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自己起晚了的李清风,弹射般的从床上跳了起来,胡乱的套上了自己的大裤衩子,上衣都来不及穿,蹬上自己的破布鞋直奔厨房而去。
当赶到厨房时,看到灶台上已经做好的早饭.
就在李清风拿着水壶在水龙头那里接水,准备烧壶热水为自己起晚了这事做补救时,小妹李红梅才从屋里走了出来,看着院子里忙碌的三哥和母亲,小妹有些扭捏,快步走到摆放碗筷的李母身旁用甜的发腻的声音撒娇的说道:“妈~我今天起晚了,以后我一定早起帮家里做饭”
这甜的发腻的声音让正在接水的李清风感到一阵恶寒,恶心,太恶心了。
李母到是挺吃自己小闺女这一套的,笑着回道:“你还小,从明天开始就要工作了,做个早饭还有你姐你妈在呢,用不着伱”
正在接水的李清风看到母慈女孝的这一幕,忍不住在心里发出感慨,果然是撒娇的女人最好命。
等李母把棒子面粥,窝头咸菜全部摆上了院里的小桌子后,一家人也差不多全部洗漱完坐好。
李母看到人都到齐了,就开始拿着勺子分粥,一边分粥一边说起了李清风下乡的事:“昨天赵大姐送来的车票我看是去南方的,我觉得南方不行,我今天去找找关系,看能不能把你下乡的地点给改到东北去”
(本文的时间线是75年,按照当年的政策,原则上县城青年是就近下乡,一般都是在县城附近的农村,不过年代文都去东北,这本书也跟着随大流去东北)
“可别去东北,我有战友就是东北的,他说东北那地方冬天冷的要命,雪特别大的时候能把房子给埋了,老三去东北不是遭罪吗?”李家老大一听说李母让去东北,立马出声阻拦。
二姐这辈子没出过远门,知道外面的事情只能通过报纸,一听自家老大这么说,连忙也开口表示反对。
见到自己提出的想法,两个大的都反对,李母当即就不乐意了,狠狠地瞪了两人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你们两个懂个屁,东北比南方好多了,东北冷是冷了点,那边的山货多,粮食也多,冬天的时候人家屋里都有火炕,在屋里暖和的很,而且那边一年只种一茬庄家,一年里能有半年不用下地干活。去南方下乡,冬天还要下去种地,那边冬天也冷,咱们这边的人更受不了”
李母肯定是了解过各地下乡的情况的,要不然的话说不出这一番话来。
“你妈说的对,你爷爷年轻的时候去过南方,他说那边的冬天是湿冷的,要是再下点雨那骨头都跟着冷,老三去南方真不如去东北的好,东北估计比咱们这冷不了多少,还不用干活”一直没说话的李父也跟着赞同李母的说法。
一家人在讨论李清风下乡的去向,李清风一直没说话,一边喝着碗里的棒子面粥,一边在心里琢磨李母的话。
下乡的地方没有不苦的,从李母的话里来推测,去东北下乡可能会好一点,毕竟干半年歇半年,全国就东北独一份,而且根据后世的影视剧里看到的,但凡是知青都想往东北跑,那么就说明去东北肯定比去南方强。
前世李清风去过南方,南方的冬天确实冷,李清风是真的受不了那边的湿冷。
这边的讨论还在继续,李母说完东北的好处后,瞥了一眼正在喝粥的李清风,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听说东北那边的粮食是全国最充实的地方,等你到了地方,要真是这样的话,想办法给家里寄点粮食,咱们家的那点定量一直紧紧巴巴的,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次饱饭”
这句话估计就是李母让李清风去东北下乡的真实目的,现在每家的粮食全部都是定量的,每人每月定量的那点粮食如果顿顿吃饱的话也就够二十天的伙食,为了最后的十天不饿肚子,只能每顿只吃个七八分饱,全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多少次饱饭。
对于李母的算计,李清风很是理解,在城市里想要买到粮食全凭着粮票,每个月的粮票又不富裕,家里有个警察,又不能去黑市上买粮票,只能把主意打到下乡的李清风身上。
“可以,没问题,等到下乡到地方以后,要是那边真的不缺粮食,到时候我就给家里写信,让你给我寄钱买粮食”
“钱钱钱,就知道钱,我还能饿着你不成,你们李家从老到小,嘴里就没离开过钱,我真是倒了大霉才嫁到你们李家来”
逮这个机会,李母将李家上上下下挨个说了个遍,众人纷纷低头喝粥,不敢触李母的霉头。
吃过饭以后,李母让小妹去洗碗,她则是叫着李清风进到了房间。
来到李父李母住的房间里,李母当着李清风的面,从衣柜里的暗格中拿出一个饼干盒子来,里面装的是整个李家的积蓄。
李母有些心疼的从里面数出来五十张大团结后,想了想,又掏出一张大团结和一些烟酒票之类的票证,将这些票证一股脑的塞给了李清风。
“这里有五百一十块钱,其中的五百块是给小妹买工作的钱,多出来的十块钱你去买些烟酒,人家赵科长给了这么大一个优惠,咱们不能不懂事,你买些好烟好酒给人家送过去”
看了一眼李母手里的钱,李清风没有接,而是疑惑的问道:“你不跟我一起去?就这么放心的把钱交给我?”
李母瞪了李清风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你的火车票都出来了,我不得趁着人家刚上班赶紧去帮你调换一下下乡地点,要是让人家报上去,你就准备在南方的冬天里下地干活吧,怎么?我不跟着去,你还敢把这笔钱揣自己兜里?”
“不敢,不敢,您放心吧,我今天肯定把小妹的工作给办的妥妥当当的”李清风连忙拍着胸脯保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