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六百一十五章 运河规划

作品:皇宋锦绣|作者:十年残梦|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02-29 18:36:52|下载:皇宋锦绣TXT下载
听书 - 皇宋锦绣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专属型港口,这也是后世,大型企业的发展方向,比如说,在21世纪,大型钢铁集团,已经从矿山附近,转向了交通发达地区,最鲜明的,就是港口已经不单单是运输和转运的集散地,甚至开始成为了工业化的基础,借助着港口方便的运输条件,以钢铁,石化,还有其他的产业,大规模的发展。

澳洲开始取代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矿产,成为了铁矿石最大的出口方,大型钢铁集团建立在港口,有天然的优势,对于一些在港口布局的钢铁集团,他们当然是有专属码头的。

同样,类似的企业,比如说,汽车厂,造船厂,等等,一些外向型,对于原材料需求,和销售,都非常高涨的企业,他们不会使用港口的公共码头,是使用专属码头,物资和产品,都通过这个专属码头来运作,这样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对于21世纪的来说,专属码头可以极大的增加效率,可是这样的在北宋行么?重要的是,未来,这个运河,几乎会集中整个定海军造船业,贸然的做出这样的调整,这对于整个定海军来说,是否有必要,会影响未来么?

好容易,通过不停的投入,在赵信全程的关怀之下的,定海军的完成了帆船的体系升级,在定海军建设了庞大的帆船船厂,现在最少上百个大小的船坞,都在挖掘的过程之中,这个时候,提出这个专属港口,肯定是有影响的。

不过,连钢铁厂和水泥厂,都介入进来,而且他们也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要专属码头,比如说,钢铁厂和水泥厂,还有其他的,可以共用一个,只要合理的划分就可以了。

这也不是不合理的要求,造船厂对于物资的要求,没有钢铁厂和水泥厂这么大,对于河道的占用,也没有那么高,在这样的前提下,一定程度的增加一些码头,还是可以的,不过这需要调整。

赵信做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可是具体建设几个港口,则需要协商,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

连赵信都亲自出面了,也同意放一个口子了,这些人也就没有再闹下去的理由了,能够做到企业负责人的位置,特别是钢铁厂和水泥厂的,他们都是人精,看到机会的话,肯定会把握,可是把握了之后,就不会在纠缠了,得到好处就撤了。

当钢铁厂和水泥厂撤走,其他的一些小厂,就没办法支撑了,他们没有人挡在前面,也都纷纷的撤退,一场因为运河而引发的风潮,就这么的平息了,头疼的事情,落到了赵信身上,他最起码要给出几个港口。

具体港口有几个,这要通过实地考察,赵信想到,这段时间,因为化工和热武器的关系,他还真的就没有到运河上面去,索性就安排了对运河的考察。

运河其实没有什么难度,定海军拥有完整的施工队伍和充沛的人力,只要按照施工的计划就可以了。

马车通过宽阔的公路,赵信从一开始,就是以相当高规格,马路最少都是8辆马车可以相对的通行的,这样的宽度,让马车的速度可以提高的很快。

运河实际上,就环绕在定海军的核心区,在进入到工厂区之后,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这是在划定了之后,赵信第一次看运河,现在的运河当然是没有水的,因为在入海口的地方,被堵住了。

整个工程已经基本上进入到了尾声,挖掘的深度,宽度,都已经到位了。

对于这个时代,甚至是对于现在的定海军来说,这个运河非常超前,甚至可以进入一战标准的战列舰,在风帆战舰时期,他可以容纳4艘风帆战舰并肩行驶。

难怪那些企业的负责人会坐不住了,这么一个庞大的运河,精心的设计,可以成为一条黄金水道,哪怕在入海口附近,它不是一个合适的深水良港,可是深入到内部,数千吨,甚至更大的船,可以直接进入到河道内部,这比天然的深水良港,更加的出色。

因为天然良港数量有限,整个世界,能够称之为天然良港的,也就那么多,因为靠近海洋,就算是到了后世,要进行施工都有些难度,几乎不太可能凭空的造出来一个深水良港,只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面进行改造。

运河,就代表着凭空的挖掘出来一个适合进入的港口,甚至这样的港口,因为深入到岛屿的内部,是天然的避风港,除非是极端恶劣的台风天气,剩下的,就算是风稍稍大一点,也没有问题。

台风,都是在赤道之内,甚至是维度线在20度之内,在北方的中国,在定海军的这个位置,是不会有台风出现的,最多就是一些大风的天气。

这个运河,已经能够解决港口的大部分的问题了的,只要稍稍拓展,这就可以兴建十几个,甚至是更多的港口,可以增加整个港口的容积率。

这么一个风水宝地,却被用于造船,这不得不是一个非常激进的想法,一些大型厂矿的负责人,比如说钢铁厂,水泥厂,他们深受运输压力的困扰,如果在沿河两岸,设立港口的,这么宽广的河道和深度,别说是现在的船只,就算是21世纪,现代化数万吨的巨轮的,也足以容纳和承受。

这对于厂子的效率的提升有多大,任何人都可以算一下。

本身,北宋的海贸,主要是以泉州,杭州为中心,在广州也有,但是不是主要。

这些天然的港口,主要就是承接来自整个东亚的海商,这个时代,北宋有大量的沿海巡防营,却没有把区域的海上运输当成重点,庞大的海洋和航线,就白白的浪费。

赵信选择了定海军作为落脚点,那么发展海洋运输就成为了最基本的东西,经过了购买,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航线。

