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详细
资料
夏禹,姒姓,名文命,是古代中国夏朝的开国之君(前2029年—前1978年)。他以治水功绩著称,被尊为大禹。
禹生于上古时期,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他出生时正值洪水泛滥,百姓生活困苦。禹的父亲鲧受命治理洪水,但功败垂成。禹继承父志,经过长期奋斗,终于成功治水,消除了水患,开创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水利工程。
?
禹治水
禹治水的方法与父亲鲧迥然不同。他采用疏导的办法,利用水的自流规律,疏通河道,引水入海。同时,他还提出“高高低低”和“钟水丰物”的策略,将水患化为水利。禹为治水不惜劳苦,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可见他对治水事业的专心致志。
13年后,禹终于成功治水,消除了水患,抚平了百姓的创伤。为感谢禹的功绩,人们尊他为“大禹”。大禹的水利工程,不仅控制了洪水,还改善了人民生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功不可没。
?
禹治水
禹治水期间,走遍神州大地,丈量边疆,划定九州,这为未来的国家体系奠定了基础。帝舜传位给禹后,禹正式建立夏朝,以阳城为都城,这标志着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涂山会盟展现了禹开明的作风,九鼎铸造体现了统一的国力。
禹开创的夏朝,将原始部落联盟推向国家形态,实现了从野蛮到文明的历史飞跃。禹开启的水利事业,也成为中华民族不竭的智慧源泉。
02姒启
姒启是中国历史上夏朝的第二位君主,他结束了禅让制,开启了世袭制,使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前1978年—前1963年)。
?
姒启
姒启原名夏后启,是大禹的儿子,其母为禹的妻子涂山氏。禹去世后,按照惯例应该传位给禹的臣子伯益,但姒启借助夏族势力,发动政变推翻了伯益,自立为王。这标志着中国由禅让制进入世袭制的转折点。
姒启夺得王位后,仍面临来自其他氏族的挑战。强大的有扈氏族长期与夏族争夺霸主地位,两次爆发大规模冲突。在甘之战中,姒启最终击败有扈氏,巩固了夏王朝的统治。
姒启晚年却沉湎于音乐、美食和酒色
然而,姒启晚年却沉湎于音乐、美食和酒色,政事日益懈怠。太子武观趁机在西河地区发动叛乱,幸亏大臣平息了叛乱,夏王朝才得以继续存在。姒启在位16年,终年约78岁。
姒启开创世袭王朝,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他确立君主专制,也为后世君主制的演变埋下隐患。姒启作为功过参半的传奇君主,其生平启发后人对权力过渡时期的反思。
03姒太康
太康(生卒年不详),姒姓,夏后氏,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启的长
启在位时期,生活日益腐化,疏于朝政。他去世后,五个儿子为争夺王位展开激烈斗争。其长子太康最终在这场兄弟内讧中获胜,于约公元前1978年登基为王,迁都至斟鄩(今河南洛阳)。
太康刚即位便展现出其懒政和荒淫的本性。他整日酗酒享乐,数月不上朝,把国事全权交给了心腹。有一天,太康带领一群家眷和宠臣离开都城去狩猎,竟然消失了数月之久。
东夷首领羿眼见太康荒政失德,趁机发动叛乱,率军攻占了斟鄩。太康返回都城时,却被羿拒之城外,只能逃亡至戈地。至此,太康失去皇位,羿成为夏朝实际的掌权者。
姒太康
太康的幼弟武观目睹哥哥失国的场景,悲痛欲绝。他在洛水北岸吟咏《五子之歌》,怀念先祖禹江山社稷的盛世,与当前夏朝的颓废形成鲜明对比。
前2160年,太康在戈地去世。羿立太康的四弟中康为傀儡君主,自己依然把持大权。7年后,中康去世,羿又立中康之子相为王,继续操纵朝政。最后,羿觉得权力已牢固到可以名正言顺地夺取王位,遂废相为庶人,正式取代夏朝,建立有穷国。这就是著名的“太康失国”事件。
04姒中康
中康是姒姓,夏后氏,出生于阳翟(今河南禹州)。他是夏启之子,太康的弟弟,夏朝第四任君主。
?
