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人物塑造高手进阶:原型心理学

作品: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作者:天河優子|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02-29 15:43:44|下载: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TXT下载
听书 -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作者华城空明

人物塑造是小说创作过程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以个人英雄主义为核心的网络小说中,能否塑造出生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直接决定了一部作品的成败。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们通常采用“扁平人物”塑造,也就是所谓的脸谱型人物。

一般来说,扁平人物的主要塑造方式为强化“人物标记”,包括强化性格标记、语言标记、行为标记等。能够做到这几点,已经足以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

但实际上,人的行为、动作也并非总是完全符合某一性格特征的。足智多谋的人也有犯低级错误的时候;愚昧无知的人也有一时开窍的时候;粗鲁莽撞的人也有心思细腻的时候;刚毅果断的人也有犹豫不决的时候。如果单纯的通过反复出现同一特征标记来强化人物特点,难免会造成些许生硬感。

同时,一个性格独立鲜明的主角,能够使性格相近的读者轻松地产生认同感,同样也会阻止性格不。 同的读者产生代入感。

本文将会提出另一种人物标记强化方式。

此种方式不但可以更好的塑造特色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更能够避免性格与行为完全统一所带来的生硬感,同时亦可解决不同性格的读者与小说代入感之间的问题。

这便是——强化心理原型标记。

简单易懂的原型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人物的心理刻画,这并不难理解。

但实际上心理学种类非常多,比如研究治疗心理疾病的临床心理学、研究神经系统与心理活动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年龄与心理变化的发展心理学等等。

显然,为了写小说把这些一一学过来根本没必要。

对于网络小说创作而言,原型心理学更加快捷方便。

(本文仅涉及皮尔逊十二原型心理学中最浅显的理论基础。如果您希望看到有关原型心理学的深度研讨,请直接将下文无视掉吧^_^)

原型概述

原型的概念最早来自于卡尔·荣格,约瑟夫·坎贝尔把原型的来源解释为人类较深层的集体无意识,卡罗尔·皮尔逊则给出了十二原型的理论。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在这里,我们只需要将原型理解为人格的标准模式即可。

每个人都拥有着十二种原型。天真者、孤儿、战士、照顾者、追寻者、破坏者、爱人者、创造者、统治者、魔术师、智者和愚者,每种原型都可象征一种人格,负责着不同的人生历程。

原型本身并没有好与坏、强与弱的分别。但是由于不同的人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所受教育以及其他一些先天因素的不同,原型的表现也会有强有弱,呈现不同的层次,甚至会处于负面状态或隐藏状态。

某种原型处于主导地位的的人,便会呈现出该种原型的特质。以“战士”原型为主导的人勇于克服困难;以“孤儿”原型为主导的人善于提出质疑;以“愚者”原型为主导的人乐于享受生活……

实际上,在现实中,你有可能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经历多种心理原型的作用。

例如,当你产生了一个很棒的构思时,信心满满的坐在电脑前,准备写出一部“绝世奇书”(天真者)。你罗列出自己的想法,制定了一份简要的计划(战士)。可很快你就发现了各种问题,不知该从何下笔。苦恼中的你,转向互联网寻求帮助(孤儿)。你在网上搜集各种资料,在论坛上看别人的经验(追寻者),可是更多的问题却接二连三的呈现在你的面前。你感觉到了麻烦,于是放弃了想要写作的“可笑想法”(破坏者)。(请勿模仿)

原型的应用

当我们想要创造出一个性格多样,复杂完整的人物时,只要让他同时具备多种原型特质就可以了。不过并不推荐这样做,因为这不但十分的复杂,需要有强大的笔力支撑,且并不适合网文模式。

