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神皇极端的不甘心。狂沙文学网
早知道如此,他就不会独一人前来了。
现在好了,目标杀不掉,反而要被世界之树吸收了。
秦天没有理会他的吼叫,面无表,继续让世界之树吸收昊天神皇的头颅。
不但如此。
他还让世界之树的根须扎进了时空之鼎里面的那些昊天神皇的体碎块之中。
同样吸收着里面蕴含的神之力!
两边一起吸收,世界之树上面的那枚神通果,颜色变得更加璀璨了。
也渐渐从虚影,开始变得凝实了起来。
那尊古神,变得更加精致,如同一尊真正的上古神灵一般,其中散发出来的能量波动,让秦天心中激dàng)不已。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可以看到,昊天神皇那巨大的头颅,直接缩小了数百倍。
昊天神皇的气息,已经萎靡到了极点,在世界之树如此疯狂的吸收之下,他马上就要完蛋了。
不管他再如何不甘心,再如何愤怒,也改变不了这样的结局!
秦天能感受到,属于昊天神皇的各种法则力量,种种神通,甚至体内完整的世界,都开始融入到了世界之树里面,然后再输送到那神通果之中。
昊天神皇的修为极为后,在神族高手之中,也是地位极为崇高的神皇,论起实力,他甚至要比太上玄清宫的玄坤更加厉害。
只不过,他的对手是更加厉害的洛音,再加上自己上的世界之树死死对他进行克制,所以才会这么轻易将其压制得动弹不得。
现在,秦天竭尽全力,要将其彻底炼化,为自己最后一步冲击界王境而累积庞大的积蓄。
又是数分钟之后。
昊天神皇的头颅,彻底消失不见了,他的头颅,以及被封印在时空之鼎里面的体血,彻底被世界之树吸收,然后结成了神通果。
在昊天神皇的头颅被秦天眉心的世界之树吸收之后,洛音便出手将那一件上品道器昊天罗盘镇压,然后封印了起来。
对此,秦天没有任何意见。
虽然一件上品道器非常珍贵,但对于他现在而言,用处并不是特别大。
而且今能有这样的收获,能将昊天神皇压制,让自己有机会让世界之树将其吸收,全靠洛音。
“接下来,我想一举冲击到界王境……”秦天看向洛音,轻声说道。
闻言,洛音点了点头,说道:“那我帮你护法!”
她说完,纤手一挥,顿时一空间在刹那间变幻了千万遍,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若是有修士此刻过来,就看不到她跟秦天的存在了。
这是洛音用一种空间法门,将她与秦天的形隐匿了起来,除非有斩灵大能降临,否则绝对发现不了这一处空间的猫腻之处。
见状。
秦天深深吸了口气。
然后,他立刻沟通了世界之树,刹那间。
那一枚紫金色的神通果,直接化作一道紫金色的气流,朝着秦天的体钻去。
这紫金色的气流,便是这枚神通果的精气,里面蕴含了昊天神皇的神之力,生命之力,法则之力,以及世界之力。
当这一股庞大的精气冲入秦天体的时候,他似乎可以听到亿万烈马奔腾的声音,从他的体里面传达了出来。
秦天的体,开始膨胀了起来,不断地膨胀。
每一块肌,焕发出了光泽,如金刚一般,充满了力量,每一寸肌肤,都开始充塞了一种空间的力量。
在这一刻,秦天就像是开窍了一样,体的每一寸血,都在汲取着虚空中的空间之力。
事实上,对于修士而言,只要踏入界王境,凝练自世界,便可以初步运用空间的力量,如进行空间穿梭等。
但并不意味着就领悟了空间的法则力量,如昊天神皇,他利用撕裂空间来进行挪移,但是却很难cāo)控空间的力量化作神通去对敌。
可以说,但跟洛音仙姑相比起来,在这方面,昊天神皇就像是一个小孩子面对一个成年壮汉。
想要凝练自世界之力,第一步所需要的,便是要汲取空间的力量,然后再产生质变,转化为世界之力。
空间的力量,此时终于是展现在秦天面前了。
即便是他踏入了造物境之后,秦天看空间,也只能如水中的鱼看岸上的人一样,模模糊糊的,扭曲无比。
但此时不同了。
他看向空间,层层叠叠的空间,便无比清晰地展现在了他的视野中,再也没有阻碍。
咫尺天涯,说的便是这个了。
这就意味着,只要他踏入界王境,便可以如之前昊天神皇那样,可以直接撕裂空间进行挪移了。
随着这枚紫金色神通越来越多被秦天吸收,里面所蕴含的世界之力,也开始融入了秦天的体之中。
秦天的体,力量顷刻间便从造物境中期,飙升到了后期,然后再到巅峰。
同时,伴随着这些世界之力被秦天吸收,他能感觉到,自己对于五行法则,切割法则以及吞噬法则更加明悟了,可以说是产生了质的蜕变。
踏入界王境,就是对天地本源的一种领悟,凝练世界之力,跟造物境是大不相同的。
造物境的修士,所领悟运用的,只算是一丝天地法则的力量而已,而到了界王境,所运用的法则力量,就不再是领域了,而是真正的法则力量,两者不可比较。
也可以说,在没有踏入界王境以前,只是算是修真,修神通。
而踏入界王境,凝练了自世界之力,对于天地法则领悟更加深刻,领悟空间力量,那才叫做真正踏上了追求天道的道路。
漫漫修行路,追求天道之路,秦天终于踏出了这一步。
何谓天道??
对于天地法则的领悟,便是天道,而天道,也就是天地宇宙中的法则。
三千法则,一切法则,构成了天道。
现在秦天,是在强行掠夺敌人的世界之力,以及对于法则力量的领悟,导致自己领悟,这是巧取豪夺。
但却正好应了那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之高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