姒中康
太康在位时,有穷国国君后羿趁太康外出打猎之机,突然进攻夏都斟鄩,废黜了太康,自立为王。临朝八年,后来在诸侯压力下,后羿不得不传位给夏王室后人。当时姒启的几个儿子都还在世,要选哪个做新王成了难题。老二元康和老三伯康昏庸无能,老四仲康则野心勃勃,一直觊觎王位。最后在几位老臣推荐下,仲康被立为新王
仲康登基后,立即派人请太康回国,表达愿意归还王位的态度。但太康认为这是弟弟的羞辱,拒绝回国。仲康暗喜,继续稳坐帝位。他任命胤侯为大司马,负责训练军队,增强国力。在位期间,仲康曾遭遇日食之变,怀疑天文官羲和失职,差点处死了他们。后来在胤侯劝说下,才没有造成悲剧。
?
仲康日食之变
经过几年发展,夏军实力增强。仲康认为可以对抗有穷国了,于是停止向其进贡。这激怒了后羿,他再次率兵入侵。夏军不敌,节节退败,情况危急。就在这时,仲康突然去世,终年仅59岁。他统治时间很短,且能力有限,没能恢复夏朝的盛世。
05姒相
夏朝第五代君主姒相,出身斟鄩(今河南洛阳),是中康之子,他是夏启之子,太康的弟弟,夏朝第四任君主。
?
姒中康
太康在位时,有穷国国君后羿趁太康外出打猎之机,突然进攻夏都斟鄩,废黜了太康,自立为王。临朝八年,后来在诸侯压力下,后羿不得不传位给夏王室后人。当时姒启的几个儿子都还在世,要选哪个做新王成了难题。老二元康和老三伯康昏庸无能,老四仲康则野心勃勃,一直觊觎王位。最后在几位老臣推荐下,仲康被立为新王。
仲康登基后,立即派人请太康回国,表达愿意归还王位的态度。但太康认为这是弟弟的羞辱,拒绝回国。仲康暗喜,继续稳坐帝位。他任命胤侯为大司马,负责训练军队,增强国力。在位期间,仲康曾遭遇日食之变,怀疑天文官羲和失职,差点处死了他们。后来在胤侯劝说下,才没有造成悲剧。
仲康日食之变
经过几年发展,夏军实力增强。仲康认为可以对抗有穷国了,于是停止向其进贡。这激怒了后羿,他再次率兵入侵。夏军不敌,节节退败,情况危急。就在这时,仲康突然去世,终年仅59岁。他统治时间很短,且能力有限,没能恢复夏朝的盛世。
05姒相
夏朝第五代君主姒相,出身斟鄩(今河南洛阳),是中康之子,少康的父亲。
?
姒相
当时,后羿把持朝政,中康只是一个傀儡君主。中康死后,姒相继位。但不久后羿称王,姒相被迫出奔,投靠同姓诸侯斟鄩氏。
后羿专权后来被杀,其宰相寒浞篡位。寒浞灭斟灌、斟寻二氏,也杀死了姒相。当时姒相的妃子孕在身,逃到外家苟延性命,后生下遗腹子少康。
少康长大后,与逃亡的夏臣伯靡联络,召集四散的斟灌、斟寻等氏族残余力量,在有虞氏的协助下,发动反攻。寒浞统治32年后,终于被少康等联军打败。少康重建夏朝,开创中兴局面。
斟灌、斟寻二氏,分别位于弥河、白浪河流域。两地离得不远,都是早期文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竹书纪年》记载斟灌之墟即夏后的都城帝丘,考古也证实这里出土了大量二里头文化类型器物。
山东寿光边线王城堡,就是夏初斟灌之墟,也是姒相的都城。青州苏埠屯出土斟灌、斟寻氏族印章,正是姒相墓葬所在。可见,斟灌一带是姒相势力范围,也是少康复国的主要根据地。
少康最终推翻寒浞,重建夏朝。斟灌氏族在夏初至夏中兴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少康“中兴”得力于斟灌等氏族支持,斟灌地区的考古发现也印证了其在夏代的重要地位。
后羿(约前1998年—前1940年),又称“夷羿”、“羿”,“后”是夏代君主尊号,夏代有穷氏首领,是为夏时代第六任君主。
?
后羿
太康荒废政事,有穷氏族长羿乘机发难,控制了朝政大权。羿先立太康弟仲康为傀儡君主,自己摄政;仲康去世后,又废黜其子相,自立为王。
羿当上国王后,仍沉迷打猎,骄奢淫逸,将朝政全权交给心腹寒浞。寒浞暗中收买人心,终于在一个酒醉之夜,趁羿睡觉时将其杀害。
寒浞篡位后,为铲除后顾之忧,残杀太康诸子。相的遗孀被迫出奔外家,诞下少康。少康长大后,在外援下复国成功,史称“少康中兴”。
07寒浞
寒浞,妘姓,名浞,出生于夏朝仲康七年,是伯明氏后裔。夏朝时期的篡位君主,只是因为他的名声不好,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历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
?