至于让同一个人物同时拥有完整的十二种原型,你将创造出一个只存在于理想中的完整人类模型。

我们只需要让一个人物拥有一种原型就够了。原型虽然只有十二种,但每一种原型层次定义都极为丰富,并不用担心“人多原型少”的情况出现。

前面的“扁平人物”塑造,我们提到了人物的“原型标记”。

强化原型标记,就是让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完全符合某一原型特质。

这种人物标记方式和常规的性格标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原型仅作为一种心理模式。它具体表现在人物的追求目标、心中的畏惧、应对困难的方式等方面,细节处灵活性很大,完全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来改变细节,而不用像其他人物标记般死死地限制住人物的一言一行。

同样,在代入感方面,不同原型特质的读者也并不会产生强烈的疏离感。因为十二原型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心理特质,就算处于隐藏状态的原型,也不至于产生排斥心理。

当然,前提是别总把主角往原型的负面(阴影面)状态写。

原型的阴影面并不代表着“坏的”、“差的”、“不良的”,它们只是原型的另一种状态。若某人处于原型的负面状态,这说明他并不是原型的掌控者,而是被原型所操控。

原型的负面状态有时会比正面的原型更加强而有力,尤其是用在塑造配角、反派的时候。如果你在烦恼配角太花瓶,反派智商太低,而不这么写又会抢了主角风头的话,不妨试试“负面原型标记”吧。

原型详解

原型探索

理解、探索内在原型的过程通常被称之为“内心的探索之旅”。它由“准备期”、“探索期”、“返回期”三个阶段构成,分别对应着人类心理发展的“自我”(ego)、“灵魂”(psyche)和“本我”(self)三个阶段。(这不同于弗洛伊德的“自我ego”、“本我id”、“超我superego”)

准备期包括天真者、孤儿、战士、照顾者四部分。自我被视为灵魂的容器,构建完整的自我,使人们认识自己、学会生存之道,构建与外界的联系。

探索期包括追寻者、爱人者、破坏者、创造者四部分。与宗教界象征永生不朽的灵魂不同,荣格认为灵魂是集体潜意识的同义词。它象征着更深层次的体验与认知。

返回期包括魔术师、统治者、智者、愚者四部分。本我是个人内在探索的终点,它代表圆满完整、内在的平衡;也代表旅途已然结束,个人的生命在新秩序下已经得到改变。

准备期

天真者

每个人都是由天真无邪的婴儿开始的。从小得到充分照顾的孩子,会对世界充满信任,认为这世界是安全的。他们愿意接受来自他人的帮助,愿意学习来自他人的生存技能。有朝一日,他也会为别人提供安全的保护,并将自己所学的传递下去。

天真者象征着信任,它相信着一切外来的信息。如父母随口的一句愚笨、懒惰,把成绩不好归结为自己不够聪明;它会内化种族偏见、性别歧视、同性恐惧或阶级意识;它相信别人所谴责的一切人或事物都是不好的。

天真者渴望着无条件的接纳,畏惧着背叛与抛弃,它会拒绝接受失望。

如果否认受到虐待,就不用为自己作战;如果将自己的过错投射在别人身上,就不用作出改变;如果接受来自他人的敌意和伤害,就可以不用体验面对批判、敌意时的无能为力感。

于是,天真者会陷入阴影面,它盲目地信任,不合情理的乐观,否认着一切自己所不希望见到的事实。

许多宗教传统都有纪念“失落纯真”(fall-froe)的仪式。例如,在基督教教义中,人从伊甸园堕入艰辛困顿的尘世。经历种种磨难,最后总会有救赎者来到,并解救人类,带人重返天堂。

在方文化中,乐园的失落是一种悟道方式,它象征以真知灼见将我们自虚幻的假象中解放出来。我们跟随大师们修行,以证得涅盘解脱而体验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正如宗教、神话中所示的那般,只有经历过失望、背叛,体验幻灭等失落,在不幸中仍保持着信心的天真者,才能免入阴影面,重返乐园,成为睿智的天真者,乐观信赖却并不盲目。

