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算计的人做事,往往能冲破陈规老调的束缚,懂得“投机”,从而能做到一路领先。一个人没有金钱,并不可怕;没有地位,也不可悲。做事不善于算计,缺乏智慧才是人生最大的缺憾。
三国时期,有人送给曹操一只山鸡。山鸡身材挺拔,羽毛丰满,色彩艳丽,很有神气。曹操高兴之余,下令:“大臣们都来逗弄山鸡,引它起舞,看看谁有这个本事。”接到旨意,臣子们立即采取措施:有的手舞足蹈,试图撩拨山鸡;有的拿来美食,企图引诱山鸡;有的则伸长脖子学鸡叫,想逗引山鸡……尽管大臣们无所不尽其能,可是,山鸡却一点都不配合,一动也不动,令人大失所望。
一个凑热闹的小孩见此情景,搬来一面大镜子,立在山鸡跟前。山鸡面向镜子,以为来了伙伴,高兴极了,咕咕直叫,翩翩起舞,越舞越来劲。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这则故事里,大臣们为争宠邀功,竞相“逗弄山鸡”,但老胳膊老腿的,动作能潇洒到哪里去,表情也会怪怪的。他们只知机械地遵从命令,百般表现自己,却丝毫没有想过山鸡的个性特征,不知道如何投机取巧,所以,尽管大臣们丑态百出,也难讨山鸡欢心,只能徒劳无功。
小孩子则脑瓜灵活,眼见大臣们黔驴技穷,他动起了脑筋——正像自己喜欢与小伙伴玩一样,山鸡也一定喜欢自己的伙伴。但一时难以再找一只山鸡,于是就拿镜子来,让山鸡“一分为二”,自己跟自己玩。果然,山鸡舞起来了。你看,适当地耍一下小聪明,结果要好得多。
其实,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就在于大臣与小孩的思维意识不同。大臣守旧,小孩创新。在大臣们心中,只有曹操的旨意,只知依照旨意亲自“逗弄”山鸡,却不敢越雷池半步,属于典型的守旧思维;小孩子心中却没有“旨意”的影子,他只想逗山鸡快乐,看山鸡起舞,于是灵活的脑瓜拐了个弯,巧妙地做了一次投机——利用镜子。
简而言之,投机就是面对问题、矛盾和困难时,敢于破除习惯思维、背离传统陈规、抛弃框框套套,勇于探讨新路径、追求新思路、创造新成果的思想观念。
如同故事中的大臣和孩子一样,在做事的过程中,人们的投机意识也很不相同。
做事不会算计与投机的人习惯于遵循老传统,恪守老经验,宁愿平平淡淡做事,安安稳稳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别人为他们安排的重复性劳动。他们的生活毫无波澜,更乏创造。这种人思想守旧,循规蹈矩,心不敢乱想,脚不敢乱走,手不敢乱做,凡事小心翼翼,中规中矩,虽然办事稳妥,但一般不会有多大出息。
做事善于投机的人却一身“反骨”,你拿苹果直着切,我偏要横着切,看看究竟有啥不同;你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偏不听你的,偏要自己闯闯看。这种人不愿死守传统,不愿盲从他人,凡事喜欢自己动脑筋,喜欢有自己的独道见解。他们思想开放,不拘小节,兴趣很多,好奇心重,喜欢标新立异,最爱别出心裁。因此,这种人脑瓜活,办法多,最能做出好成绩。
一只大雁和一只狐狸都落入猎人设下的陷阱。它们各自都在思考如何逃过猎人的“魔掌”,死里逃生。不久,猎人来了。
飞遍大江南北、见多识广的大雁知道,既然成为猎物,求饶是没用的,于是快速躺在地上装死。猎人以为它是被狐狸咬死的,就抓了出来,扔在地上。狐狸想,民间有“不打笑脸人”一说,于是嬉笑着说:“大哥,咱们是好兄弟,您就饶了我吧。我不像大雁,老是糟蹋您的庄稼,我帮您惩罚它。”
但猎人根本不予理睬:“狡猾的东西,我不会上你的当。”一棍子就打死了它。猎人再回头找大雁,谁知,大雁早拍拍翅膀,飞了。
我们看到,在这则寓言中,狐狸虽然狡猾,但毕竟思想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只知沿用老办法,终于难逃一死。而大雁却通过分析猎人的心理,认识到了自己与狐狸的强弱关系,于是力求创新,采用欺诈的办法,诱导猎人犯错误,最终逃过一劫。
时代在不断发展,做事不靠计谋,死守老一套,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在如今的社会,只有那些大胆创新,勇于挑战社会和挑战自我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