寒浞
他年少时放浪形骸,为人暴戾,后被族人驱逐。他投奔篡夺夏朝的有穷国君后羿,后羿看中他的聪明才智,收为义子。寒浞心狠手辣,逐步在朝中取得后羿的信任,成为朝中大权在握的辅佐。
在后羿三十二年,寒浞与后羿的少妃纯狐私通。两人合谋设计,陆续除去后羿的心腹。后羿三十九年,寒浞趁后羿醉酒之机将其杀害,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寒,史称寒浞。他残酷地屠杀有穷氏族人,夺取政权。
寒浞
即位后,寒浞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积蓄力量。寒浞十一年至二十年,与夏王姒相展开多场决战,先后灭掉夏的左膀右臂斟灌氏和斟鄩氏,终于在寒浞二十年攻灭夏都帝丘,将夏王相杀害,夏朝亡国。然而相的妃子后缗逃脱,为相生下少康,成为复兴夏朝的希望。
晚年寒浞骄奢淫逸,政事废弛。寒浞五十五年,少康在外祖父家割据,逃亡的夏臣归附,少康以复兴夏朝为号召,举兵反抗寒国。少康先后击败寒浞的儿子寒浇和寒戏,收复失地。寒浞六十年,少康进攻寒国都城,寒浞被自己的群臣所弃,不战而降。少康将寒浞处死,灭了寒浞一族,复兴了夏朝。
08姒少康()
姒少康,有仍(今山东省金乡县)人,姒相之子,夏朝第六代君主。
?
姒少康
他的父亲姒相被东夷族首领寒浞所杀,母亲怀孕逃到外祖家,才保住腹中孩子的性命。少康自幼经历父亲被杀、母亲流亡的艰难,立志要复兴祖上的夏朝。
长大后的少康,先在外祖家做牧正,后来为躲避寒浞的追杀,逃到虞国做庖正。虞国君主虞思赐他土地、民众,少康终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他积极拉拢夏朝遗老,同时温柔敦厚地对待百姓,广泛发展生产,积蓄力量。
姒少康
少康选择先除掉寒浞的儿子浇,使计挑拨离间,最后设下埋伏将浇杀死。接着少康又设法除掉浇的兄弟豷,重新占领了东夷所夺的夏朝故地。最后,少康联合夏朝遗臣,一举消灭了篡位者寒浞,完成了夏朝的中兴大业。
少康中兴后,选贤任能,夏朝国力大增。他注意发展经济民生,又加强武备,国泰民安,文化大盛。姒少康以远大志向和果敢策略,从一个流亡者成就一代明君,他的事迹可作为后人效法。少康之子杼又将夏朝发展到鼎盛时期,使夏成为当时最强大的部族国家。
09姒杼
姒杼,姒姓,夏后氏,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市)人,夏朝第七代君主,在位17年。
姒杼
他继承父亲姒少康的事业,帮助少康击败夏朝的死敌寒浞,中兴夏朝。杼聪明能干,立下汗马功劳,对夏朝的复兴作出重大贡献。
姒杼早年就展现出军事才能。少康伐寒时,他奉命攻打、寒浞部属弋城和过城,击杀寒浞的两个儿子,大胜而归。最后少康击败寒浞,夏朝重现鼎盛。
杼继位后,决心完成父亲征伐东夷的遗志。但东夷顽强抵抗,夏军屡战屡败。杼经此一役,明白单靠蛮力是无法战胜敌人的。于是他
发明兽皮甲,保护士兵的安全。士气高涨的夏军最终击溃东夷,夏朝国土不断扩张。
?
姒杼
据《竹书纪年》记载,杼初都原城,后迁都老丘。他征东夷归来,获得九尾狐这一瑞兽,预示子孙兴旺。杼铸甲制箭,夏军所向披靡,夏朝进入极盛时期。
杼开疆扩土,使许多部族归顺夏朝。他继承发扬禹的治水业绩,是一代贤明君主。杼去世后,其子槐继位,夏朝的辉煌局面得以长期延续。
10姒槐
槐,一作芬或祖武,是夏朝第八代君主,杼的儿子。杼死后,槐继位成为夏王。槐在位44年,这是夏朝极盛时期。
?
