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来爬山的,或多或少总是见过的。”
“你说怎么会不见了?失足滚下山了?”
“难说,最上面有一个地方,稍不小心,就容易滚下山,现在天寒地冻的。”
“你去过?”
“去过,有的人喜欢站在那里喊几嗓子。也是别人叫我去的,我看有些玄乎,就去了一次,再没去过。”
“那地方人多吗?”
“不多,人又不傻,去那危险的地方干吗?”
“不过,好多人都喜欢去旁边的小路上走走,人少。”
“我看人少的地方还是少去,不安全。出点事,喊人都没有。”
“是啊,再下点雪,路又滑,一不小心,就会出事。”
“本来是为了活的长,出点事,就得不偿失了。”
“没错,活着才是王道。”
“哎哎哎,别说那些不吉利的。”
“对对对,哎,听说公园里有个跳肚皮舞的,跳的不错。”
“一会儿去看看?”
“下山就晚了,人家只早上跳一会儿。”
“可惜了,我就喜欢人多的地方,热闹。”
王安听着人们轻声的议论,这时开口说:“那些小路都能通到大路上来吗?”
“才开始爬山的吧?”
“是,今天第一天。”
“只要开始就好,体力不错。”
“这里四通八达,条条大路通罗马,漫山遍野都是路。”
“这山上所有的路都通着,没有路的地方也通着,你看,山连着山,咱这里的山啊,有个词叫做连绵不绝,就是这样,光秃秃的山,多的很,这一片,是大园茂山,上到顶上再往上就是小园茂山,往东,那是东SD山可就高了,不仅高,延绵不绝,一直延伸到其他省,东山的行政划分区也不在咱们省,咱们这里只有一少部分东山的山脉。往西就多了,离得最近的是大坪山、小坪山,大金沟、小金沟,想去哪儿都行。”
“除了山就是沟。”
王安顺着人家的手指看去,王安觉得自己的头突突跳着。刘冬听到这话,睁大眼睛看着群山,刘冬觉得自己有哭的冲动。王安不动声色继续聊天。
王安说:“走这条路比较好是吗?”
“是,好走,大路,安全、干净、路上人多。”
“原路回来吗?”
“对啊,下山还可以顺带着买点小菜。”
“多长时间啊?”
“三个小时吧。”
有人抬手看看表说:“还早,到山顶远着呢。”
“站在山顶上看看全市,风景不错啊。”
几人继续走着,王安和刘冬张哲三人开始慢慢减速。三人边走便注意观察路两边的情况,又走了二十分钟,风越来越凛冽,山越来越高,人越来越少。前几天那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覆盖着整个大园茂山,除了走的人多的大路上,其他地方的雪都没有化。小路上偶尔走过人的地方,清晰的脚印,虽然凌乱,但完整清楚。许多人开始下山了,王安看看表,估计这些人下山需要一个多小时。也就是说,有的人爬山只用两个多小时。王安注意到,开始下山的人中,女同志的比例比上山的大,大多数女同志开始下山,少数女同志继续上山。男同志里,年轻一些的大约30岁到45岁之间的,大多数开始下山,少数继续上山。50岁以上的男人上山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王安在路两边分别选择了三处,带着刘冬和张哲走到小路上仔细观察。右手是上山的路,走小路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左手是下山的路,相对来说路较为平缓,走过去看到,沿着山坡滚下去就是大园茂山与大坪山之间的沟。如果张君兰失足滚下山,只有左手的小路,才会发生那样的意外。右手是不可能的,右手上去,走在山路上的人可以清楚的看到,当然太远就看不到了。王安三人手脚并用爬上去,山路有些打滑,坡上极不好走,雪地里凌乱的有些脚印。三人仔细观察后发现,再远的地方多是墓地,想来也鲜少人去。多数人都是爬山时走走捷径,不会去远处的墓地。倒是有些山体滑坡或地震留下的缝隙,有些缝隙很深,离得近的,若是失足掉下去,大声呼救,走在山路上的人应该可以听到,可以实施救助。王安为了证实这一点,找到一个附近有脚印的裂缝,有些枯草覆盖在裂缝上,看不到低。刘冬拿出绳索,张哲把绳子绑在自己腰上,慢慢试探着下去。很快,张哲的声音传来:“到底了,有三米过一点。”
刘冬说:“过一会儿,你大声喊几嗓子。”
王安原路返回,走到大路上,这时,张哲大喊的声音清晰的传来。王安看看周围爬山的人,王安确定,若是呼救,一定能够听到。王安前后走了约有三十米,拨通刘冬的电话说:“可以了。”
十分钟后,俩人一起过来。张哲身上都是土,王安微微皱着眉头。
张哲说:“土拍不干净。”
王安又选了左边的一条小路慢慢走过去。左边的小路,若是失足,会一路滚到山下的沟里,若是失足掉进裂缝中,大声呼救,山路上锻炼的人也可以听见。为了验证,三人依旧做了实地实验,果不出其然,走在山路上的人,可以听见呼救声。站在小路上,上下左右观察,的确是四通八达。王安站在坡上,迎着风,仔细观察。
王安轻声问他们:“如果是你们,觉得自己容易从哪里失足?”
刘冬说:“若非意外,不会。”
张哲也说:“是,喜欢惊险刺激的人毕竟是少数,如不出意外,不会失足。”
王安依旧仔细看着周围的地理环境。王安此时有些望山兴叹的感觉。许久,三人走回大路,继续上山。三人越爬越高,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快到山顶时,已经是稀稀拉拉的人了。三人爬上山顶,站在风口,迎风远眺。远处灰蒙蒙的,空气污染严重,天空不复蔚蓝。但这不影响登高望远的心境,果然是站的高,看得远。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三人与山顶的所有人一样,无惧寒冷。人们大声呼叫,让声音在群山之间回荡。释放压力,让心灵放松,让大脑放松,果然是酣畅淋漓。王安看着不远的山头,问身边的人:“那是小园茂山?”
“是,顺着那条路上去就是小园茂山。”
“公交车从哪里上山啊?我没有看见站牌啊?”
“村子都在山那边,公交车四十分钟一趟,从那边走。”
王安抬手看看表,三人慢慢开始下山。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博激流……”
王安的手机铃声慷慨激昂,王安接通电话,低声说了几句话后,挂断电话。三人继续跟着人流下山,山路上人不是很多。三三两两走在一起,随意的聊天,三人边走边听,偶尔说一两句。有些喜欢热闹的人看见他们就问:“以前没见过,才开始爬山的?”
刘冬说:“今天第一次。”
“爬到山顶了?”
“嗯,说是再上就是小园茂了。”
“吃力吗?”
“还行。”
“年轻人,不错。现在就抓紧时间锻炼,争取活到九十九。”
“你们好厉害!连我是新手都能看出来。”
“嗨,天天爬山的,就是不认识,也都能混个脸熟。”
三人用了一个多小时走下山,没有去菜市场。王安说:“张君兰的妻子回来了。”
三人快步走到体育馆的停车场。快到张君兰家的时候,王安说:“先去吃饭吧。”
刘冬看看四处说:“我把车停在小区,外面没有停车场。”
“行,就到旁边随便吃一点。”
三人去小区旁边的一家小饭馆,一人来碗面条,连汤带水,热乎乎的下肚。三人心满意足的吃完,付账走出小饭馆,去了张君兰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