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六十九章 一次难忘的相亲

作品:象牙塔逐梦|作者:弹道无痕1|分类:综合其他|更新:2024-05-29 14:26:31|下载:象牙塔逐梦TXT下载
听书 - 象牙塔逐梦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第六十九章一次难忘的相亲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江北大学总算放寒假了,这个寒假时间近40天,时间比较长。

江北的冬天比较寒冷,天空中飘起了雪花,但寒冷的天气,丝毫阻挡不了回家的步伐。

在外面漂泊的人们,忙碌了一年,归心似箭,期盼着与家人的团聚,欢度春节。

在中国这个国度,春节是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是很重的,不管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候是春节的团聚。

不管身在何处,心系何方,回家过春节,是大多数中国人的选择。

而春运,也成为中国的一大特色,大量务工人员返乡,学生流返乡,一次春运,迁徙的人员就有好几亿人次,大多数是从城市乡镇迁徙,过完春节,迁徙的方向刚好相反。

江北大学放假后,我买了回家乡的票。能买上回家的票,那也是一种小小的幸福。

记得几年前,在江陵上大学时,每次春节回家是一件头痛的事情,车次少,票少,能买到一张回家的站票也是件幸福的事情。

2009年,各大城市已经开通了动车组列车,而且火车票实行了实名制,车票变得不是那么紧张了。

我坐在回家的的列车上,心里感慨万千,因为这是我去西部当志愿者2年以来,第一次真正回家过春节,而且时间比较长。

在昆明作为西部支援者的两年,两年春节都在单位担负应急值班,当万家灯火团圆的时候,我们正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职尽责。

为了万家灯火,我们牺牲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当你在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吃年夜饭的时候,有多少值班的人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尤其是我们的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官兵,正在为祖国站岗,保卫着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宁。

哪有什么岁月尽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总算到了家乡,江南的一个水乡,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是让我梦牵魂绕的地方。

忘不了家乡那弯弯的小河,清澈见底的河水,忘不了家乡那石拱桥,还有那依依垂柳,家乡是我们心中美好的回忆,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回到家,看到父母亲斑斑的白发,父母又苍老了好多,心里感到一阵莫名的心酸。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操劳一辈子,含辛茹苦送我们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又担心我们工作的事情,找到了工作又担心结婚成家的事情,结婚成家了又担心孩子生儿育女的事情,片刻也没有停,儿行千里母担忧。

在中国,传统的春节是比较浓重的节日。从过小年开始,宰猪,抓鱼,制豆腐,一刻也没有停过,都是围绕年夜饭来好好准备的。

年夜饭,最具有家乡味道的家宴,那是舌尖上的中国美食,每一个地方有每一个地方的特色,每一个地方有每一个地方的传统,都是匠心独造,精心准备。

从大年30下午,父母亲就开始精心的准备年夜饭了,我也在旁边打下手,看美食的制作,那也是一种享受。

在江南,年夜饭具有南方的特色,菜肴用的食材是上等的新鲜食物,加上独特的烹饪,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有几个代表的菜肴是让我想起家乡的味道。

第一个是剁椒鱼头,食材选取鲜活的大头鱼,经过精致的烹饪,制作成美味的菜肴,意味年年有余,这是每家每户必须有的一个硬菜。

第二个是东坡肉,也叫扣肉,相传是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喜欢的菜肴,为了纪念苏东坡,命名为东坡肉。

东坡肉采用新鲜的带皮土猪肉为原料,将一块肉皮用水煮熟,在肉皮上抹上甜酒发酵片刻,将肉皮放进油锅炸成黄色,把肉皮放进碗底。

然后把已经煮熟的猪肉切成一片一片的,放进碗里,中间夹着香芋,还有蜜枣,放一点红糖,上面再用一个碗盖起来,放进锅里,用小火蒸45分钟左右。

东坡肉这道菜,精华在肉皮上,金灿灿的,嫩而不腻,里面包的肉片,味道已经跟香芋、蜜枣浑然一体,甜而不腻,是一道上乘的美味佳肴。

第三个是土鸡炖豆腐,宰一只鲜活的土鸡,用煎成黄色的豆腐一起炖,鸡肉的味道渗透到豆腐里,比土鸡更好吃的是豆腐,还有那浓郁的鸡汤。

第四个是爆炒牛肉,这道菜用泡椒和花椒炒,色香味俱全,是下酒的好菜。

这是主菜,还有一些小菜和蔬菜,年夜饭一般准备8至10个菜,忙碌了一下午,到春节联欢晚会快开始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品味美味佳肴。

这是一年中最快乐和最幸福的时候,不管你走的有多远,不管你身在何方、心系何处,年夜饭的味道,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记忆。

