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教育与自我文明:
教育在人类发展的作用,起着基础,也是支柱性的作用,没有了教育人类的进步就无从谈起。它所创造的开创性价值,也绝对是其它东西无可比拟的。不管是谁,你都离不开教育对你的影响。既然教育在国家的发展,个人的成长中扮演如此重要的作用,如何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这便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这个百年大计而思考。
如果我们的社会环境好,我们的自然环境好,我们的家庭环境好……孩子的成才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造就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不是为了培养几个人才。纵观人类的文明,它不是断续的,而是一种不断地继承与创新。牛顿说过:“我之所以比别人看的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文明继承一方面使人类可以站在更高的阶梯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人类的自主选择性,即自主选择与自身特点相结合,我们的遗传特性所蕴含的自然法则同样也暗示着我们必须这样做。
未来教育的主体将会从受教育者和老师,变成受教育者和图书馆;教育场变为大自然和教室,辅助者为教师。未来教育讲究自主学习下的辅助教育,即通往快乐、真理、简单、定制化、智慧的新教育。
柏拉图说:“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遵循天性,进行启蒙与熏陶,加以引导,指出原则性错误。那这种娱乐的场所应该在哪里呢?那就非大自然莫属,大自然是最好的博物馆和实验室,是一切知识的终极来源。我们的孩子可以在自然中唱歌,画画,跳舞,做游戏……让他们打开通往自己和天堂的门。
不能更好的认识自然,便也不能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所以儿童应该广博自然,这也是他们天性之所在。歌德曾说过:“艺术家既是自然的奴隶,又是自然主宰的思想。”
可看出自然于人的认知的形成有着多么大的关系。如果过早单一的灌输一些纯粹的知识性的东西,只会使孩子失去学习的热情,对自然的好奇心,而这些热情和好奇心却正是以后他们学习更深知识的动力。只有触摸到了自然外在的华衣,让孩子眼前的色彩更加的饱满,想象力更加的自由丰富,才能被自然的美所折服,进而探究它的灵魂,否则即使孩子成了人,也只有一味的幻想了;自然亦是美德的家园,在与花草树木,虫鸟鱼兽的接触中,让孩子们更加的富有爱心;自然同样是孩子强健体魄的天然场所,一个不能在自然中飞奔的孩子,又怎能翱翔这个世界?
世界的奥秘都隐藏在自然中,现实中的孩子对大自然好像已经抛弃,甚至一些城市的孩子不知小麦水稻为何物,这简直是对孩子灵魂的扼杀,如此培养出来的孩子,要么变成了自私的产物,要么他的未来没有饱满的幸福可言。
总之,孩子绝不是一只被驯养在马戏团里的郁闷动物,而应该是一个自由成长的有师长导引的快乐之人。如果在大自然的教育中,没有激发孩子任何的好奇心,并有着对自然的爱心,我们的初始教育就是失败,教育也会变成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初期教育同样需要课堂教育,在不违背原则性的条件下,对孩子强调纪律是一种抹杀。课堂教育应以自我看书,自我游戏,自我发问为主。
有人该问我们的孩子能看懂书吗?作为成人我们也许看不懂相对论这样的东西,但我们能理解我们相应层次的东西,孩子也是一样。这就需要初期教育的学校也应该有自己的图书馆,可以这么说:“在任何称之为学校的地方,没有图书馆的学校就不能称之为学校。”我们不该小看孩子,他们并不是弱不禁风,若是我们长久这么看待,他们真的就是弱不禁风。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应该在各个方面。儿童有时候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就需要大人的参与。我们的家长好像也在永远找借口推脱这种职责,这是一件棘手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然需要老人参与到这件重大的工程中来。老人所承载的经验和耐心是多么好的宝藏,是对孩子最大的礼物,但他们也有人性的一个弱点,太疼惜孩子。如果这种方式不行,就该正如希特勒所说:“妇女教育的不可动摇的目的就是养育子女。”
总之孩子需自由发展,但绝不是毫无约束的自由发展,作为监护人必须指出他们原则性的错误。
马卡连柯说:“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因此对于儿童,我们要容忍他们的弱点,发现他们的优点,要善于鼓励孩子。但是若是感化不能够使之成为一颗优苗(不是大人强迫使之成为自己认可的人才,而是出现了走向歧途的可能),暴力又何尝不能用呢?暴力是拯救一个孩子最后的良剂,非到万不得以不可用。
由以上的种种,可以看到初期教育多么的重要,那么在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下,最有才华的老师也绝不应该只是在大学中,他们应该还在幼儿园和小学这些孩子的初级教育阶段。没有良好的初期教育,其它的教育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国家应该给予教师应有的物质报酬,让他们生活有保障,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之中。同时正如卢梭所言:“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操守自己的职业道德。
