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欢欢喜喜过大年
晚上的时候,贾张氏拿出了自己的养老钱,在贾家整出了一桌子的菜。
跟着秦淮茹去易中海的家中叫易中海吃饭。
“中海.吃饭了。”秦淮茹叫声温柔,这一声中海吃饭了,要知道基本上都是秦淮茹准备找易中海借钱的时候才会这样喊出来,所以等秦淮茹一叫自己,本来还躺在家中床上的易中海瞬间的警觉了起来。
“吃饭.?”易中海拉开了大门,看着笑容如的秦淮茹问道:“这早上你婆婆和你儿子,还准备和我不死不休,现在会有好事叫我吃饭?”
“中海.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什么我婆婆,我儿子,难道我们不是一家人,我们其实才是一家子,这一家子可没有生这么长时间气的。
伱就放心好了,今天的这一桌子菜,还是我婆婆拿钱出来买的,就是为了给你赔罪。
都是一家人,你被辞退了,我们更应该同舟共济,哪里还能吵吵闹闹。”
听了秦淮茹这几句话,易中海这才露出了淡淡的笑容:“要是你们能这样想,那就是最好的了,我们都一起生活这么多年了,还是要同舟共济的,而且你们也不用担心,有我一口吃的,就绝对不会将你们给饿到。”
随后秦淮茹也是微笑着点点头,然后两人一起回了贾家。
等易中海进入贾家之后,棒梗连忙热情的喊道:“易叔.您来了,快坐,快坐,这白天的事情,我要和您说一声对不起,我年纪太轻了,请您一定要原谅。”
看着棒梗连连的道歉,易中海心中的怒意也是瞬间消散,毕竟易中海对棒梗还是很喜欢的,即使棒梗没有了双腿,易中海也希望棒梗可以和自己关系更亲近一点,这样以后易中海死了,最起码还有人真心的为他哭一哭。
这是易中海最大的希望。
“好,好知错就好了,以前的事情就不要说了,我们看以后,来吃饭吧!”易中海笑着招呼大家吃饭,一行人坐在了一起之后。
大家就开始吃起了饭,今天的菜还是不错,有鱼有肉,棒梗表现的很亲近,不时的给易中海倒酒,易叔易叔喊得十分的亲热。
不一会,易中海就喝得有些多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贾张氏就开始给棒梗递起了眼色,意思是让棒梗快点将自己想要开录像厅的事情给说出来,得到了贾张氏的眼色,这棒梗也是微微的点点头,跟着就见棒梗吃了一口菜后看着易中海道:“易叔,你看你工作暂时没有了,以后就能靠退休金生活,要知道我们一家四口,一百五十块的退休金是真的有点少。”
“是呀我也知道有点少,可是我现在老了,再想要去找工作,那工作是真的不好找,我也不知道,我们一家以后怎么办.不过,暂时只能忍忍了。”说完,易中海叹息一声。
“呵呵.!”棒梗笑了起来:“易叔,其实我们可以做一点小买卖呀。”
“小买卖?”易中海一张喝得醉醺醺的脸看着棒梗道:“我们做什么买卖,我们是什么买卖也做不起来,我其实也想过了,但是我真的没有想到我们一家能做的买卖。
我和你妈一辈子都在工厂,你奶奶什么都不会,你的双腿又不好,哎我是真的不知道有什么买卖可以做。”
“易叔,我们可以做傻柱他做的生意呀。”棒梗看着易中海轻声的引导。
“傻柱的生意?”易中海愣一下道:“什么生意,这傻柱做的生意可有不少。”
“录像厅的生意。”棒梗笑着对易中海道。
这个时候,虽然是醉酒的状态,但是易中海都微微的露出了震惊的表情道:“录像厅的生意,这怎么可能,我可没有这么多的钱。”
看着易中海震惊的表情,棒梗嘿嘿的笑道:“易叔,你想多了,其实这开录像厅并不需要多少钱。”
“不对吧棒梗,这何雨柱家的录像厅,一间可是要几万块钱,三大爷阎埠贵家的老大老二,一人管着一间,每天都嘚嘚瑟瑟的在四合院里面说,我耳朵都听的长茧了,豪华,特别的钱,这些阎埠贵是不会乱说的。”
易中海喝了一口酒后道!
