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没有进场资格
杨立民一行人到达的时候,已经是11月18日了,交流会已经开了四天,今天已经是第五天了,不过外贸厅已经做了安排,他们的样品已经摆上了展台,有外贸厅的同志帮他们推销。但是,纵然如此,他们还是不放心,见面之后寒暄几句,就马上问到了自己产品的展览情况。
何向阳有些遗憾的摇摇头道“看的人有,签单的倒是没有!”
听到这话,杨立民的眉头微微一皱,不过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继续问道“那有询价的人吗?”
何向阳摇摇头,此刻,杨立民的眉头已经皱的紧紧的了,这有些不太正常。
杨立民对自己的产品极为自信,自己设计是什么水种他很清楚,而世界目前的水准又是什么情况,他也很清楚,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自己的产品绝对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产品,因为自己的人没来,没有签单很正常,但是连询价的人都没有,那就奇怪了,他有些不太相信何向阳的话了。
不过,马上他又觉得不太可能,因为单单凭何向阳和梁永成的私交就不会故意糊弄自己,因此当前的情况,他还是决定明天亲自前往看过之后再说。
“何主任,我想问一下,入场的话需要什么手续?我明天想进场看看!”
从杨立民的表情里,何向阳看出了杨立民对他的不满,心里有些生气,他所说的都是实情,总不能没签单就要怪他吧?
“需要代表证,不过你们单位不属属于国营单位,按照规定,你们是不能办理代表证的。”轻咳了一声,何向阳再次说道“也就是说,你们暂时不能进场!”
“啥?不能进场?”杨立民忽然感觉被人敲了一闷棍,整个人懵懵的,似乎脑袋停止了运转一样。
他想不通,这来都来了,却不让你进厂,这就尴尬了。
好像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无数钱财,终于娶到了一位貌比天仙的媳妇,这终于拜了堂,进了洞房,
正准备办事儿,裤子都脱离,忽然发现对方来了亲戚,这难受劲,实在是让人受不了。
看到杨立民直接呆在原地,何向阳忽然有点心软了,对刚才对方都不敬的介意也消散了不少,开口安慰道“小杨啊,这是国家规定,不是某一个人能随意改变的,我也没办法。其他人也得遵守,不是针对你们一家单位。放心吧,外贸安排给你们推销的同志是非常负责任的,工作做得尽心尽力,不会有问题的,其实你们在与不在都一样的。”
既然是政策问题,杨立民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明天再想办法了,瞬间没有了聊天的心思,随便说了两句就告辞了。
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沐兰和卫鹏立刻就围了上来,询问打听到的情况。
“还没有订单,我们也进不了场!”杨立民情绪有些低落,但是还是将刚才知道一切讲的出来。
“这……”让人气愤,但是又说不出什么话来。政策这种东西,实在不是个人可以对抗的。
杨立民不希望大家都没有了斗志,还是鼓励道“这是之前的情况,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来了,我们自然就要想办法,这个社会,只要有努力,就会有回报,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也许我们会创造奇迹也说不定!”
三个人都不是懦弱的人,这稍微一提醒,马上笑了出来,沐兰也是笑道“那我们先去吃点饭吧,早点休息,明天开始好好奋斗。”
到了晚上,好不容易闲下来的各省代表们都出去逛街,看珠江夜景,也有人去附近的越秀公园散步,但是他们三个人完全没有心思,吃过饭就各自回房间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再次聚到了一起,草草吃过早饭就出门了,他们要弄清楚这个展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经过一个上午的打听,他们倒是了解到了不少情况,中午的时候,三人聚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
沐兰道“关于非国营单位人员不能进入的规定我倒是问到了,的确如此,何主任并没
有说谎!”
杨立民点点头,关于这一点,他也打听到了“这事的确不能怪何向阳。”
卫鹏说道“除了这个,我还打听到一点好消息,其实没有代表证,也可以想办法进入场内的?”
顿时三人都是眼前一亮,忙问“什么办法?”
“让场内有代表证的人把我们带进去!”卫鹏有些得意。
但是这话一出,本来还是很兴奋的杨立民和沐兰两人笑容瞬间消失。
杨立民撇撇嘴道“唉,这对我们来说完全没用,我们哪里认识什么代表啊,不然的话不是已经知道里面的真实情况了吗?哪里还用得着这么买大街的问人。”
沐兰也沉默了下来,然后拿出一个小本子看了一下,马上惊喜起来“哎呀,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一个消息忘了告诉你们了。展厅两边的两条街你们去过吗?”
上午三人都在等静妹妹的班上打听消息,哪里有什么先是去两边的街道上逛街。
沐兰这两人都是摇头,于是再次说道“那两条街上,同样摆满了样品,摆摊的人很多,其实都是各省的代表,尤其是那些非国有企业的参展单位。”
杨立民眼睛瞬间亮了“你是说,那些外国客商也会去那两条街上逛是吗?”
见沐兰点头,杨立民也顿时高兴了起来,再次问道“那他们是怎么谈起生意的?又是怎么交易的?”
沐兰继续回答道“其实也挺简单的,就是在这里放摆放几个样品吸引外国客商,只要对方感兴趣,就可以见进一步了解,比如说约个地方一起吃饭,边吃边聊;或者是问清楚对方住的酒店房间,然后晚上再去拜访,甚至还有死缠烂打的,反正各种乱七八糟的办法都有,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
杨立民听明白了,这事他知道,上辈子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一个帖子讲过这个情形,这种办法基本都是江浙一带的最早期的民营企业为了正外汇想出来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