每个孩子都承载着一个梦想,可悲的是等到他们走向了社会却没有了梦想。人的行为不是断续的,而是一种连续的承载。所以理想的缺失并不是他们不想成就理想,或是他们就是十足的懒汉,而是他们无法用自己的知识搭建自己的理想,如果真的就是这样,该是我们教育彻彻底底的失败。
未来,教育该是培养各行各业的领袖和出类拔萃的人物。有人曾提出中国人最大的浪费就是‘勤奋与天赋’的浪费。社会上很多人也看出了这种弊端,有人就提出了‘读书无用论’,这绝对是一种对教育神圣职责的亵渎;还有人说什么我们的孩子太累,于是就提出了一种“减负”的说法。
这简直是误民误国,于此我要大胆的驳斥:“单纯减负绝对是一种极端错误的方式,它只看到了问题带来的结果,却没有看清问题的实质。问题的实质是我们的很多学生都开始厌学,也没有自主学习的概念。真正的减负是一种“自主加负”,具体而言教育最大的成功就是应该学会如何给老师减负,让学生自主加负,并且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快乐愈加的强烈,甚至对于求知的人来说是一种无上的幸福。”
能够自主加负,便可带来心灵的愉悦感,体会到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之源对他们的心灵健康有益无害的。我从没有看见一些伟人累死过,只见过一些空虚的人,无事生非,活生生的把自己弄到了地狱。其原因就是在于真正的快乐能强健我们的身体的,而空虚的放纵只会伤害我们,这就要保证我们的初期教育绝对要打好,否则到了这个地步真的变成了一件麻烦的事情。
人不是一只贪睡的猪,而是具有一种能够独立支撑自己行为能力的快乐人,违背自然法则的行为,最终都归终于不会有太好的结果。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如何让学生们自己快乐的加负这个问题:初期教育培养的好奇心和良好习惯便是最好的导向。到了中期教育,我们的老师此刻做的就正如陶行知所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包括了小学、初中、高中这三个特定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孩子要培养他们的价值观,知道他的禀赋,培养他的兴趣,并在这些禀赋与兴趣上,取得应有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
而上面问题的钥匙便就是交给他基础的知识,让他拿着这些知识开始学会阅读,并在不断的学习中扩大他的阅读面,尝试解决童年的简单疑惑,在期间我们给予其指导和解惑。成年人似乎太不相信我们的孩子,认为失去了大人的庇护他们就会成为断翅的鸟儿,无法飞翔。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即使孩子也是,孩子幼年在大自然中磨练的坚强体格和丰富想象力,有能力完成这个看似有点挑战的事情。锻炼他们的身体,交给他们基础知识,让他们思想深刻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人天赋有时候是天生的,人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见的多了就产生了兴趣。
对于一个初中、高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完全有能力自我教育,更加应该做的是广泛阅读,甚至是用旅行让他阅读这个世界,大量的时间貌似给了他们天生的机会,而不该是一味再去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
那么怎样对待那些基础的知识呢?基础知识绝对是重要的,但基础的知识绝不是单一独立的去学习,也不是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当做基础的知识。在这里最基础的工具该是语言与计算,简单的思考与批判。基础知识是一种大量阅读,思考中需要用的工具,这种工具只有不脱离了现实才能更好的学习与利用。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正是这种必要的枷锁,使我们每个人可以和谐相处。但我们却要不断解放我们精神的枷锁,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进入中期教育的人已经不再是个孩子,如果我们一味的把他当做孩子,他真的就是孩子。我们大人能做的就是在一个广阔的范围类,发现他、引导他,让他自由的飞翔。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到了高级教育即大学以上的整个范围类,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明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时候,一个人的道已经成了,要作用于术,并使之融会贯通,并且要善于打破年少形成的习惯。而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该知道自己未来到底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有着目标的人才能更好地更加深刻的去学习,这样才能弥补初中高中的涉足不深。
