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形势突变
次日天刚亮, 明德门的守军便发现了情况异常,长安城五里外出现了一支军队,有数万人之多,气势恢宏,旌旗铺天盖地,在一杆紫色大旗上,绣着两个斗大的黑色大字‘安西’,这是安西大军到了,明德门守军不敢开门,飞奔去向南军主帅孟云禀报。
孟云急上城楼探望,他见安西军皆为骑兵,黑甲长戟,刀箭如林,在城外的原野上杀气奔腾,他心中一阵胆寒,当初他背叛李庆安,心中一直惶惶难安,现在李庆安率大军到来,使他想起了当初李庆安的命令,取他人头来换取安西出兵,更加令他害怕,他立刻下令道:“没有我的命令,城门谁也不准开!”
他随即飞奔下城,向李亨汇报去了。
此时不仅城外安西军大军开至,长安城内也出现盛况,由八千太学生组成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出在朱雀大街上,最前面是一百余名朝臣,由前户部尚书张筠率领,包括被李豫提拔的国子监祭酒颜真卿、太常寺卿张垍、礼部侍郎韦见素等重臣,他们秩序井然,队伍缓慢地向朱雀门方向开去。
在队伍的最前方,一幅五丈高的横幅上写着,‘拥立太子即位!’这是颜真卿的手书。
这个消息轰动了长安城,无数民众奔跑出来夹道观望,张筠振臂高呼:“反对太上皇即位,拥立太子!”
近一万士子齐声高喊:“反对太上皇即位,拥立太子!”
声势极为浩大,在中途,现任户部尚书裴旻、太子詹事独孤浩然、京兆少尹崔光远等二十余名官员,以及退仕的裴宽、张介然、盖嘉运等老臣也加入了队伍,在张筠和裴旻两个大唐重臣的引领下,不断有中下级官员、外地在京的官员也加入了队伍,行程至一半时,已有上千官员出现在队伍中,他们皆是一致口号:反对太上皇即位,拥立太子!
队伍中,一幅巨大的、请求拥立太子的联名锦缎书不断在队伍中传送,为首签名是虞乡县公张筠,其次是户部尚书裴旻,在两个斗大的名字下面,则是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小名字。
太学生和官员的游行轰动了长安城,这使得王珙等百官提出了太上皇即位的倡议显得软弱而苍白,这时,一直保持沉默的羽林军和万骑营在万骑营将军安抱玉的率领下,将宫城和皇城全部关闭,不准南军进入宫城,安抱玉明确提出了主张:新皇册立当由政事堂与皇后共商确立,任何人不得越权废立。
形势在第二天骤然发生了变化,本来满怀信心的李亨在汹涌的民意和官意面前沉默了,尤其李庆安陈兵长安城外,李亨更不敢轻举妄动,更不敢强行镇压,驱赶游行的太学生。
雍王府内, 李亨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中充满了沮丧和后悔,他天不亮便起来了,心怀激动地期待那一刻的到来,但他没有等到王珙等大臣的第二次请上位,却等到了安西大军的兵临城下,和一万人的大游行,使李亨的野心遭到了极大的挫折,此时他很后悔,昨天不该听王珙之言礼让三次,他应该趁李庆安的军队未到便直接上位,让生米做成熟饭,可现在,他悔之晚矣。
一名下人在门口禀报道:“王爷,令狐先生到了!”
李亨连忙道:“快快请他进来。”
李亨对令狐飞印象深刻,他的谋略和见识都明显要超过王珙,在今天情况突变之时,李亨想到的不是王珙,而是这个令狐飞。
令狐飞可以说是政事堂中最没有背景和资历的一人,他原本是一名没有通过吏部考的进士,一直在蜀中给人做幕僚,默默无闻,后来鲜于仲通将他介绍给了正倒霉的杨国忠,杨国忠得到了他的辅佐,便一步步向上爬,最终爬到了右相国之位,而作为报答,杨国忠也大力提拔了令狐飞,做到了户部侍郎,或许是李隆基也想给杨国忠找一个得力的助手,便破格提拔令狐飞为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跻身政事堂。
李亨一直都不太注意这个人,但自从上次杨国忠成功说服李承宏兄弟后,李亨便开始对令狐飞刮目相看,他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个极为难得谋略型人才,他决心将此人揽为自己的亲信。
片刻,令狐飞在一名家人的带领下匆匆走进了李亨的书房,令狐飞上前两步,躬身行礼道:“卑职参见太上皇。”
“令狐使君不用客气,快快请坐!”
李亨语气亲热地请他坐了下来,又命人上了好茶,尽管李亨心中着急,但他表面上依然平静如初,看不出半点焦虑的神情,让令狐飞不禁暗暗赞叹,果然姜是老的辣,沉得住气啊!
