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风思索间,老丞相沈旷出列说道。
“臣沈旷有事启奏。”
“准奏”
“自上次卫将军韩彦在黄河大破刺客,生擒刺客张猛、卢小六之后。臣经审问得知,二人皆效力于胤国‘夜行候’组织。后张猛交代,可联络‘夜行候’之中同僚,刺探胤国情报,将功赎罪!”
秦胥点点头,刺杀一事上次沈旷已经禀报过。
此番朝堂之上,沈旷重提此事,想必是有了关于胤国的消息。
“沈卿可是得到了什么线报?”秦胥问道。
“今日得到那张猛的同伙赵安传来的消息,据情报上显示,虢国已经得到玉玺!”
沈旷的话让太极殿安静了下来,群臣们面面相窥。
“怎么可能!?不是说玉玺在虞国都么?”费亭惊呼出声。
“是呀,明明上次流传玉玺现身在虞国。怎么这情报显示又在虢国!?”
不少大臣们纷纷附和。
秦胥环视众臣,问道:“诸位爱卿觉得此消息可信几分?”
“臣觉得只可信一半。”肖子孺回道。
“为何?”
肖子孺说道:“回禀大王,距上次虞国得到玉玺的消息已经过了快半个月,而始终再没有其它消息传来。可见虞国得到传国玉玺一事并非可信,乃坊间流言。”
“孤觉得肖爱卿此话有几分道理。”
费亭出列补充道:“臣觉得既然玉玺在虞国一事不可信,那情报上所说虢国得到玉玺一事也不一定作假,故而肖司徒所说的‘只可信一半’还是以此为依据的。”
肖子孺点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沈卿怎么看?”
秦胥还是想听听老丞相沈旷的意见,他此刻也拿捏不准。
“依老臣认为,该情报还需细细核查一番才是。”沈旷抚须说道。
赵怀倒是开口问道:“沈老丞相觉得赵安会拿张猛等人性命当作儿戏么?”
他这句话说的不清不楚,亦是让众人疑惑不已,不知他究竟想表达些什么。
秦胥当然也注意到了赵怀,问道:“赵司马是觉得此情报可信么?”
“臣的意思是无论此情报作不作得真,都要把它当做真的来应对!”
赵怀此话并非没有道理,玉玺一事牵连着天下的纷争。
玉玺如果真如情报所言在虢国的话,那可就麻烦了。
现在胤国正愁没有大义与理由南下中原呢,这玉玺岂不成了最好的理由?
胤国到时候整顿好兵马,以‘伐虢讨玺,进献天子’为名出师,那翊国如何是好?到时候面对虢国的使臣,究竟还联合不联合了?
不联合,唇亡齿寒。虢国一灭,秦胥不相信胤国不会把长矛指向并州。
联合呢?到时候胤国占据大义,恐怕翊国会被天下百姓的口水淹死。
“假若此消息当真,赵卿可有办法?”秦胥吸了口气,沉声问道。
“有是有,只是若消息属实,怕虢国不一定会配合。”
“说与孤听听!”
赵怀开口说道:“让虢国将玉玺交与大王!”
肖子孺听罢,急忙问道:“这是为何?”
“岳继疆又不是傻子,他肯定不会将玉玺交给我们的!”
“有玉玺在,怕是岳继疆迟早要做皇帝!”
“就是!”
不等赵怀话说完,群臣们先吵嚷起来。
季思瞄了一眼若有所思的秦胥,唱喝道:“肃静!”
太极殿复归平静。
“赵卿继续讲,这么做是为何?”
面对秦胥和肖子孺的疑问,赵怀说道:“现在我国依附于胤国的庇护之下,若岳继疆愿意将玉玺交由大王,那胤国到时候便师出无名。而大王可借此机会对天下布告,由翊国进献与天子。”
“有趣。”秦胥笑了笑。
“至于这玉玺大王究竟献不献给天子,就不是它胤国所考虑的事情了。”
肖子孺问道:“若是胤国以此为由对并州用兵呢?”
“不会!”赵怀胸有成竹的说道:“胤国不会冒天下之忌讳,对附属国用兵。否则拿下中原与并州,一样无法使两地臣民归心!”
“这便是有趣所在。”秦胥笑道:“此法确实妙,只是岳继疆即便真有玉玺,他亦不会轻易交出的!”
“回禀大王,应对之法已经有了。剩下的,就是看沈老丞相的了。”
沈旷斟酌一番,说道:“老臣随后便去核实此消息的真假!”
秦胥满意的点了点头,今日早朝的事情处理了个差不多。见无人再出列启奏,便退了朝。
秦时云倒是对赵怀的表现很是满意与高兴,散了朝之后急忙快步追上了走在最前面的赵怀。
“赵先生留步。”
赵怀闻声停下脚步,转身一看,竟然是秦时云。
“公子可有事?”
虽然已经被群臣认定自己就是嫡派了,但光天化日之下被秦时云拉住聊天还是会有些不适应。
“今日先生对玉玺之事的应对从容得当。”秦时云夸赞道。
“这都是臣分内之事。”赵怀笑道。
“想必父王一定满意赵先生的表现,恐今后赵先生要成了父王身边的‘智囊’了。”
秦时云也觉得今日赵怀的点子着实不错,在他看来这就是一箭双雕之计!
既平息了中原战事,又能空手套玉玺过来。
虽然还不知道岳继疆会不会献出玉玺给父王。
赵怀谦虚道:“公子谬赞了。”
被秦时云这么一夸,反而让赵怀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过他内心里对此‘献玺之策’还是很自豪的,面对秦时云的夸赞,还是悄悄的接受了。
“赵先生谦虚了。”秦时云笑道:“若赵先生能得到父王的厚爱,晚辈也能借此沾沾光啊。”
赵怀一拍脑袋,忽然想到:今日若真能得到大王赏识,今后成为了大王身边的‘红人’,岂不是对秦时云登上世子之位有所帮助么!?
“赵某一定借此良机!”
秦时云倒是劝道:“赵先生千万不可心急,慢慢来,切勿引起父王的疑心。”
赵怀点了点头,记下了。
秦时云见众臣已经散了个差不多,也不再拖住赵怀不放,便客客气气的告了别。
赵怀亦是怕与秦时云墨迹久了引得别人嚼闲话,告了辞之后便急匆匆的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