姒槐
槐娴熟征战,他先后征服了泗水和淮水流域的九夷部落。这九夷分别是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和阳夷。槐的征服扩大了夏朝的版图,也使夏朝获得更多财富。
在内政方面,槐推行“崇德补遗”的仁政,夏朝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这时期,农业丰收,手工业发达,商业交易频繁。人民安居乐业,夏民享受太平的日子。
“槐”这个名字寓意深远。槐树开花时节是夏天,槐花黄色与夏王室相映成辉。槐又名芬,意为花朵芬芳。槐的名字预示着他统治时期是夏朝的“槐黄时节”,正如槐花绽放,夏王朝之花也在他手中盛开。
11姒芒
夏朝第九任君主芒,原名帝芒,是前任君主槐的儿子。根据《周礼·大宗伯》的记载,槐在位约44年后病逝,芒继位成为夏朝新一代君主。
?
姒芒
芒即位后,为向河神致敬,举行了一次隆重的“沉祭”仪式。他在黄河边宰杀猪、牛、羊等祭品,并把舜帝赐给大禹的玄圭也一起沉入河中。沉祭是一种祈求河神保佑的古老仪式,它始于芒,并延续了数千年,一直盛行到周代。祭祀结束后,芒又到东海岸边游玩,捕获了一条大鱼。群臣向他献贺,认为这是河神的馈赠,预示太平时代的来临。12夏王泄
姒姓,名泄,又名洩。夏朝第十位帝位,夏王芒之子。都城在老丘。大约于公元前1730年-公元前1706年,在位25年。
公元前17世纪左右,中原地区进入夏王泄时期。这一时期,商族开始兴起,与夏王朝发生冲突。殷侯子亥宾曾到有易国淫乱,有易国君主绵臣一怒之下想杀了他,后来又放他离去。十六年后,殷侯微借口河伯的军队,进攻并击败有易国,杀死了绵臣。《鲁语》中评价道,“中叶(指夏朝)衰微,上甲(指商族)复兴,此乃商人报复之举。”由此可以看出,商族力量在此时获得增长,开始与夏王朝抗衡。
综上所述,公元前17世纪,夏王泄时期,商族获得发展,最终覆灭有易国,标志着商族兴盛的开始,为后来取代夏朝埋下了伏笔。这段历史见证了中原地区政权更替的先兆。
13姒不降
姒不降是夏朝第十一代君主,夏后泄三年在老丘(在今河南省开封市)的夏都王宫出生,其父是夏泄。
19岁继位,在位长达59年,是夏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王。他采取积极经营内政、友好邻邦的政策,使夏朝国力达到鼎盛,是夏朝很有作为的君主。
?
不降六年平定九苑叛乱,维护国家统一,夏朝版图达到最大。十八年任用豕韦的彭伯为大理,弟弟姒扃为辅政大臣,扃博学多才,受到不降倚重。不降减免灾区赋税,动员诸侯援助灾民,避免动荡,使国家稳定富裕。
姒不降晚年,认为弟弟扃才能出众,适合继位,自己年老多子无材,遂五十九年退位让贤,由扃继承大统。姒不降退位后居住老丘,姒不降顺应民心,知人善任,退位传位,体现仁德之君的风范。他开创盛世的功绩,为夏朝积蓄实力,奠定强国基业,可称明君。不降的故事,启发后人在治国方面要重視选贤,善始善终,为国家长远利益着想。
14姒扃
夏扃,是夏朝第十二代君主,不降的弟弟,泄的儿子。不降五十九年,看到弟弟扃才能出众、德政丰富,内禅让位于扃,扃于是继位为王,是为帝扃,仍以老丘为都,在位十八年。
?
十年后去世,葬于老丘。14姒扃
夏扃,是夏朝第十二代君主,不降的弟弟,泄的儿子。不降五十九年,看到弟弟扃才能出众、德政丰富,内禅让位于扃,扃于是继位为王,是为帝扃,仍以老丘为都,在位十八年。
?
