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22章:一举三得

作品:明末黑太子|作者:牛笔老道|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05-21 00:06:43|下载:明末黑太子TXT下载
听书 - 明末黑太子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诸多大员心里都认为太子过于兴师动众了,收拾万余人的复叛流寇,不至于将北方大半兵马投入湖广一带。

但如果被朝廷招安的大部分流寇都与张献忠同流合污,在五月初发动复叛的话,对朝廷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部署在湖广地区的官军规模远远少于流寇数量,只要在比邻地区驻扎的流寇私下商定叛乱时间,就能给官军造成相当大的重创。

整个湖广地区都没有五万官军,而在湖广西北部的官军只能对这些昔日的流寇起到警戒作用而已,根本阻止不了对方发动大规模的叛乱。

虽然这些流寇看着是比以前的兵力少了很多,但这是压缩掉水分之后的干货,全部都是可战之兵,绝非狐假虎威一击即溃的饥兵。

要歼灭所有叛乱的流寇,起码需要二十万以上的官军,少于这个数,就等于是将湖广地区拱手让人了。

“张献忠等人将熊文灿这个蠢材随意玩弄,表面上恭迎讨好,暗地里厉兵秣马,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本宫才要先发制人,等到流寇率先发难,敢问这个烂摊子谁来收拾?”

事急从权,架空兵部也无所谓了,反正之前五城兵马司都已经成了样子货,兵部自己的事情都擦不干净。如果这条路走不通,那就直接罢免兵部三个要员,自己大权独揽好了。

在这个时候出兵必须要坚决彻底,不能再有任何的顾虑与彷徨,真到了湖广被打成了马蜂窝,形势到了一把不可收拾的地步,那前阵子一波猛如虎的襙作就算是白忙活了。

这锅是熊文灿和陈洪范的,某太子是不可能自己背锅的。

一文一武,两个棒槌。

杨嗣昌那个死胖子很坑,但比较起来,这俩人更坑。

兵部尚书王家彦对于熊文灿的态度很是疑惑,因为张献忠就在他的眼皮底下“殿下,熊文灿距张献忠所部极近,莫非无法发现其正在备战?”

如果太子所言属实,那么熊文灿便被张献忠所蒙蔽了,抑或是在刻意姑息养奸了,着实该死。

幺鸡哼笑一声,直言道“发现又能如何?上报招抚失利?之前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了?那朝廷在震怒之下,第一个要惩处的官员就是他熊文灿,他能干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么?”

熊文灿只能选择一条路跑到黑,一厢情愿地祈祷大粽子不要复叛,但这也仅仅是个愿望而已。与实际情况正好相反。

湖广巡抚方孔炤以及其他主战派的官员在此前一直力主要彻底剿灭这个祸患,对于一些冥顽不灵的流寇,不能一味的招抚安置,他们早晚都会反咬一口。

送抵京城的奏疏多大数十道,但甩锅爹已经笃定熊文灿这招是非常不错的妙棋,尤其是节省了大量的军费,眼下不反就行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好了。

但张献忠等人是急性子,等不到以后,只要官军的绞索从他们的脖子上拿下去,他们就要伺机进行疯狂的反扑,之前的偃旗息鼓,就是为了日后可以作威作福。

王家彦这下也不想多问了,他也明白熊文灿是决计不会敢自己把自己给参死这种蠢事的,他甚至想到在流寇复叛之后,走投无路的熊文灿可能会直接投敌。

“关于复叛的事情,是仙界军师刘伯温掐算出来的,与谷城附近的实际情况极为吻合,本宫如此行事,也是奉太祖皇爷爷之命,不得已而为之。之所以没有提前告诉,就是担心一些人会泄露消息,由此让流寇安插在京城的眼线得到之后飞报回去,继而使得他们提前发动叛乱。本宫今日对诸位爱卿所讲之内容,一部分会刊载在近期的《京师日报》上,另一部分,就要永远的烂在肚子里,不得对任何人透露一个字!尤其是明亡于流寇之事,一旦泄漏出去,流寇便会士气大振,与官军死战到底,还会越剿越多。本宫丑话说在前面,不论官居何位,泄密者一律严惩不贷,届时莫怪本宫翻脸无情!”