“嘿嘿.!”棒梗听完之后笑得开心了起来,跟着棒梗就将他想要开的录像厅给说了出来,棒梗的录像厅,不需要多少钱,只需要一台录像机,一台小彩电,跟着几十个板凳和一个场地就可以了。
傻柱卖五块钱一张票,他只卖一块钱一张票,跟着自己的妈妈和奶奶还有易中海也可以在里面卖点瓜子香烟什么的。
棒梗告诉易中海,只要不到五千块钱,一个录像厅就能开起来,而这个录像厅开起来之后,也一定可以成为家中以后得收入所在。
这一下,棒梗的话,将易中海给讲的心动了。
易中海这个时候点点头道:“要是这样话,这件事情还真的可以做一做。”
就这样.棒梗,易中海开始从今晚过后的第二天,跑起了做录像厅的事情,这件事情也被易中海很快就给跑成了,毕竟易中海在街道还是有一定的人脉的。
不过,等易中海将录像厅的事情给跑完之后。
这四九城又一年的除夕之夜正式的来临了。
一大早还没有起床,这南锣鼓巷外面的胡同里面,各种各样的小贩,开始推着木推车,摆满货品在街上叫卖,不过手工制品还有印刷制品,还有男士喜爱的大烟卷,现在随处可见。
年前大家上街赶集,置办年货!
现在很多地方依旧有这种赶集的方式,在特定的日子,小贩们会在一个地方聚拢!然后大人带着小孩儿,一起去集市上采办年货!
春节前的时候,下了几场大雪,把现在的四九城渲染成银装素裹的样子。
一下雪孩子们是最开心的,打雪仗、堆雪人,还有拿着老爸用马扎、绳子、冰刀组合而成的冰车,几个小伙伴轮流拉着、轮流坐着,在厚厚的雪地里奔跑着,如果身边的小伙伴在,自己也可以拿两个树枝、棍子什么的,自己在雪地出溜着,小脸冻得红扑扑的,其实厚厚的衣里都被汗沁湿了。而有条件的时候,父母还会带自家的孩子们去什刹海、紫竹院、北海的冰场去玩耍。
过年的时候,何雨柱带着周国安和周国萍一起去副食店采购年货,那时候粮票、肉票依旧继续的使用,但是已经不像六七十年代那么的难弄了。
以前都是大人省吃俭用攒着,就等着过年才用。
现在四九城的肉类,粮食,都很是充沛。
周国萍和周国安依旧像小时候一样,在副食店选着果丹皮、无果、麦丽素、大白兔、大大泡泡买了几个大袋子,一点都不和何雨柱客气。
等到除夕这一天的傍晚,祭祖开始了。
以前祭祖都是偷偷摸摸的,但是现在开放了,祭祖也光明正大了起来。
何雨柱家祭祖简简单单,磕头鞠躬就结束了,但是前院一家曾经的大户人家,祭祖可是很繁琐的,他们家傍晚时,家中的长辈开始布置晚上祭祖的供桌。
他们抬出一个长约一米五、宽约三十厘米的木匣子,先从匣子里取出太祖的两幅画像,老奶奶说这叫“影”,是对祖先遗像的尊称。这两幅像都装裱成轴,悬挂在正北的墙壁上。
画上是老太爷和老太奶奶,老太爷身着官服,老太奶奶身着官眷女服,十分雍容华贵。
画像下面是摆好的长条案,把木匣中依次取出的木质牌位按辈分高低,从中间向两边排列摆放。这些木质的牌位,每块高约二十厘米,宽约六厘米,分内外两层,插在一起。上面用端正的小楷写着“显考某某之位”“显妣某某之位”。下面有一个木插座,长方形,有四厘米高,插好之后,看上去就像墓地上立的石碑一样。
在条案前摆上一个八仙桌,铺上桌布,最靠前的位置放一个铜质的香炉,里面盛有灰白色的香灰,祭拜完了把香插在里面,让它继续燃烧。
香炉左右是锡制的蜡台,上面插着鲜红的蜡烛。用高脚的盘子盛上各种干鲜果品,左右成对,依次摆放。
这时媳妇会把刚出锅的大馒头,在正中心点上一个红圆点儿,叠摞起来,也是高高的,左右各放一盘。在供桌前的地上,放一个蒲团,是为祭祀时跪拜用的。一切准备停当,就等晚上团圆饭前,全家聚齐,举行祭祖仪式。
到了晚上,先把刚做熟的鸡鸭鱼肉和刚出锅的饺子摆上供桌,这时供桌已是满满当当没有空隙了,用这满桌的丰盛来表达对祖先的孝敬之心。
此时,全家人都到齐了,站在供桌的两侧,点亮红蜡烛,把打开包的成品香也都点着,每人三支。