倘若在丧失信心,那便是孤儿的故事了。

孤儿

内心的孤儿原型,是由儿时所经历的遗弃、背叛、虐待、忽视所形成,也包括了老师的不公平、同伴的取笑、朋友背后说坏话、爱人的离去等等。

孤儿的特质,还包括对世界渐增的不信任。比如认为专家的话都不可信、不给红包医生不治病、商人会为赚钱而污染环境、官员全都贪の污受の贿、社会没有自の由民の主的存在等。

感受到自己的痛苦、被弃、牺牲与无力的孤儿,往往会拒绝来自他人的救助。他们认为,如同天真者一般的信任,正是引狼入室,邀请别人再来欺骗自己一次的把戏。

于是,孤儿陷入自我孤儿化的循环,逐渐堕入阴影。

天真者在被逐出乐园时,曾得到上帝的许诺,只要保持信心,弥补过错,便可得到救赎。但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得到救赎,就像神话中的伊斯梅尔、路西弗、凯恩等人物,被永远的拒绝在了乐园之外。

对于失去乐园引起心中的绝望和疏离、放弃对乐园希望的人而言,接受自己需要帮助的需求,和其他共同反抗权威的人相互依靠,在尘世间创造出一个新的乐园,才是最佳选择。

战士

人们一提到英雄,总会把他想象成战士,一个逃开环境的羁绊、追寻生命宝藏的人。在此过程中,他必定会遭遇到困难险恶。这类的英雄,有过人的勇气、崇高的理想和冒险的精神;他们捍卫疆土、保护弱者、护卫荣誉以免受到侵犯。

战士原型的作战理由是为了主张生活的权利。任何时候,当人们为老板的不公、师长的偏心或其他权威的偏颇而采取行动,以保护自己或别人免于受伤害时,他就是战士。

每当人们为理想原则而冒生命的危险时,战士原型的积极面就在生命中出现,它也存在于所有受到压迫族群的反抗挣扎中。

今曰,许多人厌恶战争,战争已不能成为解决国际纷争的手段了。但是这并不是战士原型的问题,而是我们应该让战士原型进化到更高的层次。

人若没有保护疆土的能力,那么文明、国家、个人将没有安全可言。高层次的战士原型,他的武器包括谈判技巧、机智反应、法律知识、语言能力和组织同党的能力。高层次的战士可以将原始的掠夺特质转化为世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表现。

简单来说,战士的阴影就是为了自我优越而战。在经济上、政治上,负面的战士非常有竞争心,但这些努力奋斗却与崇高的理想或社会目标毫不相干,只以浅薄贪婪的方式来争取第一。他们所要的只是金钱、权势、地位,为此他们愿意以卑下的手段来攫取利益。于是,他们变成恶棍,而非英雄。

照顾者

理想中的照顾者是十全十美的父母,充满慈爱、无私忘我地照顾孩子,愿意为孩子的利益而牺牲自己。婴儿时期,照顾者会关注襁褓中幼儿的每一个需要,孩子渐渐长大后,它会督促孩子学习了解世事,逐渐地让孩子茁壮成长、自我独立。

类似过程发生在老师与学生、心理医生与病人、护士与病患、老板和员工、保护者与被保护者间。

照顾者是自我发展中最高尚的原型特质,它帮助人从自我层次提升到灵魂层次。

然而,如果某人照顾者特质太强,便可能完全为了迎合他人的需求而没有自我。当别人开口要求时,它也没有拒绝的能力。

它也可能会有强烈的冲动想要去帮助他认为需要帮助的人,不管别人有没有请求协助。

事实上,许多人都以照顾别人来掩饰内在被遗弃的感觉,但其实他们真正需要的,只是照顾自己而已。

探索期

追寻者

人们渴望追求,总觉得心灵空虚、人际疏离、对局限感到不满,但又不知道到底失落了什么,只觉得在渴望一些难以言诠的东西。寻寻觅觅、攀登不同的生命高峰,探求新的视野寻找智慧,越过边际探索前人未曾探索过的领域、完成前人未曾完成的梦想。内在的渴求回应灵魂的呼唤——去超越。