有的事情过两天就会广而告之,有的事情你们这辈子都别想当大喇叭来炫耀。

明亡于李自成,这货还有四十万兵马,要是传到河楠那边,就等于给快递李哥做广告了。

前去投靠的灾珉得用数十万,乃至上百万来计算,那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在场的众人闻言全部都变得噤若寒蝉起来,“明亡于流寇”比太子“退位让贤”还要大逆不道十倍有余。

这话出自官员之口,尤其是太子已经事先警告过了,自己还刻意说出去,到时候恐怕全家都要被磔示,还要被诛九族,外加掘祖坟。

“诸位无须紧张,本宫只是提醒尔等管好自己的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要做到心里有数。本宫跟诸位爱卿说这些,就是要让诸位爱卿意识到情况有多么严重。诸位都是朝廷的股肱之臣,如若不认真对待湖广地区的流寇,那么大明就剩五年的光景了!哦……现在算起来,五年都不到了,只剩四年多了。之前本宫已经让王在晋向锦州城运送大量的粮食,同时削减守军规模,将不具备战力的百姓迁往山海关,这样祖大寿可以领兵尽可能地据守一段时间,最好拖上两三年,即便东虏长时间的围困锦州,也不会发生粮食吃光,朝廷不得不派兵驰援的情况!”

锦州就是关外的导火索,只要这里点不着,皇太鸡就拿老王头没辙,人家就蹲在山海关码防御,野战不跟你打,你能把他怎样?辫子主动打山海关,就能把皇太鸡的门牙磕掉!

某太子认为以皇太鸡的尿性,绝对不会舍得用一两万人的伤亡来攻克锦州的,要真么一点一点吃掉渣明在关外的据点的话,那宁远还得折这么多人才能打下来。

等吃下距离山海关最近且最大的据点——广宁前屯卫之后,辫子得损失四五万人,这还打个屁山海关了?得直接撤回去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了。

涉及到边务,王家彦转而问“殿下,若是东虏要施此围城打援之计,为何此前不曾使用?”

围困锦州的目的不是打下锦州,很明显就是为了歼灭北上驰援该城的明军,皇太鸡的狡猾程度比其酋爹有过之而无不及。

关键是皇太鸡现在才明白过来其实可以这么玩,采用这个办法,辫子就可以直接获得胜利了,就是过程有点费劲,但入主中原的时间却被大大的缩短了。

众人都是大惑不解,幺鸡便为这货以及在场的众人解释道“因为皇太鸡看出来了,入关劫掠之策并不能使我大明王师元气大伤,虽然在战场上难求一胜,但王师的十余万兵马仍旧是皇太鸡的心腹大患。若能在关外一举聚歼这些人马,京城岂不是唾手可得了?届时我朝连赵宋都做不得了。当年赵宋面对金军,也仅仅是溃败,其主力并非遭到毁灭性打击,这才有了后来偏居一隅,与金国分庭抗礼的局面。而我朝的主力若是在关外被东虏歼灭,而南方各地兵力加起来还不足十万,又不如北军这么精锐,除白杆军之外,多数部曲对阵流寇都不能稳操胜券,届时如何战胜顺势南下且士气高涨的东虏大军?所以锦州便是我朝的命门所在,不论如何,在最近两年之内,都不能驰援锦州!却不能撤出此城的兵马,因为还可用来牵制住皇太鸡的注意力,减轻山海关的压力。故而锦州不能救,却必须守,这是一招险棋也!”

以当下明军各部的战斗力来判断,除了极少数王牌部队之外,绝大部分都是些只能守城,无法野战的完犊子货,不论关内关外都是一个德行。

为了给锦州解围,一下子派出去十万大军,结果被皇太鸡一锅端了,别说甩锅爹,就是换成某太子继位,这么大的兵力损失也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在最近一两年之内,一旦发生松锦大战的情况,就意味着明军必败,没有野战能力就不可能打赢辫子,打不赢也就跑不回来,其下场就是被对面全歼。

各地的新军还没出炉呢,没有积攒起足够多的有生力量,渣明也就没有到与粪清拼消耗的时候,必须继续戒急用忍才行,意气用事的结果就是功亏一篑。

某太子目前的战略就是,你能入关打秋风,你就随意打,反正我也拦不住,你抢购了就滚,老子慢慢在家里憋大招。

你要围困锦州也可以,死活我是不会去救的,一救就掉坑里爬不上来了。锦州城的粮食足够多,你爱咋围就咋围,大明全当没看见。

这么被动防御的确很丢人,几乎是在人家的脚底下苟活着。但能保住命就行了,要是连命没了,谁特么还在乎自己有没有面子啊???

