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二十四章 不属于建筑学的学问

作品:馆驿望平|作者:诩铭|分类:综合其他|更新:2024-01-06 18:36:58|下载:馆驿望平TXT下载
听书 - 馆驿望平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这是座具有着典型老济南风格的院子,与冯立在望平街的家是有些相似的。

做为同处在济南商埠区的民居院落,它们在内部的功能划分上是具有着基本一致性的。

院落入口处的门口都不甚大,进门之后就是一道伫立的影壁墙迎面扑来,将门外和门里的两个世界自然地隔离开来。

院子只要是够大的,照样是有一条可以引领着人们由此通往内里深处去的夹道被郑重地铺在地面上,让人能体会出院子主人对于家事方面的执着。

外面的世界再是繁华喧闹,也是与自己安稳恬适的家庭生活不相干的。

于是有心的主人就会先用一面厚重的影壁墙做为内外两个世界在会合交界处的隔断,将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意境发挥到极致。

然而最妙的地方是,这实实在在的一面墙却并非完全阻隔人来人往的通道。

因此不管是客人登门造访,还是不相干之人的驻足探寻,都能自如地在受邀或是不请自来的情况下,进出主人家的院门。

那么这面墙就只是起到了隔断的部分作用,并非在隔绝外面世界的方面如门户那样能完全发挥拒止外人进入的作用。

但不能就此认定影壁墙是无用的东西,反而是没有影壁墙存在于门户之后的院落,在这个世上倒是比较少见的。

这说明了什么呢?

历史悠久而意境深远的中华文明,其精神内涵会默默地体现在人文建筑上。

人们在精神世界里关于完善自我心境和修行臻于化境的追求,于一面不起眼的影壁墙上是会被体现的很全面的。

那种置身于大千世界中,将宁静同繁杂似断而非断,将沉静似无而实有,将浮躁似有而实无的境界,在影壁墙与门户的搭配组合上,认真搜寻能寻得到踪迹的。

有心之人会在影壁墙前发出会心的一笑,然后衣袂带风的一笑而过。

那么无心之人的表现会是怎样的呢?

只当做没看见罢了。

他都无心了,除了自己还能将什么放在心上呢?

若是对方不是人又会怎样呢?

那就会出现“不得其门而入”的情况。

这样不也是挺好的事情吗?

有心害人却无法得逞,对己对人都可以算得上是件省去麻烦的事情了。

说完了门口的情况,然后要讲的就是关乎院子里的事情了。

此时一条不短也不长的夹道,就是做为引导外来之人,隔离内里与外面世界,出现在时空距离上的隔断了。

但凡是经济条件允许的人家,都是要修筑一条笔直或是曲折的夹道放在院门起首处直至后宅的。

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能由主人相迎于门户,然后一同走过夹道入内,再分宾主落座对面相谈,非不亲近相熟的人,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

而两个人的关系能够处到亲近乃至是相熟的程度,说明彼此的性情脾气也多是相互契合的,关于事物的看法是能做为一体来看待的。

若非是这样,谁会愿意邀人到自己家中做客,或是不拒来访之人呢?

毕竟家是相对私密的一个地方,可以于细微处透出主人的喜好与习惯,因此被人无故窥视得见总是不好的事情。

所以人们对于自己不论是富足还是普通一般的家,无不是竭尽所能的实施保护,且尽可能地做到完备全面的。

不管在什么时候,能够被人邀请到家中做客,或是贸然登门拜访而不被拒之门外,都是最大程度表现人们亲近之举的行为。

自己受到的是否是对方发自内心的尊重,从这个方面上就可以一试究竟。

当然看似简单的一条夹道也将主人的经济情况是表露的无遗的。

若是夹道的东西两侧处没有设立厢房的话,就说明拥有这座宅院的主人一定是个大户人家。

庄老师居住的院子就是这样的情况。

从院里到院外一路打量过去,目之所及之处一看就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一气呵成的,没有经过一丝后天的改动,处处显得是那么的自然生动,充满着建筑在建设之初所独有的那份灵气。

中国人修筑自己的居住之所时,讲究的是要达到浑然天成之态的境界。

但在创始于二十世纪初的济南商埠区里,因为统一的规划布局与快速发展,不容易再找得到可以与周围的自然景物能融为一体的地方了。

在这个充满着勃发的商业气息的地方,想要坚持与自然和谐相生的愿望并付诸实现,实践起来是着实有些难度的。

建筑是可以彰显主人气场和意志的事物。

因此关于其格局规划和建设要旨的事情,历来是为人们所重视不敢稍有马虎的。

冯立家所在的院子不可不谓是不大的,但在建筑面积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单看进入院子后,面前的那条尺寸有限的夹道,就知道眼前的这一切远非是最初就有的。

细细观察一下院落各处的格局构造,映入眼帘的多是些拥挤杂乱的情况,就说明整个院子现在的这个模样,是有被实施了针对性的改建工程后才最终形成的。

而最直接的可以佐证的证据就在冯立家与对门的住户之间。

由于两家相距过近,门前各自留出的能够容人而过的走道,若是并排两人通过尚是可以的,可要是再加上第三人就太过于拥挤了。

如果非要坚持以这样三人并排而行的状态走下去,那么势必在经过走道中的一些突出地方时,就会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挡在他们的前行之路上。

在无人侧身谦让或是站住退后,以将三人分做先后顺序通过走道的情况下,一心想着硬要走过去,那么即便是三人紧紧地挤在一起,人挨着人也是无法做到的事情。

唯一的可行做法是,顺应走道的宽窄情况,及时地变换同行之人的位置与队列形状,才能顺利实现入内之后通畅无阻的目的。

这不是每个有着脑子不傻也不愚的人都会做出的选择吗?

难道有人会明知不可为而偏要为之吗?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