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辕门射戟的典故:公元196年(建安元年),袁术派大将纪灵带领步骑共三万多人马征讨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援。于是领步兵千人、骑兵二百,飞速赶往小沛。纪灵等人听说吕布前来援救刘备,只好收兵,不敢轻举妄动。
吕布在离小沛西南一里的地方扎下营寨,派卫士去请纪灵等将领,纪灵等人也请吕布一起饮酒。约定辕门射戟,如射中小枝则双方退兵。吕布引弓向戟射出一箭,正中小枝!诸将大为震惊,夸赞说:“将军您真是有天神般的威力呀!”双方各自回兵。
吕布的辕门射戟看似救了刘备,实则也为自保
无论是从正史的记载还是在《演义》中的描写,纪灵的退兵都是因为此次辕门射戟,难道纪灵真的是因为吕布的神威而怂了?
小编认为这只是原因中的很小一部分,我们今天借此来简单分析一下当时徐州这个四战之地的形势以及袁术退兵的分析:
一,袁术阵营的周边环境
当时袁术最有机会的突破口在徐州
在190年随关东军征讨董卓之后,袁术因为与其兄袁绍闹崩,被袁绍曹操击败之后便退守九江,寿军一带,从此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此时的袁术阵营四周的情况如何?
东南:孙策,当时正率军一统江东,孙策东进的兵力还是袁术支持,所以此一路可算是友军。
西南:刘表,与袁术处于敌对状态。但因为当时主要还是联合袁绍制衡曹操,袁术这边并非主要矛盾,相对安全。
西北及正北:曹操,同样与袁术处于敌对状态。但因为袁绍北方的压力,暂时对袁术不会有太多的危胁,相对安全。
正东:刘备&吕布,由于两方的实力都较弱,这一个方向的两股势力都是吞并的主要方向。
简单看来,袁术当时的四周的局势还是比较有利的,徐州此时由于陶谦的过世属于四周诸侯中最弱的一方,也正是趁虚而入的好时机。这也是袁术选择在徐州多次动兵的主要动机。
二,为何进攻刘备而不是吕布?
吕布夜袭下邳几乎把刘备逼到绝路
我们看到,此次纪灵出征的对象是刘备。但此时的徐州已经在吕布手中,刘备仅仅是在小沛驻军而已。那为何袁术不进攻吕布呢?
我们把时钟拨回一年前,袁术曾怂恿吕布发动了夜袭下邳事件:
兴平二年(195年),袁术率军攻打徐州,与刘备相持于盱眙、淮阴。相持一个月,双方互有胜败。[15]袁术写信给吕布,许诺送上二十万斛大米,诱使其袭击下邳。于是吕布水陆东下,当时张飞与曹豹相争,下邳城内大乱,丹阳兵选择打开城门迎吕布进城。也就这样,吕布一战成为徐州之主。此时,刘备为袁术所败逃往海西,饥饿疲惫,向吕布投降。吕布又恼火袁术不再运粮来,就接受了刘备的投降,并让刘备担任豫州刺史,派他驻守小沛,成为徐州的的一支援军。
我们可以看到,吕布此时可谓是袁术的盟友。双方虽然利益不一致,但仍因为西北方向的曹操暂时不愿意撕破脸皮。何况还有刘备这样一支不大不小的乱军,历史的教训袁术,不能小看了这厮。
击败刘备,一可拿下小沛成为攻打徐州的桥头堡;二可北连泰山军夹击徐州,连同江东的孙策,袁术的势力将大大增强,同时对于曹操来说也是致命的危胁。
所以,刘备所在的小沛是这一庞大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同时刘备又是最弱的一支势力,那不是他又是谁?
三,吕布为何施救于刘备?
展示肌肉,同时维护自己在徐州的统治是吕布的最重要目的
对于吕布来说,袁术对于徐州的渴望是心中有数的。前一年的合作是因为他作客徐州。如今他作为徐州之主,自然不希望袁术有机会染指。
刘备所在的小沛作为徐州的桥头堡,有着徐州门户的重大意义。同时一旦袁术占领小沛则可北连泰山,那吕布的徐州必然面临多线作战的窘境。
所以,刘备必须保,至少小沛必须保住!
四,辕门射戟后纪灵为何同意退兵?
此时的袁术正在为称帝准备
理由其实非常简单,一共有以下2点:
1,纪灵当时的兵力不足以同时向吕布与刘备开战!
当时纪灵带兵约3万,刘备与吕布两方兵力相加至少也有1万出头。如果纪灵不同意退兵,那势必将面对刘备与吕布的联军。在古代的夺城战中,进攻方由于地利的因素势必会有着较大的损失。何况对手还有一个“飞将军”吕布!纪灵此时选择退兵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2,袁术此时也没必要与吕布翻脸!
乱世之中,只要不犯原则性问题,谁都可能是敌人;同时谁都可能是朋友。何况一年前双方还有一次比较愉快的合作。当时袁术已有了称帝之心,此时如果可以争取一个盟友那势必对自己即将称帝大有好处。同时袁术还有拿下徐州的B计划(几个月后袁术怂恿吕布下属郝萌发动叛乱,企图上演夜袭下邳2.0,可惜最终失败)
总体来说,当时的徐州乱局包含着袁术的野心,吕布的自保之心,刘备的无奈之情……当然,外围的曹操也对徐州有着企图,所以说徐州为四战之地真不为过。
但我们更多的看到刘备在这个局面下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相信这也是刘备日后选择离开徐州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没有实力在这片土地上只能成为其他势力的炮灰和门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