如果初中高中是探知,大学该是深入领会。学校也本不该有专业之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应该根据学生的禀赋自由的组合,来决定这些名词的存在,而它们的存在也应该是动态的,包容的即没有确定专业的划分,只有人尺度的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事情都体现着合作共赢的理念。一类人集体智慧的探索,具有无穷的潜力,而我们的学校做的绝不是建造高楼大厦,应该是提供的更多的优质物质设备,招揽更多的优质老师。
在此,我们的教师也不是纯粹的老师,而是先期的领路者,是探索中一名成员。大学也就应该是博阅自然,广泛阅读后,在自审并得到人生方向后找到共同爱好后的一群志同道合人们的天堂。这些具有不同爱好的单元体,不是独立的,他们应该是有着广泛的交流,甚至在未来是一种融合。在不同思想的交融中,人的思想才能更加的开阔,人才能成为大才。人也就是只有首先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并有了驱除自身渺小的神奇魔力,才能够成就自己的伟大。
下面该说说阅读、品德、智力关系的问题。人文阅读陶冶其品德,使其思想丰富起来,科学技术培养专业,二者相互作用,不断贯通。
在人文阅读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罗曼.罗兰那幸福的甜蜜即“我感到自己好像从来没有被人这样爱过,也从来没有这样爱过别人”。美德也绝对不是孤立的,空谈的,也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一种社会环境影响下,感悟实践的结果。在我们广泛的阅读中,便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中国的道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总之,任何出自教师口中教育美德的方法,都不会有太大的成效,美德这个东西是心灵自审的结果,是社会感染并实践的结果,更是一种实践后的习惯。
每个哲学家不一定是科学家,但是每个大科学家一定是个哲学家。人文阅读带来的那种狂风暴雨似的激情又是科学技术中多么不可缺少的品质,特别是哲学甚至直接决定了其科学研究层次的高低,科学知识的学习增强了我们对自然地敬畏感,利于我们品德的形成。
社会这个天然的大熔炉,则是他们实践品德和智力广大的天地,并在个人的实践中互相影响,其整体带来的无形的社会效应就是社会环境,使得我们一代代更好的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一旦社会环境形成,我们的国家就有了希望。
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同样应该关心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不是政府的专利,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解决的。甚至一些社会问题就在我们的旁边,比如一些孤寡、残疾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能体现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品德的优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知是一件苦作舟的事情,又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人生的学校教育中,自我学习和广泛阅读思考(包括自然、社会、图书等等)绝对是最重要的事情。广泛阅读为的是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性,培养学生的大视野,让他迅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一个人不能博阅自然,博阅前人的思想,他就没有完成应有的基本教育;如果一个人在博阅了这些而没有一些改变社会的想法,他就没有深入的思考;如果一个人有改变世界的想法,但却惆怅不已,那么要么是他没有良好的品格,要么就是这个社会的土壤有了问题。
这样的新一代人,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成就的,但是说出来,引起社会的注意总是好的。如果我们不改变,那结果也就是可想而知,但是一旦我们做,每个孩子的未来就有了希望,祖国的未来就有了希望。中国的教育之所以不是很强,是因为从根都没有打好,救救我们的孩子吧。
人的使命和任务:
陶行知说:“做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但一个自认为自己很卑微的人,做一件高尚的事,那才叫作真实的人生。人生有时候真的就是在为一件事而生,即使这样的一件事却需要我们付出全部的实践。人该是独立的而非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或是一个寄生虫,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天才,每个人都是社会环境和自我选择性设计的结果。
既然每个人都是自然精美的作品,对于眼前这件精品,每个人就更该成为自己的设计师。我们的完美教育似乎已经为我们打好了基础,下面就让我们探讨这个问题。
纯粹精神的东西并不能解决人类的问题,精神的东西都只有相应的转化为背后的物质力量,才能解决人类的问题,这需要我们的智慧普遍的结出物质的结果(不管它以任何有形的形式所表现)。
