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186.第186章 六朝古都

作品:明末英雄|作者:女侠独孤雯|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04-29 19:21:28|下载:明末英雄TXT下载
听书 - 明末英雄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平民百姓中很早就有南北京的说法,张家新军中也时常这样称呼,这至少比应天、顺天之类更不容易引起歧义或者给人以这座城市是很不重要的府城一般。

力量有很大发展的张海等人所统帅的队伍自从青州决战后就再也不像以往一样如同黑暗中潜行的流寇一般作战了。早在丹徒登陆之前就派了不少人以为数不多的马匹前往南京等地侦察。

新朝军队中很多人原本世代都是习惯了风气保守的北方农业时代社会的人,大一些的市镇也很少见到过。但自从出武安之后连克东昌、济南、青州让不少人大开眼界,虽然张海并不觉得如何,但在不少战士们的眼中那些山东运河沿线的大城之繁华却是以前原本难以想象的。

扬州之战则是第一次面对几十万人口规模和拥有几十里城墙的“一线城市”,不仅仅是富裕,不少平民百姓都如同队伍里的老兵一样识字知史也是让战士们颇为惊讶的。

幸好身为张海弟子的连排群及以上军官们都是自幼接受张海言传身教的人,才没有觉得这些如何希奇。没有给队伍上的政治工作带来太多的问题。

而南京给人的印象则是完全超出这时代哪怕不少乡里读书人城市的概念,从外面来查探,这南京外城虽然并不算高大,但是竟然让分头侦察的人上午出发日落之后才在指定地点的江面附近汇合。平均每个人都数出了十来座城门,核实的时候才明确是十八座包括栅栏门、江东门、大驯象门、小驯象门、大安德门、小安德门、凤台门、夹岗门、上方门、高桥门、沧波门、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外金川门。

“这么多城门、这么漫长而底矮的城墙,简直就是为攻城方准备的,敌人要部署多少兵力才能守的过来?难不成动员里面不知有几何的男女老幼来守城?”

“看来这一仗未必难打,只是这么大的城市,我们过江的这些兵力能有效的控制起城头么?”

“别看似乎有山,这里面一定还有内城,内城绝不会如此漫长而底矮,就如临清或扬州那些地方一样。”

挑选出来负责侦察打探的战士自然想到了任务的要求,更多从军事角度来。

也有负责经济领域的多组情报员了解到了其他一些有关江南的信息。

苏州、杭州、南京曾经是江南一带名声不相上下的大城,究竟谁是天下第一城?如果定义拥有做为军事意义上主防线城墙内的城市人口,那么似乎唐时的长安都要比这南京内城大上许多。苏杭一带的本质上更像是人口益出郊区不少的“城市圈”而难以对城区的范围有效界定,虽然这两座城的本身也不算小。

而如果定义拥有城门来定义范围并且内部拥有明确占主流农业脱产人口为城市,那么此时的南京则毫无疑问算的上是天下第一大城,仅仅从这外城的面积按一般经验的推算人口就多达二三百万之间,甚至要明显的胜出此时北方的京师许多。

在镇江大致得到消息的时候,张海就暗自庆幸昨天夜里做出的大致决定是理性的,如果要按出发之前预想的那样把整个江南东部核心地带经济圈内的大户像临清与扬州那样的全部北移?以朱元璋式的铁碗不是不可能做到,可那样势必费时很多,必然要耽误队伍大量的扩军训练时间。即便要彻底清理整顿这些核心地带内的人口也并不是现在。

就在张海所率领的三个营群九个连群六千多人的新军主力向百里之外的南京展开急行的时候,此时南京城内早已闻到风声的外城市民们恐慌躁动起来,不少住在外城有门路的富商士绅纷纷从外城各城们出逃。可虽然外城并不算高大好歹也算是道有城门并且连成一线的城墙,并不是驻在外城内的所有人都有这样的门路,更多的人携带着行李与车马蜂拥般的向高达而坚固的南京内城涌入

虽然南京城内的人经过明初以来的多年繁衍已经显得颇为拥挤,但对于这些从外城涌入城内的人主管南京事物的南京兵部尚书李春烨并没有像很多平庸的守城之将那样一概拒之门外,而是要求只允许携带足够钱粮乃至南京一带口音的青壮入城,而且这些青壮前来入城报名的时候却必须有做为家人的老弱妇孺予以简单证明。这样一来就最大限度的遏止了敌方携带武装的坐探大规模入城的可能性,又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外城城的人力财力来巩固南京内城的城防。

“这南京城不比夕日的长安乃至现在的京师等地,城墙七十余里而城内的人口却仅百万有余而已。想那扬州城也不缺兵力人力还是终为贼所破,缺乏足够的人力用于守城恐怕是其中的关键。”李春烨并不是扬州知府刘铎那样还算有些士大夫的信仰与责任的能官。

同时,并非士人家庭出身中年才中举步入仕途的他,在大多数同僚乃至百姓眼中也仅仅是一个没有多少野望偶有官场上常见的敛财之能的庸官而已。仅仅是以为曾是当年南宋初年主张抗金的李纲后人并且受到天启的赏识,也是东林党人之中起初表现激烈但很快就软下来投靠的一个人,才得已获得南京兵部尚书这样看起来十分显赫的职务。

但即便如此,在危急之时也显得比留守南京的魏国公徐家后人显得有胆色的多,至少不是风闻强敌来临就想逃。

如同在朝中党争之时对待阉党曾经的表现那样,他还想在最一开始表现做戏一把。尽管事前没有多少准备,城头连象样的城头工事也没有,也要以他能够想到的一切手段搏一把。

留守南京分封的魏国公虽然是明初大将徐达后人,靖难之时的许多事带来的祖训要求乃至环境影响之下也是个不敢表达多少野望更不敢积累民望的人。虽然本意是对抵御这伙风传中如凶神一般的强寇没有任何把握,但还是低调的赞同了李春烨等人的看法。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