里面包含中浓浓的乡情,深深的亲情,是父母为我们张罗的美味佳肴,是孩子们的最爱。

到了春节,就是要走亲戚,初一娘,初二丈母娘。初一是去奶奶家里拜年的,初二是去外婆家,初三之后是去其他亲戚家里。

春节期间,那乡镇里很热闹,各家各户的人都回来了,乡镇上的公路堵得水泄不通,平时比较凄凉的乡镇也变得如此热闹非凡。

相比之下,那些大城市在春节之前,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空城,尤其是北上广那些大城市,外来务工的人员都回去了,显得有些苍凉,空荡荡的。

在中国,各家的孩子,在乡村邻里从小就有一个比较。

在上学的时候,大家讨论的是谁家的孩子学习好,谁家的孩子考了好大学,然后到了谁家的孩子找了好工作,再到谁家的孩子找了个对象,到谁家的孩子生了个双胞胎。

像我这种年纪的人,亲戚和朋友们问的最多是在哪里工作?找对象了没有?

到了25岁左右,亲戚和朋友们更关心的是有没有找对象。

春节期间,也是相亲的好时节,各家各户的男娃女娃都回来了,好不容易凑到一起了。

我没有带女朋友回家,这就意味着我还没有对象,这是大家公认的。

到了初六的样子,来说媒的人就多了,都是亲戚朋友,哪家有个表妹、小妹,生的美丽,水灵灵的,是如何如何漂亮,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对相亲这个事情,我一直比较反感,所以我一直是躲起来的,但躲得了初五,躲不过初十。

“二胜,你去相个亲吧,隔壁嫂子家有个表妹,说是挺不错,人家来说了好多次了,你去看一下吧。”妈妈对我说道,一边提醒我。

我很不想去,但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一片好意,邻居的一片热情,不能辜负了。

父母都已经帮我答应了,我也不好推脱了,去看一下反正不亏,总是要走到这一步的,就当看不上算了。

那个媒婆过来了,打量了我一番,总体感觉还不错,对我说:“那个隔壁村的阿芳,今年芳龄23,大学刚毕业,身高1米65,生的漂亮,皮肤皙白,追求的人可多呢,你好好打扮一下跟我去看一下。”

宁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能相信媒婆这张嘴。这是我对媒婆的评价,可能个人有偏见。

但你不得不佩服这媒婆的口才,能把黑的说成白的,能把白的说成黑的,也是很有水平的。

既然答应了,那就准备一下,我穿上那套久违的西装,把皮鞋擦得乌黑发亮,洗了脸,梳了头,就跟媒婆出发了。

媒婆在路上对进行临场教育,有点像考试前划重点。

待人要大方,话不能多说,要适度而止,就是给人家敬烟,女同志照样要敬烟,体现对人家的尊敬。

我听了觉得有点好笑,但觉得也有道理,就铭记于心。

大约半小时车程,到了邻村。

媒婆把小姑娘约出来在一个小店见面,第一次见面是不去对方家里去的,因为怕没看上后尴尬,但小店里的人,肯定有小姑娘的七大妈、八大姑在那里观看的,等着作参考。

到了那个小店,我看到一排排的人坐在那里,就等我的出现。

这种场合,就是要皮厚脸黑不要怕,大度一点,就当他们是一个个木樟吧,就像站在台上发言的那种感觉。

我大大方方的走进去,给他们一一敬烟,并问候,他们都投来赞许的目光,感觉这个小伙子还是不错的。

我到了小店里面坐下,旁边的人也许是小姑娘的父母还是亲戚,问我一些问题,我就像面试一样一一回答,实事求是。

但是我有点纳闷了,怎么没有见到小姑娘呢?

原来是要先接受考验,人家觉得满意了,小姑娘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出现。

我正在想怎么相亲没见小姑娘的时候,一个人把小姑娘领出年来了。

“这就是阿芳,你们好好聊一下。”媒婆提醒我。

“你好,我是阿胜,很高兴见到你。”我看了小芳一眼,对她说。

“你好。”小芳冷冷的跟我打招呼。

小芳有点害羞,说完脸红到脖子。

我仔细打量了一下小芳,个子1米65左右,显得那么青涩,就像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容羞涩,羞答答的。

她身材修长,瓜子脸,一缕长发,身体有点单薄,但这是很清纯的一个女孩子,是一个刚从校门走向社会的女孩。

我对她仅有一丝好感,也没有讨厌的感觉。

我跟她聊了一些在学校和工作的事情,她有点害羞,不善谈,一下子变得冷场了。

基于礼貌,我们交换了电话号码,如果两个人都看上了就可以保持联系。

回到家里,我觉得有点好笑,被相了个亲,一点感觉也没有。

小芳也是很实在的,最后说了实话,她也跟我一样的,是被逼相亲的,自己也没想好。

谢天谢地,总算了结了,没有纠缠,不了了之。大家都是被逼的,那是我第一次相亲的经历,也是唯一的一次,回想起来还挺搞笑的,至今我还记得那个青涩的姑娘……

(本章完)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