一个人的成长就在于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尝试,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欢快的像个孩子一样捡到那个最美丽的贝壳。一旦我们进入了社会,我们就该真正完成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使命,去拾到这个最美丽的贝壳。
总的来说,每个人自然该结出两个果实:“一个是肉体之子,一个是精神之子。”对于一个完整的人来说,这两个是一个都不能缺少的。肉体之子是为了人类精神之子的延续,精神之子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
人一旦突破了自己,就可以无限可能。如果我们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我们的才华就会自然的就会敦促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我们没有完成自我的教育,自我的设计,我们就只会无动于衷,就会流落到庸俗里去。
试想一下,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理想,这该是多么伟大的社会进步的力量,再也没有其他任何东西能比理想更加的释放我们的潜能,也再也没有其他东西能比理想的实现使我们更加的幸福。如果你没有体会到,那是你个人教育的失败导致你现在头脑空空。
从人类的繁衍进化角度来说,一个没有经历婚姻的人就没有完全完成他的社会化,他于此点是妨碍社会的进步的(不代表他不在其它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肉体之子’也许是我们每个人最容易得到的一个果实,即使是这个看似最容易的果实,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对于‘肉体之子’,它绝不是两个随意拼客的玩笑之举,而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真挚的爱情,绝不止是**的支配,而应该更多的是建立在坚贞的理想追求之上的。如果每个人都能把以上的环节走的实实在在,这一步就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由此结出的果实就会更加的甜蜜,两个人的生活才会更加的幸福,世上也会少了那么多的出轨之举。而在我们现实的社会中,由于我们没有完成我们真正的个人教育,很多人都没有在教育中得到实现理想的能力,于是就过分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而把精神之子抛在了脑后,由此出现了一系列的个人、家庭、社会等问题。
对于‘精神之子’,从每个人存在的一种更高层次上去思考,是每个人都该享有的权利。使用这种权利不要过分纠结,心中要有一杆秤,认为对的就去做。人类的出生都是禀赋一定的大自然神圣思考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没有人是一无是处的。对于简单的个人,绝不是别人思想的附庸,而更大程度上该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秉承一定思想下独立精神、物质追求的人。这里我不是在摒弃人类的交流,人类不管是在思想还是物质追求的,都该是一种互利共赢的过程,而我所倡导的只不过是人的行为不该太动物化。这个世界既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处在不断地运动转化中。那如何实现我们的精神之子呢?这就该承接我们的教育,我们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不是只是用来维持我们的存在,而应该是用我们的存在更广泛的影响到他人,甚至这个世界。
人的精神撑起了人的肉体,肉体和精神彼此依附。人理想的实现需要的精神无非也就是自信、坚强、勇敢等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品质,而这些品质绝对不是装模作样而来,而是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然表现。每个真正有理想,并努力去实现的人,都会有此种精神的支撑。因为对他们来说,再没有其它事情更能体现他们存在的意义的。如果不去实现这些理想,他会显得极端的痛苦,甚至与死无异,如此一来这些品质对他们来说又怎能没有呢,再者说在他们广泛的阅读中,他们早被那些伟人的事迹所感染,拥有了为理想奉献一生的勇气。
伟人的实质就在于他的简单性,了了几笔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若是深究也不过是即使再小的小径,他从头走到尾,并播洒了种子供后人食取。
人类精神之子的追求,又涉及另一个问题?精神之子的追求有着苦痛的孕育过程,期间的艰辛超过女人怀胎十月百倍,如何保障精神之子不至于夭折,而我们又能生存下去,便是摆在个人、社会、政府面前的问题。
人的理想应该转化为一种社会实践的需要。
作为一个有志青年,人生是一个过程,不要在一点上看问题,要有大勇气,大智慧,大毅力,要能快速合理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或是社会现实的需要等确定自己的理想,更好地利用身边的资金,人力资源完成自己理想。即使中间出现了问题,也不要太放在心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知错能改,不断实干下去。
