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四百三十五章

作品:皇宋锦绣|作者:十年残梦|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02-29 18:36:52|下载:皇宋锦绣TXT下载
听书 - 皇宋锦绣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当150文这个价格出来的时候,所有人的表情,全部都是惊呆的,这个价格,真的有些出乎意料。

弓箭的威力,来源于昂贵的价格的,一张弓看起来平常,可却是整个军队之中,最为昂贵的武器,这一点,所有的将军都知道。

150文,这是目前制式长弓的价格的,一个2米到2.4米左右的高5年生以上的榆木,就可以成为长弓的材料,看起来也不是随随便便达到的,可是跟之前的短弓的话,不知道容易了多少。

短弓的木头只是其中最为微不足道的一种材料之一,真正关键的,胶筋,等这些东西,不同的处理之下,需要的时间漫长。

木头,哪怕再怎么珍贵的木头,都不会昂贵到哪里去,可是动物的筋,胶这些东西,都是特定的做出来的,价格可就高了很多,再加上成本方面,就更加是如此了。

长弓不同,只要是处理好的木材,甚至连处理木材,也不用长时间,放几年的时间,只是一个简单的处理,然后释放应力,逐步的弯曲的,这玩意,别说是制造长弓的大师了,一些木匠,稍稍经过培训,甚至一些木匠学徒就可以。

在苗家庄的时候,赵信就是在完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面,凭借着村子之中的那些木匠,就完成了大量长弓的制作。

弓弦,更是简单,蚕丝,还是那种废掉的就可以了,找几个妇女,从中间抽出来,只要超过2米的就可使用,这对于一个蚕茧来说,哪怕是废掉的也容易的很。

就这么简单,把弓身给弯好,然后帮上弓弦,就是一把长弓的,最极限的造价,恐怕连80文都不到,在综合了各个方面,比如说,合理的工本。

枢密院不是没想过,要把价格加上去,可是一个普通木匠,一个时辰可以完成2把,甚至熟练了之后更多,总不能每张弓都给予较多的工钱么,在平衡了利润和其他方面,最终的定价是150文。

所有的将军都愣住了的,弓箭,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很多时候,农民军跟正规军之间的区别,就是缺少弓箭,制作弓箭昂贵,还相当的细致,一般在工部局,能够制作弓箭的师傅,可不是简单的师傅。

一把弓,有时候,可能要3年的时间才能够制造完成,价格上面,怕是一把软弓,半石左右的训练性弓,也最少在2贯以上,稍稍强一点的,制式的1石硬弓,最起码在5贯左右,类似的落月弓,穿云弓这样的超级强弓,每一把都在2000贯以上,那是无上的至宝。

现在,一把几乎完爆了大部分的制式弓箭的弓,它的价格,只有150位,这是开玩笑么,以前购买一把弓的,现在,可以买到20把,这对于北宋来说,是何等的提升,150文,别说是禁军,就算是厢军和边军,也可以装备的起。

不过长弓也不是没有昂贵的地方,箭要贵一点,长弓的箭,更长,更重,如果换成之前,为一把长弓配备一次战斗的箭,就要180只左右,这几乎是原来弓箭手数量的4倍以上,同时更加沉重,可能配套长弓铁,比起之前,要多出10倍。

这对于大规模装备的禁军来说,不是好消息,值得庆幸的是,赵信的出现,改变了北宋。

以前,枢密院大规模的购买的铁料,每一斤的价格是在80文,这也是一个相当稳定的价格,可是现在,按照最新的消息,枢密院采购武器的铁,价格会降低到25文左右,这就几乎有之前的三分之一,这也让长弓的箭的价格,不那么的离谱。

在认真的了解了长弓的性能和价格之后,现场的将军,纷纷要求的,第一时间进行换装。

除了,第一时间,帮助他们的队伍换装之外,还需要从西北,或者是枢密院,找出几个教官,训练他们的军队。

这些将军,都是在禁军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佼佼者,他们对于战法,对于战争形态的认识,达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程度,在他们看来,这个长弓已经彻底的改变了战争的进程,更便宜,更普及,更加强大。

禁军之中,只要是稍稍精锐一点的,全员都可以成为长弓手,因为禁军的标准,本身就是能够开一石长弓,能够打开一石长弓的,几乎必然,能够利用半石左右的长弓,而在过去,半石的弓,意味着软弱,最多能够作为训练用弓来使用,可是长弓,哪怕是半石,也是威力无穷的武器,相当于普通短弓1.5石以上,这已经不能称之为最弱的了。

除了普及全员之外,在之前看到的战报,还有500名长弓手的演练上面,他们发现,整个北宋的军事体系,都会发现变化。

看到西北之战的过程,特别是西北对铁鹞子的那一战,他们敏锐的发现,长弓把个人的能力压缩到了最低,齐射这个在短弓之中,几乎不会使用的方式,成为了长弓的标准配置。

在使用上面,不追求瞄准和散射,是齐射,着一定程度上是射程和射速的根本原因。

再怎么的精锐的弓手,在瞄准,计算之后,一箭发出的时间,也不会太快,可是长弓这样,无脑的进行射击的,明显是一个例外啊。

长弓的射速还有射程,让他不必考虑到精准性,而是覆盖性,当每一个区域都有弓箭的存在,杀伤力就高了。

想到射速和密度,这是最佳的方法,不管你怎么躲藏,就保证密度就可以了,在可怕的密度之下的,谁也逃不掉,在哪里的几率都是一样的。

覆盖攻击,对于一个区域的敌人,是整体的杀伤,单纯每一只箭命中率低了,可是整体而言,杀伤力非常的可怕,特别是在长弓高射速的前提下,弓箭手对于面积敌人的杀伤力,大大的增加。

