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一百一十四章 建立政制院,从一品国公

作品:人在大宋,无法无天|作者:玩蛇怪|分类:历史架空|更新:2024-01-13 08:53:35|下载:人在大宋,无法无天TXT下载
听书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吕夷简说完之后,赵骏只是大笑了几声,没有立即作答。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赵骏是什么意思。

还是赵祯试探性问道:“怎么样,大孙,朕也觉得你有这般才能,你意下如何?”

赵骏想了想,就说道:“我有个问题。”

“你说。”

吕夷简说道。

“这个部门能调兵吗?”

赵骏问。

“这”

众人对视一眼,王曾连连摇头道:“不能。”

“国家要想发展,不止是体制以及科学,军队的建设同样很重要。”

赵骏皱眉道:“而且改革绝对没有不流血的,这是我三番五次强调过的事情,一旦进行大范围政治变动,很有可能要动用军队,如果没有军队的话,那改革怎么推进得下去?”

“有皇城司还不够吗?”

王随问。

“不够。”

赵骏摇摇头道:“敌人不仅在外部,还有内部。伟人说过,我们历来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也不打只有准备但无把握之仗。治理国家就如同打仗,不能掌握绝对的力量怎么能行呢?”

“额”

大家就都看向赵祯。

宋朝的军队可不是掌握在他们手里,而是在赵祯手里。

赵祯也傻眼,问道:“一定要军队吗?”

赵骏说道:“是要军队的支持,非洲有一些国家领导者是有远见眼光的,比如桑卡拉,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

说起桑卡拉,赵骏不由得顿了顿,思绪逐渐飘远,换上了严肃认真的表情抬起头看向天空道:“桑卡拉是非洲的光芒,他推行土地改革,打击资本资产,惩处贪官污吏,反对殖民主义,维护国家独立,立志改变布基纳法索的落后局面,可结果呢?”

“结果如何?”

赵祯问。

“他被最亲密的人背叛,被他视为手足兄弟的人从背后捅了刀子!”

赵骏摇摇头说道:“就因为他太信任对方了,将军队交给了他,才遭受了背叛。所以枪杆子跟笔杆子同样重要,特别是在做改革大业的时候,一旦改革涉及到军队的利益,很容易就被推翻,变成军政府。要想改革,就必须把军权握在手里。”

众人沉默了下来。

唯有赵骏抬起头,看向天空说道:“历史总有很多意难平,南宋有岳飞的无奈,有崖山跳海的悲壮;南明有隆武帝朱聿键的自强,有晋王李定国的坚持;非洲也有这样的人物。”

“桑卡拉是一个君子,比伱们在场的人都要君子。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身边没有保镖,他坚持自己心中的理想不曾放弃,不愿妥协,他的廉洁和内心的正义让敌人感到羞愧,他是一位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与他一样的人还有切格瓦拉、阿连德、卡斯特罗、卢蒙巴等等。这些人就像是璀璨地流星一样划过天际,被世人所铭记。”

“在全世界都被资本主义压迫剥削的时候,他们站了出来为之奋斗。人们不会忘记有他们这些理想主义者曾经为人们出头,为人们呐喊,为人们带去光明和希望。”

“虽然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与他们相比,但我既然到了大宋,来到了这片充满苦难的土地里,就同样希望能够怀揣着理想主义的愿望,想让大宋变得更好,让大宋的人民百姓过得更好。”

“老百姓们知道谁才是对自己好的人,也知道他们的敌人是谁,他们的朋友是谁。”

“而大宋的官员、地主,往往都只会顾及自己的私利,忘记了是国家和人民赋予了他们今天的生活,忘记了他们是踩在国家和人民头上,才有现在的日子。”

“当有一日,百姓再也忍受不了的时候,他们就会揭竿而起,掀起反抗的大旗,将压迫在他们头上的人推翻。”

“如果你们依旧不改变自己的思想,把大宋的子民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那么迟早有一天,他们也会把你们当成敌人,从而王朝覆灭,历史再次陷入轮回。”

“所以我需要军权,要对付的不是大宋百姓。而是那些压迫百姓、剥削百姓,压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

“他们会成为我的敌人,也会成为你们的敌人,我需要大家团结一致,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大宋已经烂了,从根源上就已经腐朽。就必须要推掉烂房子,盖新房子。”

赵骏将看向天空的目光收了回来,环顾四周,肃然且真挚地说道:“而军队,就是推倒烂房子的助手!”

一番话语结束,每个人都低下了头,有人在沉思,有人在皱眉,也有人恍然。

但大家的共同之处,就是依旧没有人回答赵骏的话。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这件事他们做不了主,也不敢做主,因为大宋的军权从来都只在一个人身上。

那个人是赵祯!

