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不太好?”
宇文徵却是抓住了话中的精髓,对温含章态度不好。
“明婕妤进宫没多长时间,对宫中的人和事并不了解!我也能理解,身边的人伺候习惯了,突然之间换一个陌生人,的确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只是宫中女子二十五岁出宫已经是祖制,自然不能因为任何人而改变!妹妹奇怪我身边的倚梅和素梅过了年纪还没放出宫的事情,我也和她说了!陛下,这要留人在宫中伺候并不是没有先例,只是需要宫人的家人同意。”
宇文徵点头。
“既然是祖制,按照规矩办事就是了!若是什么事情都随心所欲,那还要宫规做什么!”
那就是这件事宇文徵是站在她这边的了?
“陛下,只要您到时候不要心疼就好!现在学院不是正在关键时候,若是明婕妤心中不舒服,只怕是要耽误了陛下您的大事。”
宇文徵并不在意。
“孰轻孰重,朕相信明婕妤很清楚!这段时间太医可有过来请平安脉,孩子如何?”
“一切都好!贤妃也要临盆了,已经派了最有经验的接生嬷嬷去伺候!贤妃是头胎,陛下可要多去看看贤妃妹妹。明婕妤虽然帮助了陛下的大业,但是贤妃生育皇子也是大功一件不是!”
分散了宇文徵的恩宠,孟玉雪自然能更好的成长。
“你这是在变相的提醒朕要多来瞧瞧你?”
温含章摇头:“算起来,妾身是后宫之中见到陛下最多的人,陛下只管去看看贤妃。”
“你呀!”
孟玉雪本以为皇上问清楚之后会给她做主,没想到事情根本不像她想的那般。
宇文徵并没有继续过问这件事,就像是这件事没有发生一般。
她不知道皇后和皇上说了什么,但是可以确定在陛下心中皇后果然是最重要的。
但是她也想看看,她想要将人留在身边又能如何?
三日到了,宫外的书信传来,彩香和彩夏的家人都希望他们能出宫归家嫁人。
孟玉雪将书信捏成了一团,丢在了一边。
彩香和彩夏对视一眼,默默地低下了头。
温含章没有从名册上见到彩香和彩夏的名字,便明白了孟玉雪的意思。
“彩香和彩夏的家人答应他们留在宫中?”
若是这样,倒是没什么可说的。
素梅将一封揉的不成型的信交给温含章。
温含章接过,打开看着里面的内容,快速看来将信放在了一边。
“这信怎么来的?”
素梅如实回答:“是彩夏送来的!”
“彩夏想要出宫?”
“是!彩夏进宫之前家中就已经给她定了一门亲事,进宫之后那户人家也一直没有说亲。就等着彩夏出宫成亲,彩夏早些年在宫里也是过得战战兢兢,直到前些年升为三等宫女,日子才好过一些!所以她一直想要出宫。彩香家中贫困,出不出宫并没有什么大碍。”
“将彩夏的名字添进去,宫女放出宫的时候便让她出宫。暂时不必告诉明婕妤,以免明婕妤心中不舒服,彩夏的日子不好过。”
这个时候不是诘问孟玉雪的时候,书院就要招学生,宇文徵忙的不可开交,已经几日没有进后宫了。
等书院开始上课,也到了宫女出宫的时候,一切尘埃落定孟玉雪再想要如何也是木已成舟。
“是!”
六月,学院建成。
宇文徵带着温含章巡视学院,孟玉雪随侍身侧。
蓝天之下,青砖白瓦,半山腰俯视着三保学院全景,群房被划分为无数个区域。
宇文徵笑着给温含章介绍,每一个群房是做什么的。
温含章笑着点头,时不时称赞两句。
孟玉雪一直没有答话,脸上掩藏不住的骄傲。
这是她一手建议,慢慢建起来的。
“皇后可愿意随朕一起去书院之中看看!”
温含章面露迟疑。
“无妨,学子们还没进入学院!学院建成之后,自然有六部和太学来招收学生和夫子,学院才能真的开办起来。”
“既然陛下有兴致,妾身怎么会扫兴呢!”
温含章瞥了一眼孟玉雪,孟玉雪下意识的挺直了脊背。
在孟玉雪心中,她才是能帮助皇帝的人,而温含章只是一个被封建思想侵蚀的女人罢了。
即便是与众不同又如何,还不是一样被同化了!
孟玉雪开口给温含章讲述着各个学院的用途,到了专研各类机关机械的学院,宇文徵亲自开口讲解。
“如今虽然四海升平,但边关时有摩擦。北边的突厥偶尔犯境,大齐的将士每年死伤无数。若是能在兵器、机关上有所改进,也能挽救不少将士的性命。”
温含章沉默。
“即便是不能用以军事,也能在农业、车马等方面改进现有工具,提高劳动力岂不是挺好!”
宇文徵一瞬不瞬的盯着温含章的脸。
温含章附和着笑道:“是啊!若是真的能做出这些东西,那便是天下之福了!陛下励精图治、改善百姓生活,一定会名留青史。”
宇文徵眼中的失望一闪而逝。
温含章没有捕捉到,但一直观察着帝后二人的莫玉雪却是看得一清二楚。
陛下想要得到什么答案,为何会对皇后失望?
“朕想要的不是名留青史,史书工笔必然有朕,只是百姓苦,朕只是想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罢了!”
“妾身相信陛下一定能得偿所愿!”
见温含章不愿接茬,宇文徵伸手拉着她的手一起往前走。
孟玉雪更加疑惑,皇后可有什么旁人不知道的秘密?陛下知道?
整个学院占地极广,只是分科很笼统,大部分都是为了精进技艺而设置了科室。
“皇后可有什么建议?”
回城的马车上,宇文徵正靠着软枕闭目养神。
“如今看来什么都很好,太学学的是君子六艺,而这里和太学却是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妾身不知道这里的学子学成之后会将会做什么,有什么前景?但是妾身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之后肯定有改进的地方,妾身认为应该一边开课一边想着从什么地方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