以辫子经常进犯的山茜、北直隶、山栋为例,这仨地方已经够惨了,不能再惨了,某太子也就可以破罐子破摔了。

真正赚钱的地方在山栋半岛,到时候集中兵力防守就行了,金矿他们是抢不走的,咸鱼他们也不稀罕去抢。

所以不破城的话,皇太鸡就算御驾亲征,也啥也抢不着,最多就是抢点海盐而已。这玩意海里有的是,等辫子滚蛋了,多晒半个月就补回来了。

次辅吴甡捋清了太子所言内容的脉路,便点头称是“殿下所言极是,锦州与宁远而城皆孤悬关外,王师若救,则必中东虏之圈套。若是不救,此二城便会落入东虏之手。当下最为适宜的办法便是竭尽所能拖延时间,争取为朝廷腾出两年光景,以整军备战,再徐徐图之。”

东虏屡战屡胜,士气正旺,王师也只能避其锋芒,以待东山再起之日的到来。

太子的战略倒是深得吴甡的欣赏,至少非常务实,朝廷不会像之前那般手足无措了。

若是在关外刻意避战,那便减少了遭遇挫败的可能,朝廷这边也就不会有官员会被下狱枭首了。

幺鸡不由点点头,感慨道“是啊,当下也值得如此了,等再积攒些银子,才能有反攻的本钱!”

甩锅爹的头号冤家是兵部尚书,怎么杀都阻止不了战场上的溃败。

而某太子的头号冤家是锦衣卫指挥使,监国一个月就宰了俩……

认清大局,再明确自身定位,之后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才是明智之举。

眼下打不过就是打不过,没有外援,没有大把的银子,没有海量的先进武器,那就钢不动辫子主力。

毫不夸张地说,皇太鸡的狗腿子现在就能以一敌三,辫子十五万大军的战斗力就相当于四十五万明军。

某太子东拼西凑,最多才能凑出二十万人马,余下就要靠外援与先进武器来补足,否则下场就是被皇太鸡给乱炖了……

最早得到明年,才能生产出足够多的先进武器,欧洲的外援也得那时候才能到来。

这么长时间还没回音,德川二货大将军还特么蹲在自己的天守里思考人生呢吧?

实在不行就跟其他手里有大量武士的大名单独谈判好了,借谁的小弟不是借,只要对方同意出兵,这边就立刻给成船的白糖。

对某太子来说,对方拿出一千人马不嫌少,一万人马不嫌多,只要自带装备,就算是十万武士大军,大怼朝也养得起。

普通足轻一个月二两银子外加半石大米,加上将校在内,十万人马每月不过二十三四万两银子以及五万多石大米而已。

洪承畴麾下的人马也跟这差不多,但每月的消耗高达三十万两银子,大米就更别提了,完全是一群吃货,这还没算列装武器与盔甲的成本。

所以这么一对比,还是找雇佣军打仗比较便宜,哪怕被辫子给打死了,抚恤金也比渣明士兵少一半。

十万武士大军……

先不说战斗力如何,这个规模绝对够皇太鸡喝一壶的了!

所以不管德川二货大将军最后是否同意,某太子都决心一定要从倭国借到兵。

这是距离大明本土最近的外援,而且兵力雄厚,更何况泡菜现在已经彻底完犊子了。

某太子相信任何一个大名,甚至包括德川家光在内,都无法拒绝堆成山的白糖。

这种交易对他们极为有利,等于是白糖都是各自净赚的收入,而大明将会给他们的下属另开一份工资,也就是说无偿为他们养兵,还要倒搭一堆白糖。

比如你的车价值二十万,有人先付给你十万来租你的车,然后自掏油费,如果撞坏了,还会再赔偿你二十万,一年就开四五个月,其余时间你都能继续开。

而且某太子开车是用来竞赛的,如果比赛时拿到了什么奖品,都会用来养车,其金额不会低于十万。

对某太子来说,花十万就能开上价值二十万的车,这买卖当然划算,至于前期先花出去的那十万,也是从别人身上赚来的,并不需要动用自己的本金。

郑老屁就是中间人,就负责开车运输这十万预付款,再把租来的车开回来,其回报就是从某太子这里得到十万的好处费,而且每年都有这个金额的收益。

所以这买卖是一举三得,绝对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