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球陆地上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疏松表层。
矿物:是指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的元素或化合物。
岩石:一种或几种矿物的天然集合体。
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富铝化作用: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矿物被彻底的分解,盐基和硅酸不断被淋溶,而含水Al2O3和含水Fe2O3的胶体矿物在母质中相对富集。
硅铝铁率(Saf值):土体或粘粒部分中SiO2的分子数与R2O3(Al2O3 Fe2O3)的分子数的比率。
土壤剖面: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
土壤水平地带性:土壤在水平方向上随生物气候带而演替的规律性。
土壤垂直地带性:土壤随地势的增高而呈现演替分布的规律性。
土体构造:土壤发生层有规律的组合,有序的排列状况。
土壤质地:按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相对含量的组成而区分的粗细度。
土壤容重: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粒间孔隙的容积)土壤体的干重。
矿质化作用: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同时释放热量,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养分和能量。
腐殖化作用:动、植、微生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通过生化和化学作用形成腐殖质的过程。
腐殖化系数:单位质量的有机物料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下的量占施入量的比例。
C/N比:土壤中或有机物中有机碳(C)量与总氮(N)量之比。
矿化率:每年因矿化作用而消损的有机质量与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氨化作用:土壤中的有机氮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步分解产生氨的作用
硝化作用:指氨或铵盐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氧化生成硝态氮的作用
土壤吸附性能:指土壤能吸收和保持土壤溶液中的分子、离子、悬浮颗粒、气体以及微生物的性能。
土壤胶体:颗粒直径为1~100nm的分散质分散到土壤中形成的多相系统。
永久电荷:由黏粒矿物晶层内的同晶替代所产生的电荷。
永久负电荷:低价阳离子替代高价阳离子的同晶替代产生的电荷
可变电荷:由胶体表面分子或原子团解离所产生的电荷,其数量和性质随土壤溶液pH的变化而改变。
阳离子交换量(CEC):当土壤溶液pH值一定时,土壤所含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
盐基饱和度(BS):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存在的H 表现出来的酸度。
潜性酸: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 、Al3 所引起的酸度。
土壤缓冲性能:当在土壤中加入酸或碱时,土壤的酸碱性能并不因此而产生剧烈变化的性能。
阳离子交换能力:一种阳离子将胶体上另一种阳离子交换出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