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建议柴绍为主将,他防守能力较强,至今从未有败绩。”
长子李建成竟然建议自己最看重的女婿柴绍为主将,李渊的眉头顿时微微一皱,深深的看了一眼长子,问道:“建成何以见得柴绍为主将最为合适?”
“父亲,柴绍对我们李家忠心耿耿,又是我们李家女婿,算是自家人,这是其一。其二,正如孩儿刚才所说,柴绍从未有败绩,除了统兵作战能力之外,其本人气运加身,当可旗开得胜。”李建成看似认真,实际上心中有些忐忑的说道。
李建成的这两个理由看似有些道理,但实际上很牵强,特别是对手是王君临带领的远东军,这些理由便是笑话。
“就怕柴绍太过年轻,经验不足,远不是王君临的对手。”李渊叹了口气,随口道。
“父亲,柴绍年龄其实不比王君临小。”李建成见父亲有拒绝之意,连忙又说道。
李渊眸中失望之色一闪而逝,王君临是什么人,岂是柴绍所能相比,竟然将两人放在一起以年龄相仿进行判断。
“让我再考虑一下吧!你先退下。”李渊不想打击长子的信心,不露声色的说道。
“是,孩儿告退。”李建成已经看出父亲是不太愿意派柴绍为主将,心中有些遗憾,想着自己好不容易暗中将柴绍拉拢到自己阵营,但是柴绍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未能帮其实现,不知道柴绍得知之后,对自己失望之下,会不会投到自己的弟弟世民那边去。
心中这样想着,李建成暗叹一声,恭敬的施了一礼,退了下去。
李渊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又沉思片刻,便猜到了长子多半与女婿达成了什么交易。
这时,有亲兵在门口禀报道:“禀报王爷,裴长史求见。”
李渊对裴寂一向信任有加,而且裴寂不光代表着闻喜裴氏,还代表着整个河东门阀世家和大贵族,他不管心中怎么想,姿态方面也不能慢待,所以他连忙道:“速请裴长史进来!”
没过多久,裴寂便面带微笑,稳步走进房间,向李渊一躬到地,恭谨但却又蕴含着自信的说道:“微臣裴寂,参见唐王殿下!”
裴家人最让人满意的就是很会说话,杨广身边宠臣裴世矩如此,眼前裴寂同样如此。他们知道什么话能够让君主欢喜,能够说到君主的心坎上。
李渊刚刚称王,大家已经叫他王爷或者殿下,但他毕竟还没有成立朝廷,所以他下面的臣子还自称为下官或者属下,从来没有自称微臣,这种称呼是君臣之间的称呼。
但李渊从心底深处很喜欢自己属下的文武官员这样自称,只是这种话他不能说出来,甚至他们李家的人都不能起这个头。而代表河东门阀世家和大贵族的裴寂是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此时李渊心情顿时好了不少,但他面上却故作忧愁道:“裴长史可是为王君临亲临马邑郡有关?”
裴寂立刻一脸佩服和敬仰的神色,道:“殿下英明,微臣正是为此事而来。”
“来人,给裴长史赐坐。”李渊吩咐左右侍者。
“多谢殿下圣恩。”裴寂的每一句话都是李渊喜欢听的。
李渊请裴寂坐下,又命人上了茶,裴寂再次谢过圣恩,这才恭敬道:“殿下,微臣以为对付王君临的远东军,精兵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一定要选对主将,否则兵力再多,战力再强恐怕也会凶多吉少。”
李渊一脸深以为然,微微颔首,叹气道:“裴长史所言极是,刚才建成也说了这样的话,并且向本王推荐主将人选,但事关重大,本王一时间也犹豫不定,拿不定主意。”
裴寂目光一闪,好奇问道:“殿下,微臣斗胆问一下,不知世子推荐何人为主将?”