“不知太上皇让卑职过来,是否为长安的乱局?”倒是令狐飞忍不住先问了。
李亨点点头,叹了口气道:“长安局势骤变,我也有些不知所措,所以把使君请来,商谈一下当前的局势和对策。”
令狐飞微微一笑道:“卑职今天在朱雀大街上看了一会儿,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不妨给太上皇说一说。”
李亨知道令狐飞必然言之有物,便立刻道:“使君请说!”
令狐飞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又沉吟了片刻,这才缓缓道:“游行是从明德门附近的安义坊开始,刚开始是张筠牵头,所有参加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张党,张筠是大唐文坛领袖,又是前任国子监祭酒,在太学生中很有威望,所以他能很容易召集八千太学生,至于国子监祭酒颜真卿,我倒觉得他是有点被迫而来,怕太学生们过分闹事,从安义坊出发,这明显是刻意找的出发点,但在兰陵坊时,裴旻又率领大群官员和退仕重臣们参加了队伍,太上皇想到了什么?”
“你是说裴旻?”李亨愕然,“他不是被软禁在府中吗?怎么出来了?”
“太上皇还不知道吗?听说裴旻昨夜被人救走,死了二十几个南军士兵,十之八九是李庆安的探子所为。”
这件事李亨确实不知道,孟云压根就没有向他汇报,李亨心中一阵恼火,这个孟云现在就开始欺瞒他了吗?
令狐飞见有些走题,他连忙道:“太上皇,其实裴旻逃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参加了张筠的游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李亨略一沉吟,便道:“难道是他们事先有了勾结?”
令狐飞笑道:“正是如此,张筠从来都是支持蜀王和先帝,今天却突然转了性子,居然支持太子,他不怕先帝怪他是墙头草吗?”
“张筠一向都是墙头草,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不!不完全是这样。”
令狐飞解释道:“无利不起早,如果没有切实到手的利益,张筠会为一个年少的太子不惜得罪先帝和蜀王吗?”
这句话忽然让李亨惊醒了,他联想到裴旻半路加入队伍,这才恍然大悟,道:“难道张筠和李庆安已经暗中达成了条件?”
令狐飞点点头,“应该是这样,否则,李庆安不会这么鲁莽地屯兵长安城外五里处,他明显是在为张筠押阵。”
说到这,令狐飞又笑道:“还有一个有趣的情形,队伍行至崇业坊时,我见兵部右侍郎吉温也参加了队伍,安禄山居然也支持太子即位,这明显是有点投靠朝廷的意思了。”
李亨心乱如麻,他此刻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了,他微微叹息一声,又道:“我现在心中很乱,我很想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希望先生能提供给我一个有益的建议。”
令狐飞也明显感到了李亨对自己的倚重,他也知道,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杨国忠已经衰败,不值得他托付,那么李亨的这棵大树,极可能就是他将来的依靠了,这个机会,他无论如何要抓住,令狐飞沉思了片刻,便道:“如果太上皇退而求其次,做监国摄政王,不知太上皇是否能接受?”
李亨无奈,只得恨恨道:“我当然不愿意退让,如果不得不退让,那我也没有办法。”
令狐飞苦笑一声道:“不是太上皇愿不愿意的问题,眼下的情形,太上皇只能让步,而且要尽快,一旦李庆安提出无须监国,以政事堂为辅宰,太后暂代国事,太上皇恐怕连监国之位也拿不到了,而且臣听说郭子仪也有支持太子即位的意思,真的打起来,太上皇以为凭哥舒翰和孟云的军队,能战胜李庆安和郭子仪的联军吗?而且还有汉中的剑南军虎视一旁,如果被剑南军所趁,李庆安可以退回安西,郭子仪可以退回朔方,那太上皇可以退到哪里去?”
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李亨这才想起,还有他的父皇李隆基在一旁等待机会,如果自己和李庆安两败俱伤,真的就是便宜了父皇,强大的民意和李庆安的高压,终于使李亨意识到,他登基为皇确实不太现实,他终于被迫让步了。
“那好吧!实在不行,我同意出任监国摄政王。”
“回禀太上皇,光口头让步还不行,卑职以为,这中间的关键还是在李庆安的手上,李庆安肯不肯让太上皇为监国摄政王还是一个变数,所以卑职建议,在太上皇让步之前,最好和李庆安亲自谈一谈。”
“你是说,让我亲自去和李庆安谈?”
“是的!有的事情面对面坐下来谈一谈,或许比彼此间的猜忌要好得多,毕竟李庆安也不愿意先帝登基,这就是你们的共同点,太上皇亲自去,效果会好得多。”
李亨背着手走了几步,他终于点了点头,“好吧!我去和他谈,请先生也陪同我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