前往北方核心地带的,必须通过海州进行周转,因为北方的河流较为的小,大一点的海船,根本无法进入,就算是800到1000料的这种,也因为黄河入海口被控制在辽国手中无法进行,除非能够在洪泽湖开凿一条跟海洋相连的运河,就如同定海河一样,这样才能够把定海军,跟北宋运河连接起来。

赵信从最开始,就对海州和洪泽湖这边,加大了投入,建设了相对比较便捷的交通,运河没办法开凿,铁路现在也不合适,但是定海军投入了一定的资金,直接给海州和淮南东路投入200万贯,专门用于修缮从海州到洪泽湖这边的官道。

官道是政府的事情,虽然在官员们看来,兴建这个官道没有太大的用处,可是有人出钱,甚至的不用他们管,只用把原来官道给指出来,让定海军进行修缮就可以了。

定海军不但扩大的官道,并且建立了完善的附属设备,这对于定海军在初期的运输,非常的有帮助,在没有水路能够通达到北宋的运河系统的前提下,借助着这一条官道,两年的时间,超过百万吨,甚至是更多的物资,通过这里,送到洪泽湖的,然后分销到北宋各地。

北方因为一条运河的限制,没办法直接进入到北宋繁忙的运河水系,可是南方却可以。

南方因为长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黄金水道,海商们在熟悉了中国的一些情况之后,以前都是停靠在广州和杭州,现在,甚至可以直接抵达江宁府。

对于这些海商们而言,这样大大节约了一些成本,毕竟,他们不熟悉北宋的情况,在泉州最多只能作为批发商,把带来的货物,通过商人进行销售。

泉州因为海港的关系,逐步的发展起来,可是本身却不是很富裕,中国的福建,一直都多山少田,本地无法支持消化掉的海商们的商品,更多的是二道贩子,把东西收下来贩卖到其他的地方。

当直接能够抵达江宁府之后,那就不一样了,江宁府历史上,就是一个大城,发展时间非常的漫长,同时以长江流域为核心的,长江流域的整个物产,都可以通过江宁来协调,包括了海商们最喜欢的丝绸茶叶瓷器。

江宁取代了原来泉州和广州的位置,成为了海商们最集中的地方,当时赵信为了运输的关系,去租借船只,也是去的江宁。

南方长江流域,大量海商的船队的出现,从定海军直接装船的海船,最少可以运输到江宁府,通过长江水道和江南密密麻麻的水网,可以通行到江南的任何地方,在运河网络的上面,甚至还能够通过运河上溯。

从这个意义上面说,运河一旦修建完成,再设置几个港口的话,对于运输会有阶段的促进作用,可是这不是定海军发展的重点。

在赵信看来,定海军已经足够的赚钱了,再加快的话,说不定,整个北宋的销售瓶颈就会到达。

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赵信会培养定海军的市场,原因就在于,北宋虽然有庞大的人口,可是人均能够掌控的资金,并不是很足够。

一般的老百姓,挣不到钱,也不知道怎么挣钱,这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赵信虽然有心提高,可是因为种种的关系,不能够轻举妄动,生怕引起了北宋的注意,现在的定海军,已经发展的不错了,有了初步的实力,可是在赵信看来,这个时间应该再延长一点。

就基本的生产,还有财富和力量掌握上面,定海军已经相当不错了,甚至毫不客气的说,以现在的军力来说,就算是北宋发现了,对于定海军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可是无法掌控的是人心。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之中,赵信一直都在培育定海军,培育这些民众对于定海军的归属感。

可惜,时间还是太短了,真的跟北宋撕破脸,双方处于战斗的状态的话,麾下的民众,到底有多少人,能够站在他的这一边。

人心是最难以掌握的,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还有做出来的,这是两个概念,真的子民们都跑光了,空有整个工厂,又有什么用。

赵信又不是超人,他不可能凭着自己的实力,孤家寡人来对抗北宋。

在赵信看来,对工人和子民们更好一点,让他们赚到更多的钱,在定海军花费更多的钱,购买各种的东西,这能够加强他们的归属感。

无恒产者无恒心,这一点说的一点没错,如果真的战争到来,对于那些只是在定海军租个房子,买了一些生活必用品的那种,他们会跟定海军站在一边么,肯定不会,反倒是那些买了房子,购买了大量的产品,花费巨大的,有可能留下来。

这些实际上,都是不好说的,面临选择的时候,更多的只是可能,只有等到少年人成长起来,这些按照定海军的教育成长起来的,其中,一些教材之中,甚至有赵信添加的私货的,这些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这些年轻人。

在年轻人长大,成年人又常年在定海军,消费了巨大资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归属感的时候,这才是适合的时候。

这种情况下,一定的压制定海军的工业,把向外销售的产品,转为升级改造,变成对内销售的市场,这才是适合的选择。

之前,赵信就有了一定的想法,现在,实地的观察运河的情况,坚定了想法,未来,在这一条运河之上,还是以造船厂为主,大量的兴建船只,然后主力的推动的定海军向海洋发展,在不被北宋发现的前提下,增加新收益和方向。

那么港口的数量,就要控制了,哪怕这一条运河,在容纳造船厂的同时,可以容纳更多的港口的前提下,赵信都不准备大规模的兴建港口,未来的港口只会兴建两个。

一个当然是以钢铁厂为主体的港口,另外一个是以水泥厂为主体的港口,不但是只有两个港口的,而且对于港口的吞吐量,也做了一定的限制,之前那些人以为,只要在运河上面兴建了港口,就可以摆脱铁路,完全通过水运,这是不行的。

保守估计,最少70%的物资和商品,同样要通过港口和铁路的转运,剩下的,才是通过这个河港直接运输。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