屋子里瞬间烟雾缭绕,香味扑鼻,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
孙子辈的孩子大气儿不敢出,看着长辈,一位一位地轮流上香跪拜。
他们趴在蒲团上,深深地埋下头,再抬起头,双手合十,看一眼牌位,如此反复三次,方才站起,把手中的香插到香炉里,然后恭敬侍立旁边。
以辈分和年龄为序,长者先幼者后,依次对祖先行大礼。我们这些小孩子在大人的指教下,也跪叩不止,直到大人拉起来,才松口气。
要知道早年间祭祖要三跪九叩,就是叩三个头,站起身来,再跪下去,叩三个头,如此反复三次,这才是隆重的祭祖礼节。
后来都简化了,到何雨柱小时候已经是一跪三叩了。
全家人都祭拜后,男主人会对着影像牌位说些给祖宗拜年了、求祖宗保佑后人安康等吉祥话。仪式举行完了,供桌上摆放的祭品中刚做的鸡鸭鱼肉就端到年夜饭桌上,全家人和祖宗共同享用,其他干鲜果品,要一直摆到初五。
“影”和牌位用完后收回木匣子里,待来年再请出。
这种祭祖仪式,无言地教导了我们这些孩子,在我们心里种下了孝先启后的种子。
孔子说“礼养德”,看似烦琐的祭祖仪式是礼仪的典型代表,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使我们懂得感恩追始、饮水思源。而恪守伦理,也成为我们一生的做人准则。
就在这家人祭祖的时候,何雨柱家的团圆饭也是不停的烧制中。
团圆饭是一年中最丰盛、最讲究的,每道菜都有寓意,例如,餐桌上必有一条红烧鲤鱼,因为“鱼”和“余”谐音,预示着“年年有余”。
四喜丸子是在一个盆里盛着四个大大的红烧猪肉丸子,象征着“福、禄、寿、喜”四大喜事。
一大碗红烧五肉,肥瘦相间,色美味香,寓意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用砂锅清炖一只整鸡,热气腾腾端上桌,“鸡”与“吉”同音,象征“吉庆”之意。
烧羊肉是把大块的羊肉用小火炖熟,捞出来风干去掉水汽,再用香油下锅炸焦,装盘撒上椒盐,真是太好吃了!为什么要用羊肉呢?因“羊”古与“祥”通用,有吉祥的意思。
摆在餐桌中央的是一个八宝火锅,里面的食材有荤有素,以熟料为主,炭火烧得汤水滚开,寓意今后的日子过得热烈欢腾。
素菜必有芥末墩儿,这是下酒开胃的凉菜,北方冬季当家菜就是大白菜、萝卜,所以选上好的白菜心,圆圆的一截儿,浇上金黄色的芥末汁,倒上米醋、香油,可解油腻,颜色形状像金元宝,吃起来图个吉利。
还有一碟“心里美”萝卜丝,用醋一拌,鲜红水灵,酸甜可口,吃起来嘎嘣脆,也是祈求来年日子有声有色,事事顺心。
年夜饭的主食是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饺子的形状又很像一个个小元宝,也寓意着新年发财,元宝滚滚来。这一大桌子团圆饭,每样都有说道,里面满满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啊。
何雨柱提前好多天就忙里忙外采买、烧制,到了除夕下午,此时何雨柱全家都会动手参与做年夜饭,洗菜、和面、切肉、剁馅儿,真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包饺子时,总是李奶奶亲手和馅儿,因为饺子好吃与否,全在馅儿上。
包的时候全家上阵,围着八仙桌一边说笑,一边干活儿,我们这些孩子也兴奋地跑出跑进,把包好的饺子一趟一趟往厨房里运送。
待晚上餐桌饭菜摆好,按长幼就座,李奶奶要坐在坐北朝南的正座,其次是何雨柱、李秀娘、于海棠,何雨柱,最后是周国萍和周国安这些孩子。
吃饭也是李奶奶先动筷子,然后大家开始吃喝,家庭的规矩是必遵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