没有人能免于未知的召唤。无论我们想象那召唤来自天之涯或海之角,无论它来自天外天或理想新世界,也无论我们所追求的是财富地位、政の治自の由或经济繁荣,甚或就是追求明心见性、证入涅盘。

追寻内在满足感可能发生在不同年龄的人身上,但特别容易吸引正进入青少年晚期和成年初期者的注意。这是一个探索时期,他们探求新境地、尝试新观念和新体验,学习认识世界。

旅行异地、学习新知、尝试体验,正是这个时期的特色。

年轻人得到环境的足够支持,会兴致勃勃充满渴望地回应内心的呼唤,他对探索的热切兴奋之情,远大于远离父母和家庭的恐惧。这些新奇的冒险,也许是学校或工作的变换,也许是结婚、加人军队或出外旅行等等。

但不管你当时是什么理由,它都帮助你迈出自己生活的一大步。矛盾的是,对自我而言,这种冲动冒险不见得是好选择;但是对灵魂而言,却能帮助它发展茁壮。

我们若不回应追寻者的召唤,它可能会转换为阴影面。它会有强烈独立的冲动,使我们孤立隔绝。若完全不理会它的召唤,它便会以不同的生理或心理异常状态来表达。

想攀登灵魂极致的渴望,会促使人们以服用毒の品的方式来达到兴奋,或者以渴求危险刺激、或不择手段的追求等负面方式来表达。通常这种追寻是渴求成功的世俗野心,但有时它也可能是未加节制的精神层面的追求。

西方神话中,路西弗追寻精神灵性极致的故事里,本意是“带来光明之人”的路西弗,大胆地偷取上天的神力,想找寻更多的光明,但是因为他不只想要登高,更想要远高于众人之上,结果却反而堕入无边的黑暗中。追寻者原型的阴影面常会以傲慢的形象出现。

依卡罗士则不知是因骄傲,或是被自我热切的追寻所激励,鲁莽地飞近太阳,熔化了腊翼而坠沉大海。

破坏者

人常用疯狂购物、大吃大喝或酗酒用药等方式来麻痹自己、不肯清醒面对生命。但是早晚人会因为内心的失落、恐惧、痛苦,而开始探索生命自我。我们以为是自己主动开始探索生命的意义,却不知道其实自己是在破坏者原型的影响下而做的选择。

弗洛伊德认为“死之冲动”与“生之本能”都是人类生命中极其强烈而无法抗拒的力量。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为何人明知抽烟会致命,却仍继续抽烟?为何人要从事压力极大的工作?为何人要继续让自己处在被虐待的关系中呢?许多人都以自我独特的方法,借着生活模式和自我毁灭行为,下意识地选择死亡。

实际上,人没有方法可以逃避死亡。对大多数人而言,甚至也不能完全逃避自我毁灭的行为。有人虽断然放弃不良恶习,却仍沉溺于某些社会可接受的行为模式中,如暴饮暴食、生活不检或贪婪无度,似乎不能完全摆脱破坏者原型的影响。

于是,问题就可以简化成是谁被毁灭?被谁毁灭?

如同所有的原型,破坏者也有正面和负面的表达形式。我们可以被破坏者原型的负面控制而成为罪犯或成为革の命家,以颠覆的破坏者来改变高压控制的制度。谋杀、强の暴、虐待儿童和抢劫等破坏行为,都是破坏者病态的形式,全都会带来自我毁灭。

若拒绝承认自己所造成的伤害,破坏者就会变成邪恶之人。最糟时,有些自我发展失败的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道德感、或自制力,结果完全被破坏者控制,不但无能为力而且也无法停止自毁行为。

在正面形式中,破坏者特质帮助人们清理心灵衣橱:在情感上,它帮助人们与不佳的关系分手;在精神上,它帮人们放弃不再适合的想法和行为。然而,当破坏者原型作用时,虽然是好的方面,内心总会因引发的破坏行为而产生负罪感。