在见识了长弓的可怕了之后,这些将军都愿意更换,这一点,被报到了贾朝昌哪里之后,贾朝昌也知道接下来,他应该怎么做了,

主导一个北方的大范围的换装,可以极大的增加北宋禁军的战斗力,韩琦在的西夏,战争了铁鹞子,可是辽国毕竟是战胜西夏的存在,特别是之后的战争的,也是在棱堡的逼迫之下,这才最终停下了进攻。

在询问过了包括狄青在内的众多将军之后,知道了只要装备长弓部队,再配合少量步人甲和重骑兵,整个北宋禁军,将拥有跟重骑兵正面对抗的能力

这是让贾朝昌所没有想到的,虽然这个正面作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充足的弓箭。

长弓需求箭的数量,比起短弓来说,起码高出了10倍以上,这对于后勤,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可是这种提升,是放在战斗力的大幅度提升,这样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对于北宋来说,特别是目前,准备在河北作战的禁军来说,应该问题不大,河北背靠着京杭大运河,最少在北宋这边,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有时间,就可以运送足够多的物资,到边关,治愈接下来,贾朝昌可没有自大到,一举攻克辽国上京,他的目的,只是在幽云十六州获得一点收益而已,一个州,甚至几个关键性的城市,就可以了。

相对于西北边关,河北这边的变化,更加值得注意,一旦取得胜利,那么震动巨大,这个功劳可以立刻,压过韩琦在西北取得的功劳。

就在贾朝昌想要宣布,研究结束,以这12个将军麾下的接近40个军,10万禁军,进行一个大规模的换装和整备的时候,狄青发现了另外一个不同,也就是在这个展示之中,没有展现的部分,棱堡。

棱堡并不是西北之战之中的重点,因为这是在境外作战,攻占灵州,依靠的是出其不意,封锁了消息,在辽国和西夏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灵州就彻底拿下了。

之后的兴庆府之战,依靠的是炸药,把城墙给干掉,也就把双方的实力,摆在了同样的一个水平线上,这种情况下,被攻占的失落,加上辽国确实在战斗力上占优,这就是西夏灭亡的根源。

棱堡真正出现在了这个战报上面,那是在后面,辽国启动十来万的大军来攻击,是在棱堡之下,签订的城下之盟。

辽国很强大,夹着灭亡西夏的士气而来,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们很难被挡下来,可是偏偏,韩琦跟他们签订了城下之盟,如果说,没有足够的力量,一捅就破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辽国或许不会威胁到什么,可是俘获一个北宋的枢密副使,这也会成为辽兴宗的赫赫战功,

可是这么一个乘兴而来的辽兴宗,却签订了合约,有些败兴而归,到底韩琦用什么抵挡,长弓?不,在狄青看来,恐怕作用更大的是棱堡。

这就让他疑惑了,棱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存在的东西,到底有什么作用。

实际上,关于棱堡,在枢密院也有记载,这同样是韩琦主要推动的事情。

可是韩琦在枢密院待的时间,并不是非常的长,他作为枢密副使,位置不低,可是在枢密院的基础并不高,特别是归于变法派一系,被变法派压的好惨之下的,好容易翻身的贾朝昌,当然非常注重,从全方面打击韩琦。

或许韩琦在的时候,要收敛一些,可是一旦韩琦去了西北,韩琦在枢密院做出的所有的努力,顿时都彻底的归零了。

在回去最后的一次会议之中,狄青专门的提到了关于棱堡的问题。

这个问题,似乎不是枢密院的重点,在战报上面写的也不详细,如果不是有一个人想起来,棱堡的最初来源,是在保州的话,狄青的这个疑问,就没有人能够解释了。

在知道了这个棱堡最初来源于保州,并且在保州兵变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狄青立刻翻阅了关于保州兵变的卷宗。

很快的,这个完整的案卷,就送过来了,虽然关系到赵信,很多东西使用了春秋笔法,可是整个战斗的过程,是写的相当的清楚的。

近万禁军的攻击,只有不足1000人的守护力量,其中八九成还是刚刚训练不足14天的农民,这就极大震动了他。

一个长弓,就彻底的改变了北宋的军事体系,一个以步人甲这样的重步兵为主力的步兵部队,很快就变成了以弓兵为主,重骑兵和重步兵,都只能够充当为战斗之中的补充,为弓兵争取到攻击的时间。

可是再怎么强悍,只是在短弓的基础上面有所加强,实际上,如果把短弓的价格降低到长弓的程度,一定程度上面,也能够复制这个战法。

棱堡就有些让人看不懂了,1000农民跟1万禁军,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力量对比,数量上是十倍,可是战斗力上面,却是一百倍。

就算是有城墙的防护,要想依靠一万普通的团练,对抗一万禁军,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更别说十倍的差距,这个难度巨大,不亚于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这个神奇的棱堡,也成为了一个更加吸引狄青的存在,单纯纸面上的东西,他还无法判断,这个棱堡,到底有多么强大,他甚至要求,去保州亲自看看。

去灵州,2000多里,哪怕快马加鞭,也需要很长时间,这也相当的劳累,可是保州距离变量,不过是700多里,在州船之下,快速的话,也是两天抵达,还不那么劳累。

贾朝昌有些生气,这都已经确定下来的东西为什么还要节外生枝,难不成,不看看这个棱堡,接下来动作就不进行了。

可是狄青还是最终说服了贾朝昌,一方面,装备10万禁军的脚步不会停歇,哪怕将来不对辽国动手,必要的禁军加强,还是应该做的,这是贾朝昌同意的一个基础。

有了基础,代表着可以心平气和的探一探,狄青很快就放出了另外一个方面,才是贾朝昌大力支持的根本,原因非常的简单,防御辽国,不让他们轻易的进入到北宋腹地。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