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卷灵感源自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著名作品《蝇王》
……
秦泊瑶一直觉得自己的哥哥很奇葩,从名字到性格。
每当大人们说起他的名字时,都会提到诸如这孩子将来肯定是念书的料,学业有成,搞学术之类的话。
因为秦泊仕这个名字,头一次听还以为是对老学究的尊称什么的……
他总说自己一定要读到博士,要不然都对不起这名字,而不清楚他的外人总会以为这孩子是那种早睡早起,勤学苦读,常年累月游弋于班级甚至年级成绩排行榜前列刷存在感的学霸,三天两头往家里抱一摞证书奖状的“别人家的孩子”。
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
但是秦泊瑶作为他的妹妹,总能看见这个怪胎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家伙无论说话做事,总是带着那种好像看穿一切,一切尽在掌握的眼神,好像看你一眼就能知道你三岁不会说话四岁抢邻家小女孩棒棒糖五岁还尿床的一堆破事,不仅能看出来,还能头头是道地给你讲出来他怎么看出来的,也不知道这么点小孩那套基本演绎法是谁教他的,难不成是福尔摩斯上身?
想当初,秦泊瑶就曾被他看出暗恋幼儿园大班一个小渣男,然后被他推理出那小屁孩同时跟六个女生说过我喜欢你这四个字,然后秦泊瑶发誓这辈子绝对不和那个小渣男再说一句话。
不仅如此,他还总喜欢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张嘴“谢邀”闭嘴“以上”,那种说话的架势就像是白胡子老头上讲台做学术报告,后来她才知道,他哥是一个名为“知乎”的网站的早期成员,这说点什么不引经据典都不舒服的习惯就是从那边学来的,弄得秦泊瑶一开始对那网站都没什么好感,以为都是一群像她哥这样看书看傻了的书呆子在那自娱自乐。
当然,后来她也了解到,那网站现在整天钓鱼,扯淡,吹牛,装逼,讲段子,编故事,变成了一个老中青幼多代聚集的巨型茶话会。
简单地说,上到天体运行原理,下到地质岩层结构,古往全球通史,今来社会体制,他随便找个话题都能和你聊得头头是道,术语名词张口就来,足能把你说的一愣一愣的。等他说完,你就是那个一边给他鼓掌,一边反复想着“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刚刚听了什么”之类的人生哲学问题的傻冒。
之所以这么形容,是因为当初秦泊瑶自己就没少当那个傻冒。
从小到大,她从最开始对她哥这种学富五车的佩服,变成了烦得要死,没办法,如果你也一天到晚在他这种堪比唐僧念经的氛围中度过,而且头上又没有紧箍咒绷着,怕是早就一棍子敲死他了。秦泊瑶经常说你能活到这么大这一点足以体现我作为你妹妹的宽容与仁慈。
具体情况,你可以脑补一个戴着眼镜的少年谢尔顿,和福尔摩斯,江户川柯南的结合体,然后稍微本土化一下,基本就差不多了。
这就是秦氏兄妹俩吵吵闹闹鸡飞狗跳的童年。
如果一切就这样平淡地发展下去,他们会像别的孩子那样长大成人,然后工作,成家,平淡地过完一生,当然也许秦泊瑶的烦恼在不久的以后会变为更多人的烦恼。
那就是——快把我哥带走……
但是很遗憾,那种花好月圆皆大欢喜的美好故事总是不会如我们所愿的。
也许上天觉得这对兄妹不应就这样平凡地度过一生,于是他为二人精心挑选了属于他们的舞台,并把他们请到了巨大的幕布后,一切,从未提前和他们打过招呼。
让他们茫然无措地远离了平淡的生活,无所适从。
但是这就是生活,生命。
木心在《哥伦比亚的倒影》中写道:
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我们总要在对未来的迷茫中走向未来,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
那历史的轨迹是怎样的?
历史的轨迹在他们十二岁的那年发生了改变,或许在另一个时空中,他们与别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两样,最终都会从家庭走向学校,然后是社会,成为这个庞然大物中的两个微不足道的分子,为支撑起这个延续已久的社会结构付出平淡的一生。
而在这个时空,命运的转变突如其来地降临,没有一丝预兆。
一切从他们十二岁的某天清晨醒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