爱人者

没有爱,生命就无法与灵魂结合。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让自己与某人或某事密切结合,最先是父母或代替父母角色的人,以后才是心爱的毪子或玩具。孩子渐渐长大,爱意执著的范围就更大,包括住处房屋、游戏玩具、亲朋好友和各种活动。

人若与世界没有任何联结就会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从封闭自恋,到日常生活中无法对自己、对所爱之人、对工作、对伦理价值给予承诺。

当我们看到某处风景、从事某项工作、通过某种宗教或生活方式,而经验到一种热情,我们就体会到生之本能与欲の力。工作时,当我们感到与某物的联结特别强,以至于当想到会失去它,就会引起无可忍受的痛苦时,这就是生之本能。没有生之本能,我们虽活着,却没有生命的意义。

创造者

创造我们生命的,是灵魂,而不是自我。我们的灵魂会选择以体验疾病或失落痛苦来开启更深的智慧,让自我有所成长。这些方式,是自我所嫌恶的,因为自我的功用是用来帮助我们身体健康和功能正常。因此,当这类事情发生时,自我会觉得饱受迫害。

不管统整后的意识会变成什么,不管对自己有多忠实,大多数的人们仍受到自我的制约、社会的束缚以及自然规律所限制。

如果还未开始自我探索,以及尚未发展一个强壮的自我,并与灵魂结合,人们就无法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命运。我们感觉自己的命运好似由别人所创造,而也许我们的生活,也真的是生存环境和自我限制下的产物;这种情形,就是我们被创造者阴影所控制,我们不想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返回期

统治者

许多童话故事和传说故事,都会以庆祝主角的身世为结局。一位历经千辛万苦,看起来好似普通人的主角,原来是国王失散已久的儿子或女儿。在故事中,英雄通常都是由普通人家养大的孤儿,生活中所历经的艰辛困顿,让他们学习到虚心谦逊和同情谅解的生活智慧,以及真正的领袖能力。

当统治者原型在生命中起作用时,我们整个人会被统整融合,准备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我们不会因为觉察到外在世界正反映着我们的内在,而躲避不愿面对事实。

如果我们一直被侵扰,就意味着战士原型未能保护个人的生存界限,而统治原型就应唤醒它来对抗。如果外在的环境艰难而且不友善,就表示照顾者原型的作用没有发挥,统治者原型就应注意到而加以改善;相反的,如果外在环境丰茂繁盛就代表了内在的-圆满统整。

任何时候,当我们觉得有一股冲动想操纵控制自己或别人,或是无法信任外界时,就是负面统治者控制了我们。我们只是为控制而控制,或为权力、为地位、为个人的杰出表现,而去操纵控制,而不是为彰显个人更深的精神满足而有所作为。

当我们落入统治者阴影的控制时,便无可避免地被隔离在更真诚、更人性、更健全的渴望之外。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可能会清楚地觉察到与自己的内在灵性分离,或者太过萦念系心于探索灵性层面,以至于拒绝对人、对环境妥协。

邪恶的暴君会表现出所有负面统治者的特质,他们小气自私、心胸狭窄、报复心重,同时,又没有想象力和聪明才智,不是懒惰放纵,就是严肃偏执。当我们无法在生活享受和纪律控制之间、在自己和别人的需要之间以及在灵性追求与现实生活间取得平衡时,统治者阴影的特质就会出现。

魔术师

魔术师原型的力量,是借着改变意识层面来改变现实的力量。

魔术师是统治者的顾问,有如梅林之于亚瑟王一般。但是当国土荒凉不毛时(统治者原型作用不强时),它就只能独力运作。在古代社会中,那些扮演魔术师角色的人有巫师、女巫、魔法师、治疗者、算命师、僧侣和祭司。在现代社会,他们则是医师、心理学家、咨询顾问、甚或是市场的妖术家。

