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徐大龙的提议,众人欣然同意,接着就在刘玉成的带领下,前往日军的机场。
孙德胜率领着骑兵大队在玉山县境内,接到了李秋林护送的四辆卡车,接着就护送着他们来到了太行山根据地。
张万和已经派人迎接他们,带着他们一起将那四辆卡车上运载的物资送到了后勤部的兵工厂。
这四辆卡车上装的是周明德从太原钢铁厂购买的两公分厚的卷钢板,送到兵工厂来是要进行切割,加工成平整的钢板。
这就是徐大龙想到的抢修机场跑道的办法,可以解决地面硬化的问题。这些卷钢板在切割加工完毕之后,将会由魏和尚和李秋林再运送到孔捷的第六军分区,由他的部队运送到虞城机场。
太行山这边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孙德胜和孔捷就给徐大龙发去了电报,说这里的工作全部准备就绪,随时听候他的指令。
徐大龙和第五军分区的领导们在保定地下党方面的陪同下,对日军的机场进行了实地勘察,随后一起商量,制订了作战计划。
徐大龙侦察时认真的态度,观察的细致,制订作战计划时,思虑的周详,都给第五军分区的领导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五军分区这次下了血本,集中了军分区的两个主力团、一个补充团、三个县大队,在徐大龙的指挥下,跟魏和尚的特战大队密切配合,在夜间向日军的机场发起了突袭。
就在保定机场的战斗打响之前,孔捷、孙德胜、李秋林率领着大队人马来到了虞城的外面。
到了机场之后,孙德胜率领的骑兵大队、李秋林的特战队、新二旅的主力,在机场和虞城之间对日军构成了警戒。
为了完成这次任务,孔捷出动了新二旅的主力、一个补充团、两个县大队,还动员了1200名民工。他们赶着大车、推着小车、拿着铁镐,利用夜间来到机场的附近,开始了紧张的施工。
参加施工的人在周围的田地里挖掘土壤,装进麻袋里面,然后由大车、小推车送到机场的跑道上面,填进挖开的那三个大坑里。
三个大坑挖得都很深,需要的土方量很大。好在参加施工的人数众多,人多力量大,仅仅一个小时的时间,三个大坑就已经被填平了。
为了加强地面的硬度,数百名八路军战士和民工们站在那些填埋好的大坑上使劲地蹦跳,用身体的重量来压实地面的土壤。
当然了,这样的地面的硬度是无法承受飞机的起降的,那些钢板就派上了用场。八路军的官兵们抬着切割好的钢板,将它们拼接在一起,铺设在地面上,很快就完成了机场跑道的修复,完全可以达到起降飞机的标准。
这么大规模的行动,是不可能完全瞒过日军的耳目的。他们察觉到了城外出现的异常,但是他们不敢出来,短时间内他们无法判断八路军究竟是什么企图。
为了避免八路军攻城,日军赶紧调动部队到城墙上进行防御。
就在跑道修复即将完工的时候,孔捷给徐大龙发去了电报。徐大龙就下达了向日军机场攻击的命令。
守卫机场的是日军独立混成第17旅团的一个步兵大队,还有日军机场本身的一个守备中队。
冀中军区第五军分区出动的兵力,再加上魏和尚的特战中队,总兵力达到了6000余人,占据绝对的优势。
由于战斗发起得突然,日军被打得猝不及防,很快就失去了抵抗能力。从战斗发起到完全控制了机场,总共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
鲍伯和飞行大队的飞行员们抓紧时间给飞机加油,随时准备起飞。
在拿下了机场之后,马超按照徐大龙的要求,率领着第五军分区的主力对保定方向的日军进行防御。
有了上一次日军机场遭遇袭击的经验,日军已经建立了一套应急机制,因此这一次当接到机场方向遭到袭击的报告之后,日军增援部队来得很快,双方展开了激烈地战斗。
经过了40分钟的准备,鲍伯和他带来的飞行员们都已经做好了起飞的准备,随着徐大龙的一声令下,陆续升空,飞往虞城机场。
这一次徐大龙没有跟随飞行大队一起离开,他担心第五军分区的安危,就带着魏和尚和他手下的特战中队留了下来。
徐大龙决定在保定地区停留一段时间,跟第五军分区一起打几仗,提高他们的战斗力,算是对冀中军区配合这次作战行动的补偿。
马超和第五军分区的领导们都十分高兴,袭击日军机场的这次战斗,直接就干掉了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再加上机场上的其他日军,消灭鬼子的人数达到了2200余人。这可是第五军分区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最大的战果。
这次缴获的大量武器弹药,徐大龙全部都给了第五军分区的部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装备水平。就为了这些缴获,他们都认为这一趟来得太值了。
马超正在指挥部队阻击保定方向出来的日军,看到徐大龙带人赶了过来,他有些疑惑地问道:“大队长,你怎么没有跟着飞机一起飞走啊?”
徐大龙笑道:“马司令,你们第五军分区的弟兄们正在跟鬼子们激战,兄弟我怎么好意思现在就离开呢?
