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驾返了长安之后,未几,宫中便有旨意下来,让李广对策言兵事。
汉朝的朝议很有意思,政治制度也比较开放。理论上,所有布衣百姓都有资格向皇帝上书。朝廷中也专门有类似于后世公车署这样的机构来处理民间的意见反映。但若要是大事情,则是公卿们讨论的专类了。
像去年天子就曾下诏,说天下连续几年不丰收,不是旱就是涝,我十分担忧,这到底是什么个情况?是我行事错了,还是没有供奉鬼神,亦或是废弃了百官的奉养,兴办了太多无用之事?土地没有减少,人口也没有增多。人均耕地来算的话比古代还多,但现在却还是有很多百姓吃不饱饭,是六畜吃得太多了呢,还是从商的人太多了,还是造酒浪费了太多粮食?这里面大大小小的原因,请丞相、列侯、二千石以上官员和博士仔细讨论下然后上报给我,不要隐瞒。
至于让中低级武官对策言兵事,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见。贾谊可以论兵,晁错可以论兵,但像李广这样的武官,在大家心里,是没有资格的。事实上也是如此,消息传开之后,一片哗然。郎中令麾下的一个小小骑郎将罢了,何德何能让天子青眼有加?
再一打听,哦,春猎之上以一己之力格毙猛虎,救了太子与梁王。于是大家就恍然大悟、心照不宣起来。这是皇家对壮士的奖赏。左右不过是一勇猛匹夫罢了,能说出个什么有用的东西来不成。世代将门又怎样,其先祖李信不也是大言不惭,然后一败涂地,损兵折将,最后逼得秦始皇只能请老将出马。李信如此,其后辈子孙又能够强到哪里去。不少人甚至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等着李广出丑。
李广接到旨意之后,心中不禁大喜。汉匈之战已经过去了数年。他这几年,在长安城中当差。在陇西乡亲和旁人眼里看来,已经是不得了的升迁速度了。但是李广却觉得这是在蹉跎岁月。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自己年轻力壮、精力旺盛的时候不大干一场,难道要真的到五六十了还要征战沙场?那会的自己应该是功成名就,回家退休享福才对!
而且,李广把家具、马蹄铁和红糖、白糖提前给鼓捣出来之后,汉朝的实力比起原本历史上来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别的不说,从自己家里的账本数据就知道,皇室和朝廷在家具和制糖上面,起码是赚得盆满钵满的。
在有足够的财力支撑下,与匈奴人全面开战或许不行,但足够支撑起一、两场局部战争了。
李广决定,要想尽一切办法鼓动天子与大臣们认可他的想法。要让朝廷上下认可这场战争。那么前提有几点。一是要速战速决。不能把袭击战打拖延战。这样朝廷财政吃不消。二是战略目标一定要非常清晰,要让朝廷上下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磨拳擦掌的李广在书房里转来转去走了几圈,猛的走到了地图跟前,把目光投向了一块地方。然后用拳头狠狠朝它一砸,目光坚毅、热切的道:“就是它了!”
四月,李广上疏言汉匈兵事。天子阅览之后深受震动,于是召丞相张苍、御史大夫申屠嘉等公卿入殿中议事。
汉高功臣,逐渐凋零。张苍和申屠嘉这会已经是为数不多的元勋老臣了。两人都是带兵打过仗的。申屠嘉更是从一介小兵开始追随刘邦。两位大佬看过李广的文章,然后把目光一抬,就落到了地图上。这一下,就再也移不开了。
黄河自陇西、北地蜿蜒而上,绕过这片富饶的草地,形成了一个“几”字形,然后掉头直下,入司隶,再折向东方,一路奔腾咆哮着入海。这个“几”字形所环绕的地盘,在秦朝时被称为河南地,后世称为河套地区。没错,就是有着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
这里以前是北狄人的地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拓土无数,把中原华夏文明的火种带到了阴山山脉,并在这里设置了云中郡。始皇帝横扫六合,一统中原之后,派大将蒙恬率十万铁军北上,逐走匈奴,迁徙数万户到这里屯田、戍边,并设置九原、云中两郡。
只可惜好景不长,强大辉煌的秦朝二世而亡,诸侯们忙着逐鹿天下,把这里给遗忘了。于是匈奴人又趁隙而来,重新把这块肥美之地给占据了。这一占,就是好几十年。
当年汉太祖刘邦也是雄心万丈,想学秦始皇把匈奴人给驱赶走,奈何白马之围之后,形势急剧直下,意识到差距之后,汉朝不得已只好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来安抚北方草原之上越来越强大的邻居匈奴人。自此年复一年,不敢再引颈北望。河套彻底成为了匈奴人的牧场。
后世要到汉武大帝登基之后,发动汉匈全面战争之后,于元朔二年(西元前127年)遣卫青、李息出兵,这才收复了河套,并在此设置朔方、五原郡。
现在李广提出来,先在河套地区打一仗,收复河套故土,在这里筑城、迁民、驻军,把大汉帝国的边境线推到大河一线来。
这个设想,不由得天子与大臣们不心动。
好处太多了。
河套地区素来以水草丰美、土地肥沃而著称。这里不但是天然的马场,还是天然的耕作之地。夺了河套,汉朝在这里能养多少马?能开辟多少田地养活多少人?
而且让天子与大臣们更为心动的原因是夺了河套以后,从此匈奴人再想长驱直入、叩关震慑长安就没那么容易了。
大汉帝国的边境线会北移数百里,河套的驻军会对匈奴人行成极大的威胁。让他们不敢随意越过边界而轻举妄动。从此长安城中的公卿百姓们,真的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光这一项,大家就觉得非常划算了。心中纷纷替李广叫好。此子眼光绝佳,假以时日,绝对是大汉朝的掣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其实并不是李广有多高明。河套的重要性,稍微有点见识的人谁不知道?随便找个读书人估计也能给你讲出个一二三四来。但这几十年来,汉朝一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总想着被动防御、息事宁人。谁又会想到主动出击,去夺取河套了?
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样,不点不破,一说出来之后,大家都是恍然大悟,哦,原来还可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