李渊看了一眼裴寂,说道:“建成推荐本王的女婿柴绍为主将。”
裴寂心中暗道,世子竟然已经拉拢了柴绍,这些天看来暗中做了不少事情,可惜柴绍此人素有才能,但向来目中无人,李建成能力平平恐怕难以让柴绍真心效忠。
脑海中念头转动,裴寂面上不露丝毫,并且皱眉沉思半响,郑重摇头道:“殿下,以柴绍为主将,这恐怕不妥!”
李渊好奇问道:“裴长史为何对此事如此笃定?”
“殿下,柴绍虽然战功赫赫,素有统兵之名,至今从未有败绩。可是迄今为止,他从未与远东军打过一仗,更与王君临有过任何交手,甚至都从未与王君临照过面,若面对的是其他人,自不用担心,可是面对王君临,王爷以为柴绍能是其对手?”
裴寂的话说中了李渊的心思,他本来还有点犹豫,现在他下定了决心,决不能派柴绍为主将,最多统领一路兵马。
裴寂见成功将李渊说服,立刻说道:“微臣今天来是想提醒殿下,河东钱粮富庶,人口众多,兵粮不用担心,百姓相比其他地方也要富足不少,不用担心王君临以对付瓦岗军的那一套,蛊惑百姓起事。但若是前线战事不稳,很可能会被远东军军情府等暗中势力得逞,所以微臣以为主将一定要经验丰富,行事稳重,不急于将王君临击败,
但一定要能够死死稳住阵脚,守住防线。此外,微臣听闻王君临麾下能人无数,素有奇人,擅长劝降,断不可用外人为主将,即使是王爷女婿也不行,微臣推荐李叔良为主将,刘弘基为副将。”
李渊闻言,略一沉思,他感觉裴寂所言很有道理,但也有所顾忌,皱眉道:“可是本王尽用我李氏为将,会不会让麾下众将不满,当年杨素兵败教训尚在,当时便尽用杨氏为将,本王担心恐怕会重蹈杨素覆辙。”
裴寂立刻笑道:“王爷不用担心,杨素当年虽然号称大隋军中第一人,但他只是将帅之才,却不是帝王之人,自然不会用人之术,这与王爷是远不能相比的。”
这话说的李渊听在耳中暗爽不已,捋了一把胡须,矜持的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示意裴寂继续往下说。
裴寂受到鼓励,接着说道:“更何况,杨素当年虽然本身素有大才,但他几位儿子自杨玄感往下,还有众位兄弟族人大多是庸碌之辈,否则杨素当时也不会重用李密,结果反而被李密坏了大事,因为李密此人野心极大,本来就身怀二心。而如今殿下族人英才济济,世子和二公子一文一武,当以大用,再说武重族人,文重良才,这才是固守江山的良策,殿下不必多疑。”
李渊被说动了,而且裴寂虽然没有明说,但其实暗指最合适的人选是次子李世民。
只是李世民要在东面直接防止远东军主力和幽州罗艺,这不比西边马邑郡的担子轻。
而李孝恭又南下巴蜀,李叔良略逊一筹,不过他为人稳重,兵马娴熟,虽不能和王君临相比,但勉强倒也能够胜任。
不过,李叔良终究还是差了一点,还需要一个谋略之士辅佐,这样就圆满了。
想到这里,李渊便笑道:“李叔良、刘弘基虽有带兵之才,但文略欠佳,且河东诸门阀贵族向来以闻喜裴氏为首,与王君临一战想来短时间难以结束,钱粮方面当是关键,很可能需要河东诸家慷慨解囊以支援前线钱粮,这还要麻烦裴长史在其中多加周旋。所以,本王想请裴长史一并同行,北救河东,不知裴公是否愿意?”
裴寂心想,这样一来,自己今日此来所有目的便达到了,心中大喜,面上却不露丝毫躬身道:“殿下有令,微臣当效以死命!”
李渊当即下令,封李叔良为河东道行军元帅、右骁卫大将军,河东各郡军马皆受其调遣,又命刘弘基为副将,裴寂为行军司马,率七万关中精兵前去支援河东,并即刻发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