如果你不反对的话,兄弟我准备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跟第五军分区的弟兄们一起打上几仗。”
“真的吗?这可真是太好了。”听到徐大龙这么说,马超等人都十分兴奋。徐大龙实在是太朋友了,他的能力他们都已经见识到了。他如此仗义,更加令他们感到钦佩。
马超说道:“徐大队长,接下来的战斗该怎么打?我们都听你的。”
徐大龙问了问这里的情况,说道:“日军的增援部队还在不断地赶过来,咱们不能在这里长期停留,必须要尽快摆脱眼前的敌人。”
他蹲在地上,捡起了一根树枝。特战队员赶忙打开了手电筒,为他照亮。
马超等人也都蹲了下去,围在徐大龙的身边。
徐大龙拿起树枝在地上画了两个方块,他指着地上的方块说道:“这里是我军,这里是日军,双方目前已经胶着在一起,如果我军此时撤退的话,会遭到日军的追杀。
要想摆脱眼前的这股日军,必须要尽快击溃他们。”
说到这里,他把树枝从代表我军的方块画了一条弧形的线,将前面的箭头指向了日军的方块的侧后方。
他说道:“我现在就带特战中队过去,你再交给我一个步兵营,我们绕到敌人的侧翼,向日军发起攻击。
看到红色信号弹之后,你们率领部队向日军发起进攻。
等到歼灭了这股日军之后,就按照预定的方案迅速撤离。”
马超没有废话,马上对跟在他身边的军分区第一团的团长说道:“你派一个副团长带一个营的部队,听从徐大队长的指挥。”
团长向马超敬了个礼,马上就跑步离开了。很快他又跑了回来,身后跟着一个营的部队。
他说道:“司令员,我们团的其他部队,我已经交给了副团长指挥,我亲自带着这个营跟徐大队长一起行动。”
徐大龙马上就带着魏和尚的特战中队以及这一个营的部队出发了。
正在与第五军分区部队激战的日军,是驻扎在保定的独立混成第17旅团的快速机动部队,这支部队由一个步兵大队加强了一部分炮兵和运输部队组成。
为了救援机场,他们向第五军分区的部队发起了猛烈地进攻。与此同时,日军其他的部队也正朝着机场的方向赶来。
日军的大队长观察了战场,通过对方火力的强度,判断出敌军的人数远远地超过了自己的快速机动部队。他知道凭着自己的部队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打垮对面的敌军的,他决定稳扎稳打,希望能够拖住眼前的敌军,等到增援部队赶到之后,再围歼他们。
为了能够拖住敌人,他并没有投入机动部队的主力向对方发起攻击,而是组织小部队不断地进攻,让对方无法脱离。
第五军分区第一团的团长名叫高长武,他带着部队跟着徐大龙和他手下的特战队,向敌军的后方展开了急行军。
他早就听说过马武山特战队的厉害。由于在攻打机场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一起行动,没有看到特战队的真实战斗场景,一时还无法体会他们的厉害究竟体现在哪里。
此时他们在一起急行军,马上就感觉到了自己的部队跟特战队的差距。
高长武带的部队是自己这个团的一营,是团里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也可以说是整个第五军分区战斗力最强的一个营。战士们每人手里一支步枪,身上还有子弹袋和手榴弹,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东西了,可以说十分轻便。
而特战大队的队员们身上携带的武器数量,远远超过了他们,重量自然也超过了他们。更加离谱的是,特战队员们每人身上都背着一个几十斤重的背包,负重的情况要远远超过了他手下的官兵们。
即便如此,急行军的时候,他手下的官兵也跑不过那些特战队员。
这个差距让第一团的官兵们都感到震撼,真不知道特战队的这帮家伙,究竟是怎么训练出来的?竟然有这么强的体力和耐力。
经过了急行军,徐大龙等人来到了敌军的侧后方,通过前方枪口和炮口的闪光,可以判断出日军快速机动部队阵地的分布。
为了节约时间,徐大龙带着部队直接向日军跑去。在快靠近日军阵地的时候,徐大龙命令道:“打开手电筒。”
特战队员们纷纷打开了手电,向日军跑了过去。
高长武吓了一跳,这不明摆着是暴露目标吗?
他现在对徐大龙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觉得他缺乏基本的常识,本能地就想劝阻徐大龙。可是他想到了徐大龙的赫赫威名,他这么做,肯定有他的想法。
于是他按捺住了自己的冲动,带着队伍默默地跟了上去。
徐大龙等人绕到了日军背后,是要向日军发起突然袭击,战斗进行得越突然,对日军的打的也就更大。正常的道理来说,他应该带着部队悄悄地接近日军,然后发动突然袭击。
徐大龙当然明白这一点,他之所以要让特战队员们打着手电赶路,正是为了增强向日军攻击的突然性。
徐大龙很清楚,日军虽然正在跟正面的八路军交战,但是他们在后方以及两翼一定会放置警戒哨的。他带着这么多人马赶过来,很容易会被日军发觉的,日军的哨兵自然会鸣枪示警,也就失去了攻击的突然性。日军有时间分出部队来进行阻击,这一行动也就变成了强攻。
徐大龙判断,日军一定会有增援部队向这里赶来。他们是从日军的后方过来的,他们打着手电筒赶路,会给日军造成错觉,这是前来增援的自己人,这样他们也就能够尽可能地接近日军,反而增强了袭击的突然性。
果然,在日军阵地的后方,有日军的警戒哨,他们看到了拿着手电筒的人跑了过来,以为这就是前来增援的日军,他就从隐蔽的地方走了出来。
看到穿着日军军装的徐大龙和特战队员们,他就迎了上去,准备带他们去见大队长。
徐大龙毫不犹豫,用装了消音器的手枪,直接击毙了日军的警戒哨,然后继续向日军的阵地跑了过去。
看到这里,高长武也明白了过来,对此十分佩服。
他下了决心,今后这段时间一定要紧随徐大龙,好好学点本事,提高自己的指挥水平。
由于在后方有自己的警戒哨,日军的大队长看到拿着手电筒跑过来的人马,他更加认定这是自己人。
他于是就亲自带人迎上前去,准备和新来的指挥官一起商讨接下来的作战行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