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偷袭李特
李特起兵后,军势甚盛,进驻CD少城自立建初年号;又准备渡江袭击益州刺史罗尚。罗尚聚保太城,遣使向李特求和。蜀地百姓相聚为坞,纷纷投靠李特,特于是分六郡流民于诸坞就食。太安二年(303)初,晋廷派遣宗岱、孙阜增援罗尚诸坞皆心怀贰志,罗尚派部下任叡暗中与他们联络,任又诈降李特。二月,官军准备完毕,乃进袭流民军,杀李特、李辅、李远,传首洛阳,流民军大溃,余部由李荡、李雄退保赤祖(在绵竹东)。李流接替李称,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保卫东营;李荡、李雄还保北营。同年三月,罗尚乘胜进攻李流等军,又进攻北营,遭到激烈抵抗,官军败还。李充进抵CD,罗尚闭城自守,李荡驰马追敌,中矛而死。
李特自称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大将军、大都督”,虽未称王,却“改年号建初”,标志着流民起义割据政权的正式建立。中国封建典章制度规定,只有帝王即位才能建年号或改年号。李特改年“建初”,表明对晋惠帝“太安”年号的否定,也即是对晋王朝统治权力的否定,同时宣告自已创建初的割据政权的确立。虽未有称王、称帝的形式,却实质上行使了帝王特有的权力。因此,李特领导流民起义所建割据政权,当从建初元年(公元302年)算起,而不应是史家们按李特子李雄于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僭称CD王”时起算。太安元年(公元302年),是见“成汉”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最早出现的第一个地方政权。太安中(公元302年),转使持节、南蛮校尉、荆州刺史
司马顒、颖联兵攻洛阳
长沙王司马乂自消灭齐王冏后,入掌朝柄,而河间王顒与CD王颖则在藩守。颖恃功骄奢,嫌乂在朝而不得逞其欲,遂设法除之。正值司马乂杀顒亲信李含,顒于太安二年(303)七月起兵讨乂,颖亦响应。八月,顒、颖上书不满乂所论功赏,并建议朝廷将其罢免,但遭到惠帝拒绝。顒即命张方率军七万,自函谷关东攻洛阳(今市东北);颖派陆机等将兵二十万南向洛阳。乂奉惠帝率军迎战,奔波于十三里桥、宣武场、石楼、河桥、偃师、豆田等地。九月,张方进入洛阳,大肆抢掠。直到当年十月,惠帝才还宫。
洛阳之围
太安二年(303),河间王顒、CD王颖联兵进攻洛阳(今洛阳市东北),司马乂率兵防卫,双方交战。自八月至岁末,司马颖兵逼京师,司马顒大将张方决毁洛阳城外千金堨,水碓皆涸,洛阳城内缺水,司马乂于是下令王公奴婢用手舂米供军,男子十三岁以上均从役,又发奴助兵。公私穷蹙,民众饥乏,米价暴涨,一石万钱,饥荒空前严重,首都被围,诏命所行,不出一城,形势万分危急。
宁州五苓夷反晋
太安元年(302),李特势力大盛之时,蜀地建宁(今云南曲靖)大姓李叡、毛诜起兵响应李特,其后,毛诜被南夷校尉李毅所杀,毅因功被晋廷任为宁州(今云南晋宁东)刺史。李叡后奔投至五苓夷帅于陵丞之地(约在建宁郡)。于陵丞到李毅处为叡请命,毅许诺,但李李叡来宁州后,即被毅袭杀,于陵丞大怒,太安二年(303)闰十二月,率诸夷之人进攻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