夏扃
这是夏商周三朝中,君主在位时就传位给贤能之人的第一次内禅。《竹书纪年》赞扬这次内禅体现了不降的圣德。夏扃即位后,兄长不降退居第二线,扮演顾问角色。
十年后,不降去世。扃作为王位的正统继承人,承先启后,保持夏王朝的稳定发展。在位十八年后,夏扃也去世。这次兄弟和顺的禅让,确立内禅制度,开创君主考量大局、重视人才的先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夏扃顺利接受兄长禅让,稳定大位,体现能力和品德。不降看重人才,退而不恋权,扃顺从兄训,无私受禅,两人均显示仁德之君的风范。这次禅让承继,使夏朝国祚得以长久,值得称颂。
15姒廑
姒廑,竹书纪年作胤甲,当为日名。是夏朝第十三代君主,夏王扃的儿子。他在位8年,都城设在西河(今河南洛阳至陕西华阴之间)。廑是夏朝的一位守成之君,此时的夏王朝国势强盛。
?
姒廑
姒廑,竹书纪年作胤甲,当为日名。是夏朝第十三代君主,夏王扃的儿子。他在位8年,都城设在西河(今河南洛阳至陕西华阴之间)。廑是夏朝的一位守成之君,此时的夏王朝国势强盛。
?
姒廑
姒廑成为太子前,曾三次推辞太子之位,推举自己的堂兄孔甲。最后在群臣多次请求下才接受太子之位。这显示出他谦逊有礼、重视品德的君主风范。
姒廑登基后,把都城迁移至西河,可能是为了离商族更远。当时商族势力日益强大,夏王朝已进入衰落,需要退居西方以避其锋芒。
姒廑在位期间,国力依然强盛。他提出思念故地老丘的“西音”,显示他怀念东方故土。姒廑也重视宗教祭祀,当幻日出现时,他没有将其视为灾异,而是顺应民意改革祭祀制度,以安抚人心。
?
姒廑去世后,其弟孔甲继位。孔甲沿袭姒廑的祭祀改革,使夏王朝祭祀更加丰富。后人评价姒廑为守成之君,与禹、启齐名,是夏代明君的榜样。
姒廑时期,夏王朝东迁西河,积极应对商族崛起的挑战。他开明睿智、深得民心,使夏在他治下仍国泰民安、文化昌盛。姒廑与孔甲的继位,保证了夏王朝的延续发展。
孔甲(生卒年不详),姒姓,名孔甲,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不降的儿子,扃的侄子,廑的堂兄弟,夏朝第十四任君主。孔甲在位9年去世,葬地待考。其子皋继位。
?
姒孔甲养龙
孔甲继位时,夏朝已经日益衰落。他性格乖僻,喜好信奉鬼神,沉迷酒色,国政疏于管理,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各地贵族开始割据自立,夏的统治岌岌可危。
军事上,夏朝以远程弓箭和戈矛为主要武器。骨镞、石镞和蚌镞广泛使用。部分青铜兵器开始出现。战车也用于作战。军队依靠征召平民和不同氏族组成。
社会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奴隶来源有战俘和貧困平民。奴隶从事农业、畜牧等劳动,遭受残酷剥削。贵族阶级逐渐形成,严格区分姓氏。
夏朝在孔甲时期已日益衰微。统治集团贪图逸乐,国力削弱。奴隶阶级的剥削加剧社会矛盾。这为后来夏朝的覆灭埋下伏笔。
夏朝第十五代君主皋,又称昊,或称简皋,生卒年不详,孔甲的儿子。
皋继承父亲孔甲王位后,在位11年。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死后,儿子发继位。
简皋
《太平御览》引用古书记载,称他为“昊”或“皋苟”。《左传》中还提到“夏后皋”。古籍中对他的名称记载不一。
根据《左传》记载,皋死后葬于崤山,即今天河南洛宁西北的崤山。崤山南北两座陵墓,南陵就是皋的墓,北陵是周文王辟雨的地方。
皋在位时期,夏朝仍然强盛,但权力外流和内乱的苗头已经初现。后来其子发在位时期,被殷民族所灭,皋可以说是见证夏朝由盛转衰的君主意义。但由于年代久远,关于他的记载很少,只能依稀、鼎盛。姒发为人仁厚,善于发现和重用人才。他最著名的举措,是提拔牧马人关龙逄担任夏朝丞相。
?
姒发
姒发继承其父姒皋成为夏王后,便四处访求贤才以辅佐朝政。一天,姒发在郊外打猎遇雨,于是一个牧马老人关龙逄的家中避雨。姒姒发与老人闲谈,发现他博学多识、见解独到,遂向他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