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李老爷子在中医界也算是名声远播,提到晋省名医火神李,知道的人无不挑起大拇指,赞叹一声年高有德。
如今大家都被墨非所谈论的中医理论所吸引,一些个在中医上卓有建树的大家甚至一边听墨非讲述,一边默默在心中对这些理论上的东西加以比较、分析和论证。
这次的中西医研讨会,基本上已经囊括了华夏所有的国医高手,除了极个别人,有特殊原因不能赶来之外,诸多的老专家都齐齐汇聚京华城。
任何一门学科,想要取得令世人所瞩目的成就,就必须有一副谦逊严禁的治学精神,不能闭门造车,不同的医学专家之间的交流探讨必不可少。
诸多的老专家们平时散居在华夏各地,除非参加一些个学术会议之外,甚少有机会这么齐全的聚在一起。
古语有云,众人拾柴火焰高,赶上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诸人自然不能错过,接到邀请后,都早早的赶来,相互之间探讨一番平素行医时遇到的疑难之处,随说于医术上看不出明显的进步,但是也为日后的研究,扫清了一些认知上的障碍。
听闻李老爷子发问,在场的诸人都齐齐望向墨非。
医学事业是极为严禁甚至可以说是苛刻的,不容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过失。
正所谓是人命关天,杀人还是救人,本就是一线之间。
墨非闻听,微微一笑,清俊儒雅中更平添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清华气度,仿佛追溯千年,又见到了那一派烟云水汽,而又风流自赏,几近仙姿的魏晋风流。
在场众人不由得晃了晃神,细细看去,站在前台的俊逸青年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多了一分令人仰望的东西。
一束细细的光线透过一侧被微风吹起的纱帘,细碎的光斑洒落在墨非的身上,映得他这么一笑,便如同秀竹展叶,清雅非常。
那一副风轻云淡的神情,挥洒自如的气度,在这坐满闻名世界的医学专家的会场中,更显得平淡清远,如同水墨晕染的画面,令人心中瞬间变得一片平和。
与会的许多老专家看到这一幕,不禁有些微微恍惚,心中暗道:这年轻人气质干净清朗,只是这样安安静静的站在那里,便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这般风姿,卓然有翩翩君子之气度。
真不知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造就这般超然世外的飘逸与出尘。
不说诸人心中作如何想,墨非听了李可李老的话后,笑道:“师父传我医道之时,便言经络气血乃是阐释病理变化的重要依据,疏忽不得。
其内属脏腑,外联体窍,诸多病症皆可通过循经辨证,判断病位。整个中医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成型的。
在授我经络之学时,老师倾囊讲解,务求精准。诸多病症应对之法在老师早年行医时,便已经一一得以验证。
此次在来京城途中,偶遇一人突发心脏疾病,情急中,便采用掌击穴道,疏经导络,使得脏腑气血通畅,虽然没有根治,却也使得本处于垂危状态的病人得以脱险。如果当时配以针刺,一周之内,病痛便能够完全得以痊愈。
当时,张仲景张老正在现场,这才有缘得以结识他老人家,蒙老爷子赏识,有幸参与这次医学盛会。”
众人听墨非之言,齐齐望向张老,张老爷子笑着颔首道:“这个我可以证明,若非此事,我还不能结识墨小友这位华夏医学界的后起之秀哩!”
诸人闻言,俱都笑起来。既为中医界后继有人而欣喜,又为古老华夏医术得以再现而激动。
墨非等众人的声音渐渐平息,方言道:“我师从华夏道医一脉。
所谓道医,是以老子《道德经》的‘道’为基本理论和核心内容,以形神兼治为手段,在以医传教的宗教活动和追求长生成仙的修炼过程中,通过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知和体悟,形成的一套具有宗教色彩的心身医学体系。
既是道医,自然要修身修真,炼命修性,在行医救人的过程中,堪破悟道得慧之路,这乃道医之宗旨。
如今道医隐没,世人多以为奇,更有人言此乃神鬼之说,荒谬之言,不足与之论。
其实不言,道家养道修真之学由来已久,乃古今有道之士探索人体生命秘密而形成的经验成果。
通过自身内丹心法的修持,内景反观,了解人体经络气血、周身之秘,在行医之时,以真气引导,顺应天道自然,使得人体阴阳平衡,在佐以其他医道疗法,自然疾病消除。”
道医?
诸人听墨非之言,无不惊诧。
在场的无不是成名已久的中医专家,对于道医之说自是不陌生,只是道医多是黄冠道人,而其自身又多了一分宗教色彩,所以了解之人并不多。
虽说各地宫观偶有行医道人,但是以医术高超闻名,并为世人所知的,也不过一二人而已,此中最负盛名的便是京华城白云观的老观主郭道真郭老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