,还是算计的不够精深,终究是有很大的缺陷。

景帝下达削藩令十多天后,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是为吴楚七国之乱。景帝闻知消息,和晁错商量出兵事宜。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时逢窦婴入宫,请求景帝召见袁盎,袁盎献策斩晁错。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此时晁错毫不知情。于是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腰斩晁错,当时晁错尚穿着朝服。

自古以来,中央和地方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中央强势的时候,诸侯咸平,万国臣服。中央衰败的时候,反客为主,乃至是主客移位,宣兵夺主的事情也是正常的。最早的像是商汤伐夏桀,西周伐商纣都是如此。

站在中央的角度来说,古代的几大古国的版图都属于超越了帝国极壁的问题,所以长久以来,不断的交替往复,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至于说考虑不超越帝国极壁那么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历来人的欲望都是没有穷尽的。只要是有机会,有能力,扩张是本能的行为。

所以说,很多时候,道理大家都懂,可惜真正到了那个时候,就谁也不能克制自己的行为了。

这就好像是现代的诈骗事件,平日里大家看新闻,都表示这么傻逼的陷阱,怎么还会有人上当?

然后,真正到了自己遇上的时候,一环接着一环,完全就蒙圈在骗子所虚构的美好幻想之中无法自拔。

所以说,中央与地方的正都是永远都不会灭绝的。那么,在遭遇到地方坐大的时候,没有做好十足的准备就敢强行削藩?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土匪窝里面争山头,那也是要引种阴谋算计,以为凭着‘老大’的名头就能搞定问题,你是哪来的信心?

瓦岗山的山头,李密夺权,翟让纵有徐茂功、单雄信辅佐都没什么卵用。至于水泊梁山的山头争斗,更是在现代网络上研究出众多的阴谋版本。

山头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国家?

当然,也不能纯粹怪晁错。执政能力是一个方面,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带问题,那就是眼界方面的问题了。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皇帝自己不能判断其中的多措,也是一件坑爹的事情。

“前朝乱入第三名武将,东周名臣,政治家,燕国的始祖召公姬奭——统率96,武力77,智力85,政治95。”

召公,又作“邵公”、“召康公”、“太保召公”。姓姬名奭,西周宗室,与周公姬旦,武王姬发应属同辈。周灭商前,始封地在召,辅助周武王灭商后,被封于郾,周公八师东征,征服了叛乱的殷商属国和淮夷后,被封于北燕,都城在蓟,是后来燕国的始祖,但是他派长子姬克去治理,自己仍留在镐京辅政。

周成王时,他出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陕而治,陕以东的地方归周公旦管理,陕以西的地方归他管理。他支持周公旦摄政当国,支持周公平定叛乱。当政期间召公将其辖区治理得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都各得其所,史称“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因此倍受辖区及周境内百姓爱戴。

“这家伙看着就是周公的削弱版嘛!”鲍鸿笑道,“不过,这家伙的统率比周公要高很多诶,这是怎么回事?”

“本来就高好吧!”系统笑着接口道,“儒家学者对周公推崇备至,甚至把他纳入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为正宗的儒家正统以后,周公被奉为圣人。相比之下,召公在历史上的作用却很少被提到。这样做无疑是不公正的,也是错误的。”

召公在武、成、康时期为维护周王朝的统治所作的努力,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这是对他的政绩的最好说明。虽然召公就封于燕的,但他派大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任职,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太保的职务,承担起比燕侯更为重要的责任。因此应该说,召公在周初的几项重大事件中,他不仅都曾经参予过,而且都曾起了重要作用。

他在军事、外交和行政事务方面都有很高的才能,因而在武王伐纣时能“日辟国百里”。以后,他又奉命四出活动,时而南巡,去江汉流域宣扬王命;时而北上,平息国的叛乱;时而东征,讨伐东夷之叛;时而去中土洛邑“”相宅”;时而又出现于宗周的盛大祭祀活动场所。事实上他在西周历史上的功绩,远超出“”燕召公”这一称谓的范围。周王命他担任太保之职,为召公提供了施展其才能的广阔舞台。可以说,召公是古代世界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他为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巩固起过重大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书·君·序》云:「周公为师、召公为保,相成王为左右」。《史记·周本纪》中也有「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等内容。

三师原本都是宗族的长老,对王负有指导、辅佐、监护的责任。在君主年幼或上位成熟之时,负起全面指导的作用。

保,保其身体!

傅,傅其德义!

师,导之较逊。

那么在辅政的时候,三师的职能也是如此演变而来的。

保卫身体延伸出去,自然是保卫国家。

师傅教导方面,则是治理国家方面。

所以说,周公擅长的角度在于内政,而召公则更多的偏向于军事一点。

当然,三师这个也不是绝对一一对应,但是结合到他们各方面的表现来说,无疑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说起来,古人毕竟也是淳朴,奸臣什么的,弄虚作假的毕竟还是少数,有什么能力占据什么岗位才是正理。

说起来,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周成王时,周公为太师。虽然周公被孔夫子刷了一把名声,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还是没他前任那个太师刷出来的名声大。

太公那个,那是除了武力之外,其他属性都是有理有据的很高。

西周的总策划、总参谋自不必多说。统兵、智力自是毋庸置疑。而在政治方面,无论是对大周还是分封到地方的齐国化夷之策等等,也表明其治国之能。

先有周公乱入,后又召公出世,似乎接下来大周势力也开始出场了。

说起来,前面春秋战国的各国也算是大周势力。不过,就像刚刚说的,中央无力,地方坐大,那春秋战国时期所谓东周列国,有多少效忠大周却是完全没数的。

相对来说,西周起始时期,列分封国对大周本身是绝对的支持的。历史上似乎唯有管叔鲜、蔡叔度叛乱这么一例。

当初管叔鲜、蔡叔度及霍叔处均系周武王姬发之弟,跟随商纣王之子武庚在卫、庸发动叛乱。为周公旦率军平定。

除此之外,基本上大多数的西周人应该都是比较偏向大周的。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时期有名有姓的人实在是太少,全部凑在一起也没多少人来着,但是能够流传下姓名的,基本上都是最顶尖一流的人才。

像现在周公、召公刷出来,就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少说也是两个顶尖名相的水平,还是那种能顺便刷一下军事的名相。

“好了,结束了!”鲍鸿笑道,“这次有没有快速成长或者返老还童的?”

“木有!”系统笑道,“下面可以开始乱入投放,植入身份的事情了!”

“第一个魏源,为李鸿章故友,前往扶风投靠途中!”系统开口说道。

“好彩!”鲍鸿笑道,“第一个就是给自己的,看来今天运气不错啊!”

“再下来玩兵器和兵器谱的赵士桢,这种类型的家伙,自然是跑到墨家去玩了!”系统继续说道。

“尼玛,不是说马钧在我老家把墨子召唤出来么,你特么这么搞下去,不是赤裸裸的在挖我墙角吗?”鲍鸿怒道。(未完待续。)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