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就是首先听说这个故事的平阳公主。而她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推介卫子夫。因为卫青是“冒姓”“卫”,所以有一种很荒唐的观点,认为他是趋炎附势,看到卫子夫被皇帝看上了,就想跟着沾光。这可是一桩冤案。因为卫青如果不“冒姓”,就没有姓氏和归属。他生父的郑家从来没承认过他。生母卫媪又是女奴,应该无姓。卫青作为骑奴,无姓倒也无妨,反正他本人都是主人的一件财产。但他一旦脱离奴籍,总得有个姓,选择“冒姓”,也是实在无法可想。《史记?外戚世家》: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馀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馀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注1:《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史记?外戚世家》: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馀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馀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当时的世家、文人们一致鄙视卫青,最重要的原因应该也在于此。在两千年前的汉代,贵族的儿子是贵族,奴仆的儿子是奴仆,是整个社会的铁律。比如,李广家世代为将,司马迁家代代做太史令。只要看看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记述的传承千年的天官家世,就能明白当时社会的阶级鸿沟是多么不可逾越。而奴仆生而低贱,地位比牲畜高不了多少。卫青出身骑奴,还是个连姓氏都没资格拥有的私生子,最后却成为帝国的第二号人物,还建功立业,留名青史,这让那些血统高贵、家世清白、却只能对卫大将军的权位功业望洋兴叹的世家、文人们怎么接受得了?《汉书?西域传》: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军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汉承秦制,非功不侯。商鞅开创的军功爵赏制度,在汉代仍然被严格地执行。比如,李广一生不能封侯,就是因为对匈作战没有军功,而他唯一象样的军功是在内战七国之乱中立下的,又因为私下交通诸侯王而功过相抵。但是,汉代太后、皇后的父亲、兄弟,却可以无功封侯。注3:《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因为卫青是“冒姓”“卫”,所以有一种很荒唐的观点,认为他是趋炎附势,看到卫子夫被皇帝看上了,就想跟着沾光。这可是一桩冤案。因为卫青如果不“冒姓”,就没有姓氏和归属。他生父的郑家从来没承认过他。生母卫媪又是女奴,应该无姓。卫青作为骑奴,无姓倒也无妨,反正他本人都是主人的一件财产。但他一旦脱离奴籍,总得有个姓,选择“冒姓”,也是实在无法可想。汉代当然以从父姓为主,不过跟母亲姓,也不是不可以。可是,卫青却被《史记》明载“冒姓”。这就意味着,他既不是从父姓,也不是从母姓,这个“卫”只能是卫媪前夫的姓氏,其实与他毫无关系。让我们回到“钳徒相面”的故事。一个骑奴突然被预言封侯,谁会认为他能立下军功?大家肯定认为他是沾女人的光,偏偏这个骑奴有三个漂亮姐姐。因而,这个故事无疑可以大大抬高卫子夫的身价,有助于平阳送美女讨好汉武帝。而且,窦太后的弟弟窦广国就有为人奴仆、但自卜为侯、认亲后果然封侯的传奇故事。说不定平阳正是从舅爷爷的故事那里得到的灵感呢!王太后,槐里人,母曰臧儿。臧儿长女嫁为金王孙妇,生一女矣,而臧儿卜筮之,曰两女皆当贵。因欲奇两女,乃夺金氏。金氏怒,不肯予决,乃内之太子宫。《史记?外戚世家》: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馀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馀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注1:《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
换源:
第二章 钳徒相面 续
听书
- 一个时代的开端:建元风云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