史达霍克写了一本有关“威卡”传统的书。书中将“巫术”定义为“一种以意志力来改变意识的艺术”。她解释说,巫术可以“平淡无奇”(有若“一小页传单、一件诉讼案件、或是一场示の威罢の工”)、或是“神奇奥秘”地“涵盖所有远古以来能加强人类心灵意识、提高直觉和发展灵魂的方法技巧。”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巫术都能影响和改变现实,它的效果远比我们辛苦工作挣扎奋斗的结果来得快。

当我们意识到,并且探索内在及外在世界的象征关系时,我们也可以用许多别的方法来影响世界。当我们建立起内在世界的秩序时,要外在世界井然有序就变得非常容易了。反之亦然,有的时候,我们只要清理冰箱、衣橱或桌子后,心中就好像也清理过了。同样的,如果我们希望世界和平安详,就必须先由平静自己做起。

智者

统治者原型和魔术师原型都想操纵、改变现实世界。然而,智者原型却很少或一点儿也不想这么做,他只想了解世界。智者原型的使命,就是找到与自己、与世界、宇宙有关的真理。完全发展的智者原型,不仅追寻知识,更要求得到智慧,就如同这句格言所说的:“追求真理的人,真理会让他得到自由。”

神话故事中,追寻真理的人所要面临的挑战是,要解开自己为何要生、别人为何要活、以及宇宙为何存在的谜。然而,如果我们心智太过理性和一板一眼,我们就只能了解一小部分的真理,因为我们内在的智者有如古典神话中的卡桑德拉—般,虽然能预言事实,却无法被人接受和相信。

大多数时候,智者会以谜语方式(如人面狮身兽,或导师以及禅师所使用的看似无解的公案)、金句格言(如耶稣和大多数的灵修导师的话)或是符号象征(如艺术家、诗人、能见未来者所使用)等方式来表达真理。

当智者阴影笼罩时,会有与现实分离的感觉,周遭所发生的事物,甚至于内心中的思考意念,都好似距离遥远。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却相当麻木没有任何感觉。

因为极力不去执著,所以对人、对事、对理想,都无法给予承诺。有时会欺骗自己说,这样会得到自由,但其实并未得到真正的自由,只是害怕给予承诺,以至于不能真正地与任何人或任何事产生关联。

愚者

如果统治者原型所代表的是自我,那么愚者原型就代表着超越自我的完整圆融展现;这个完整意指一种精神上的完整,而且不是建立在排他性的基础上。因此,愚者原型既先于自我层次而存在,又远超过它并且取而代之。因此愚者既是探索之旅的起程,也是终点。

愚者原型与人们常相左右、未尝须臾分离。事实上,它的出现甚至比天真者原型还早。愚者是内在小孩的一面,它知道如何游戏和享乐;它是人们的活力来源,它以原始的、孩子般的、自然的创造力来表达自己。

愚者没有道德观念、无法无天、目无尊长、不受拘束。

天真者的善良、内疚和孤儿的敏感、易受伤害,只不过是所谓的小孩状态中的一部分而已。愚者有小孩般想尝试一切、甚至想做一些被禁止之事的欲の望。而他们也有神奇的能力,知道如何说谎以避免父母的处罚。

对这种行为,我们既不认为它好,也不认为它不好。若小孩有这种行为时,我们会认为他“顽皮”;若是成年人有这种行为,我们则认为他“不负责任”。

从正面角度来讲,在成年人的生活中,愚者原型主要表现在创造、发明、制造上;但是如果让它表现在生活中,它会给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当年老时,也是愚者原型让我们能放弃追求成就、理想、不平凡,而能够安享晚年。在生命的所有阶段中,愚者使我们免于无聊,因为它有无限的创意点子和逗人趣味,使我们免于生存的绝望。

负面的愚者特质可能会表现出未受控制和训练的懒惰、不负责、贪吃、好色等感官享乐。当社会中被认为是中坚分子的人物,如企业家、官员等,突然传出他们染指金钱、酗酒用药,或传出绯闻时,就是愚者原型的阴影在作用了。

