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032章 引用《诗经》《全书完》

作品:孔门学渣|作者:我说那个谁|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05-07 21:14:09|下载:孔门学渣TXT下载
听书 - 孔门学渣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第1032章引用《诗经》《全书完》

曾子解读道“只有做到天下极致的真诚、真实,才能成为治理天下的崇高典范,才能树立天下的根本法则,掌握天地化育万物的深刻道理,这需要什么依靠呢!他的仁心那样诚挚,他的思虑像潭水那样幽深,他的美德像苍天那样广阔。如果不真是聪明智慧,通达天赋美德的人,还有谁能知道天下极致的真诚、真实呢?”

“嗯!继续往下读!”乐歌应道。

“是!乐伯伯!”曾子答应一声。

一个人只有做真诚、真实,才能明白事理,明白事理后才能担当治国之大任!真诚、真实是根本!

但是!那是在和平的环境下,在你有权力、武力控制的环境下。而你没有权力和武力作为保障,你这样的品德只会被人欺负。

所以!不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的理论,都是理想、空想,不切实际。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人德矣。

“解读一下!”

“是!”曾子应道。

“《诗经》上说‘身穿锦绣衣服,外面罩件套衫。’这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大显露。所以!君子的做人处世之不需要摆显也会日益彰明;小人的做人处世之道彰显于外只会日益消亡,让人遗弃。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君子的做人处世之道才是所有人公认的道啊!”

“嗯!继续!”乐歌心不在焉地应道。

“是!乐伯伯!”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于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解读一下!”

曾子解读道“《诗经》上说潜藏虽然很深,但总会被发现的。所以!君子要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什么愧疚,有没有什么恶念头存于心志之中。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注意到了自身这些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吧?”

“嗯!很好!继续!”

“是!乐伯伯!”曾子应道。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解读一下!”

曾子解读道“《诗经》上说看你独自在室内的时候,是不是能无愧于神明。所以!君子就是在没做什么事的时候也是恭敬的,就是在没有对人说什么的时候也是信实的。”

“嗯!很好!继续!”

“是!乐伯伯!”曾子应道。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解读一下!”

曾子解读道“《诗经》上说进奉诚心,感通神灵。肃穆无言,没有争执。所以!君子在老百姓面前,不用赏赐老百姓也会互相对勉;不用发怒,老百姓也会很畏惧。”

“嗯!很好!继续!”

“是!乐伯伯!”曾子应道。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于笃恭而天下。

“解读一下!”

曾子解读道“《诗经》上说,弘扬那德行啊!诸侯们都来效仿。所以!君子做到笃实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

“嗯!很好!继续!”

“是!乐伯伯!”曾子应道。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什么意思?解读一下!”

曾子解读道“《诗经》上说我怀有光明的品德,不用厉声厉色。先生说用厉声厉色去教育老百姓,是最拙劣的行为。”

“嗯!很好!继续!”

“是!乐伯伯!”曾子应道。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什么意思?解读一下!”

曾子解读道“《诗经》上说‘德行轻如毫毛’。德轻如毫毛说明还是有德。‘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无形’才是德的最高境界啊!”

“什么意思?我没有听懂!”乐歌闭着眼睛问道。

“乐伯伯?”曾子这才注意到乐伯伯有些反常。

“我累了!你回去吧!”乐歌用微弱地声音说道。

“乐伯伯?”

曾子还要追问,这时微儿伯母进来了,朝着他挥舞了一下手背。然后小声地说道“你回去吧!他累了!”

“我?”曾子还想说我还没有念完整个《中庸》呢!还没有听到乐伯伯的评说、指点呢!

可见微儿撵他走了,他也就不好再缠着乐伯伯。

再则!不说乐伯伯很累,他也觉得很累。

微儿以为乐歌累了进入修炼状态,到了晚上才发现夫君追随道家创始人老子去了。

人还盘腿坐在那里,跟平时修炼状态一样,却没有了呼吸。身体还是软的,只是已经没有热气。

“夫君!夫君!夫君!……”

三声呼喊之后,微儿倒在乐歌的身上,一口气没有过来,跟随着夫君西游去了。

“老祖宗!老祖宗!老祖宗!……”

听到微儿老祖宗的呼喊,学堂内的儿孙后代们都闻讯赶了过来。结果发现两位老祖宗都走了。

“呜呜呜!”

顿时!学堂内哭声一片。

作为老王子,乐歌的葬礼自然是隆重的。不仅鲁国国君亲自过来参加,就连周天子那边,也派特使过来。

由于古代信息落后的原因,葬礼之后曾子才得到消息。

“什么?乐伯伯辞世了?”

“辞世了!都已经是两个月以前的事了!曾子!”

“呜呜呜!”得知乐伯伯辞世的消息,曾子大哭。

后来曾子又听说乐歌乐伯伯就在他那天走后就辞世的。

因此!曾子更是愧疚。要不是他缠着乐伯伯帮他解读《中庸》,也许乐伯伯就不会劳累过度而死亡。乐伯伯的死,跟他有直接的关系。虽然!乐伯伯的后代并没有来找他的麻烦,可他还是觉得内疚、愧疚。。

因为对乐伯伯有着愧疚之心,所以!他把《中庸》的草稿尘封了起来,不再修改。

曾子死后,子思在整理先生曾子的遗物时,才发现《中庸》草稿。之后!经过子思修改,《中庸》终于流传了下来。

手机站: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