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女知青叫什么名字,风轻雪不知道,也不认识,她只认识周舟、郑慧慧、邢玉山那批以及前头的几个知青,这个女知青明显是后来的,约莫十七八岁年纪,瘦长的脸上生就一双倒竖的剑眉,两只狭长的眼睛瞪得极大,倒有点凶相。
在场大声附和这名女知青的七八个知青都是生面孔,男女都有,大的不过二十来岁,年纪最小的只有十五六岁,是个女孩,稚气未脱,一脸懵懂和迷茫,似乎是被拉来凑数的。
“回城名额?”风轻雪疑惑地重复一遍,随即想起知青回城的大潮,虽然大规模回城发生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但现在已现端倪,便道:“我相信大舅舅处事公道,如果有回城名额一定不会瞒着你们,现在他说没有肯定是没有。”
王娇竖眉道:“就是!之前上大学的名额、城里招工的名额或者征兵的名额,哪一次不是平均分配给知青点和我们王楼大队,然后进行投票推荐做最后的决定?就是怕你们不满,怕人说闲话。我们大队的父老乡亲不需要回城,真有名额能不全给你们?有这闹腾的时间还不如老老实实地该干嘛干嘛去,还拿自己跟周老爷子比,周老爷子下放前是军中的高级将领,身居要职,现在离开也是国家的命令,你们有吗?”
在城里住的这些年,经历的事情多了,王娇早就明白知青上山下乡的原因,不就是国家没法安置有城市户口的知识青年才把他们赶到乡下学习贫农再教育的吗?六七年前没办法安置他们,现在依旧没办法,肯定不会给他们机会回城造成混乱。
有权有势的大多数都安排自家晚辈从军、工作,免于插队,极少数干部子弟和没权没势的普通子弟上山下乡,前者出身的知青如果想回去,让家里弄一个回城名额简直轻而易举。
当然不是全部,因为有很多人态度比较积极,愿意为国家建设献一份力,主动上山下乡。
主动上山下乡那也是头两年的事,满怀热忱,结果插队后如同在大冬天被泼一桶冷水,不能享受,还得下地干活,很多生活都不如意,所以现在的知青有许许多多都想回城,可是他们回家探亲都有很大一部分因为住房、生存等问题不受家人欢迎,现在怎么可能回城?
王娇牙尖嘴利,说得一干知青愤怒不已却又无言可对。
王正国叹了一口气,年纪大了,脾气越发温和了,也明白这些知青想回家的渴望,缓缓道:“国家目前并没有允许知青回城的文件下发,咱们大队没有回城名额,如果有,我肯定告诉你们,由你们公平竞争决定最后的回城人选。你们有这份闹事的时间,不如好好表现,表现好了,我给你们机会,表现不好,那就对不起了。”
“我爹对你们够好了,你们当初插队时是一大帮子来自天南海北的知青,分配到各个大队,自然也有认识的人,你们去打听打听,他们生活的环境和你们生活环境能不能比,现在为那根本没影儿的回城名额来找我爹闹事,活得不耐烦了是吧?”
/yt665/475210.html
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