对于一些富有的人应该努力捐出自己的财产。财富是无罪的,财富又是有罪的。富有的人财富的积累,从物质的转化形成来看,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只不过通过一种法律的方式和潜在的规则,由它们保管吧。对于一个真正有着更高精神追求富有自由的人来说,便是奉献。帮助那些没有实现自己精神之子的人,以促进人类和谐,共同的发展对他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既然是他们保管,就应该废除继承权,为全体人们所有。假如富有的人能做到上面的几点,他的财产已经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也就无所谓的继承权。
同时社会环境应该更加的良好,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对一些不和自己的行为总是百般的嘲讽,投来异样的眼光,很多人都不是自己杀死的,而是被这种眼光扼杀的。这种追求独立精神的生活,便被人们看作是一种异类。我们身边的人们很多也都屈从于习惯,并把别人的不同己的行为看作是一种格格不入,于是长久人们便把逆来顺受看成了一种美德。在这种环境中,追求精神的独立,只有那些敢于冒险顶着各种嘲讽的人方能完成,这再一次让我们觉得是那么的辛酸。
政府应该提高国民的社会福利,让他们追求自己理想的时候,有更多的生活保障。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一个体现。
政府同时应该加大对一些具有理想人士的资金政策支持。
至此人生的意义并没有完成,我们一旦成功了以后,是该想着如何帮助那些有着理想的人。人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而不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人与人应该互相帮助,只有每个人都发展,每个人才能发展的更好,如果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人,那么他也活不到第二天。人的价值的体现也不是对金钱的占有,而是自己价值的实现的同时,帮助他人实现价值。总之,人的使命绝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存在而存在,有时要为他人的存在而存在,这样我们才能最大化实现共赢,也才能让社会财富更加合理的平均化,从而减少社会矛盾。
在此间,我们要须知:
(1)职业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没有阶级之分,只是依据个人的禀赋社会分工的结果,不同职业的人该做到如孟子所说:“俭节则倡,淫佚则亡”。
(2)商品的全球化之后,即将进行的是人类交流的全球化。互联网、交通工具等的发展也在为这种全球化,铺平了道路。在这个不断变革的21世纪,在我们完成我们的理想时应该具有全球眼光。因为在这个时代,人越来越是世界性的,狭隘的地域意识也只有在外来侵略的爱国情感上,才有必要得到体现,而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发展,此种意识显得过时而又老旧,那种严重的种族意识只是自欺欺人,孤芳自赏的井底之物,是对个人,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未来各个民族也是思想的比拼,在以后各民族思想的相互交融中,只有释放中国人集体的智力,方能使中华民族处于不败之地。
(3)提倡自信,不管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人之所以不自信,产生自卑,是因为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甚至是一种否定,崇洋媚外便是这种不自信的一种鲜明的表现。比如对于一件生活物品,人们都有自己的选择。用是没有错的,而那种怀着用来显摆自己的行为就显得可耻的,我们中国的每一个人都还没有贫穷到用一件物品如跳梁小丑一样来标榜自己。如果感到了自己的不足,要努力增加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4)……
未来一个合格的人:
一个合格的人是一连串美好行为自然而然的结果,当一个人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最感叹该是:过去是什么造就了他,他该有着怎样的品德与习性,过往的优秀文化有没有触及到他,他又该得到怎样的领悟,通过怎样的思考从而形成自己内在的才华,这种才华是否能够撑起一个独一无二,可以给他人带来心灵震撼的完美作品?
人最后解放也不在于人类阶级的纯粹消灭,而在于人类智慧的集体开发,只有智力的集体开发人类才能进入自由的世界。这样一件伟大的工程,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更应该是全世界人类的事情,所以全世界人民应该团结起来,为人类的终极自由而不断地完善自己。
中国,我敬爱的祖国。我多么的渴望看到你更加的繁荣富强。
中华儿女,我可爱的同胞们。我多么的渴望看到你们更加的幸福美满。
让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努力起来吧。于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丢掉的只是一个习惯,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