这种情形通常就像一个人完全被分成两半,一半是保守传统的生活,另一半是无可遏止的贪婪、欲の望、不知足等自毁行为。

文化与原型特质

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会引起不同的原型作用。实际上,在不同的文化中,原型的作用比在个人身上更为活跃。

文化的原型特质

天真者

敬畏权威,负责地保护和照顾他人,过分地鼓励遵守规则的传统。它的价值标准是以文化或整体利益为取向,而不是以个人利益为取向。事实上,个人被期待要顺从和做正确的事情。最糟时,偏离或打破规矩就会被严厉处罚;最好的情况是,偏离或打破规矩的人会被视为是需要帮助的人,于是权威者便会耐心地试着去帮助他们修正行为。

孤儿

平等主义者,会联合起来反抗压迫,或是在艰难时、生病时、穷困时或其他痛苦不幸时互相帮助。而且总是觉得非常脆弱。最好的情况是,虽然有牺牲被害的感觉,但是仍彼此互相帮助。最糟时,他们会相互牺牲彼此。

照顾者

毫不考虑自己的福只,被期待无私地付出。在最高层次时,每个人都可以被照顾得很好;在最低层次,每个人会不断地付出,却没有人得到他们自己真正想要的。因为没有人能要求他所想要的,有所要求会显得非常自私;或者没有人敢承认自己内心中真正的渴望。

战士

要求纪律、工作辛苦、克制感情、过度着重竞争。在最高层次,他们团结一致抵抗外敌;层次最低时,他们会分崩离析、互相争斗。

追寻者

非常精微、个人化,没有人会为别人负太多责任,但是每个人都有“生活、自由、和追求快乐”的权利。在最高的层次,他们能够找到自己;最糟的情况下,他们经常非常寂寞,独自一人。

破坏者

由于想摧毁某事或某人而团结在一起,被同仇敌忾的共同信念所激励,而团结在一起。在最高层次,它可以是一个社会运动或反抗团体,团结起来以对抗邪恶。最糟时,如果没有正当的宣泄愤怒,他们便会将愤怒转向自己,而以暴力、酒精或毒の品来麻痹自己,亦或成为社会暴力团体。

爱人者

非常平等、热情和热烈。对艺术表达、人际关系、生活品质给予极高的评价。喜好刺激趣味和精彩热烈的生活。在最高层次,他们平静安宁、关系密切、生活甜蜜;最糟时平静安宁会被嫉妒、争吵、闲话或被汹涌暗潮、莫名冲突所破坏。

创造者

空中楼阁、改革创新,所关切的是乌托邦式的想法。在最高层次,梦想会以某种方式实现。最糟时,荒芜悲惨的情形,会被用来当做是实现某个伟大理想的借口。

统治者

强调管理统治和引导他人,为所有人的行为都设立极好的模范。这种文化往往极重视盛大的军备。在最高层次,它是地位高则责任重的负责表现,在这个层次中“拥有”的人会以高贵的、政治家似的方式帮助“没有”的人。最糟时,是沾沾自喜、自鸣得意、势利谄媚和侵略霸道。

魔术师

赋予自己和他人力量,在自己和他人间、人类和自然间,强调彼此的关系。最糟时,它会操纵控制别人、失去平衡、自我倾向,或者感到无能为力,因为无法合宜地处置和看清与自己不同的人或事;或者无法认清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

智者

相当重视由知识智慧或专门技术而来的权威与高度自信。不用改变或创新,因它所专注的是永恒的真理。在最高层次,它极为精炼,可帮助人获得极大的智慧。最糟时,它会过于考究、矫揉造作与生活分离,愚弄自己和抗拒改变。

愚者

强调经验,生动活泼。不被成就或物质获取所驱策,而是内心喜悦、爱好嬉戏、安于当下,因好玩而接下挑战。最好的状况下,此文化能具体实现存在的最高层次,体验到生命本身的极乐境界,没有安全或成就的需要。最糟时,它会使人生活贫困、沉迷の药物、一事无成。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