“怎么?”

赵骏问道:“做不到吗?”

“有点难。”

吕夷简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扭过头看向赵祯道:“不如这样,若是要动用军队,我们可以向官家请示,官家同意了,军队自然就能够调动。”

“朕觉得这样也挺好。”

赵祯连连点头。

宋朝的制度是两府三司制,把治理权、法律权、监察权、财政权、军队权全都给分开。

就连宰相都只有治理权而没有财政和军队。

一旦新部门成立,可以统筹全国资源,那么就相当于是把治理权和财政权全都归入新部门所有,只有军队还在皇帝手中。

而赵祯之所以答应新部门成立,是因为原本除了军队权以外,其余权力都在官僚士大夫那里。

只是原本官僚士大夫并不团结,所以才会形成分权的局面。

但新部门成立后,堪比古之丞相制度,由丞相总揽全国政务,又有财政大权,犹如张居正时期,威望必然一时无二。

这种情况已经对皇权产生了严重威胁,对于皇权至上的时代来说,这是不允许出现的情况。

只是赵祯手里有军队,自然有底气。

而且他觉得赵骏是赵家子孙,应该也不会做什么违背祖先的决定,又有吕夷简他们看着,应该无碍才会应下。

可如果连军队都可以调动的话,那赵祯这个皇帝就彻底被架空了,也没有掌握大权的能力。所以这是他的底线,不可能交出去。

赵骏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因此见到赵祯松口,便也没有强求,点点头道:“好,那就这样。”

“嗯,那这个新部门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赵祯转移话题问道。

“叫政制院吧。”

赵骏说道:“全称是大宋国家政务发展与制度革新院,由几人共同组织会议,共同商讨,有对大宋除军队外一切节制权力,包括任免一切官员。”

“那就如此。”

赵祯点了点头道:“大孙就知政制院,三相三参,皆为院同知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政事。不过这是差遣,没有品级,朕想想”

说着他皱眉思考起来。

按照宋朝的官制,在元丰改制之前,分为本官、差遣、散官、勋官、职贴、爵位等等,其中本官就是寄禄官,寄禄官与工资和品级挂钩,而差遣是没有品级的。

比如吕夷简的本官是尚书右仆射,从一品。差遣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没有品级。职贴为集贤殿大学士,爵位为申国公。

这里面只有本官和爵位有品级,其余都是荣誉衔之类,最多就是多领一份工资而已。

所以赵骏要是出任知政制院,自身必须要有品级。

因为对比后世的话,这个职位基本上就是国家总理,肯定要有相应的级别待遇,才能彰显权威,因此要特别对待。

然而他不可能得到寄禄官,因为宋代本官必须要入仕才可以得到,且基本上都有一定资历年龄限制,不可能有二十来岁就位居一品。

而赵骏并未科举入仕,哪怕他参加了八月大考,十月成绩出来,中了举人也不行。

因为宋代举人不像明清那样可以做官,除非有特奏名成为赐同进士,否则还是不能授予官职,所以赵祯才略微为难。

晏殊见赵祯苦着脸思索,想了想道:“不若先以爵位领知政制院?”

赵祯苦笑道:“那就这样吧,大孙,以你的血脉,我本应该封为亲王。奈何眼下朕不便帮你入宗室籍,封爵最高只能国公,你就以从一品国公领知政院如何?待你将来有所作为,能服众望,朕便加你为太师,乃至亲王皆可。”

按理来说,赵骏既然是宰相的领导,级别应该要比吕夷简他们高,是正一品才对。

但正一品的爵位就只有亲王,寄禄官则有诸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太尉、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等。

而且这些官职并不常设,常设的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对应的一般就是从一品或者正二品(副宰相参知政事一般是从二品)。

如王曾的官职全称是门下侍郎兼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其中他的本官就是正二品的门下侍郎,比吕夷简还要低半品。

吕夷简只有病得快死的时候,才被赵祯授予正一品司徒,王曾则要死后才被追赠为正一品侍中。

连郡王都是和国公同一个等级为从一品,可见正一品官员在北宋,至少生前是不太可能。

赵祯倒也有封正一品的权力,奈何正一品的本官必须要科举入仕,王爵的话在当时必须要入宗室籍贯,外姓王只能死后追封,唯一的例外是宋徽宗时期的童贯。而现在的宗正是濮王,所以赵祯也没办法。

更何况赵骏即便是入了宗室籍,大宋祖制宗室又不能入仕,这就造成了想封本官没科举,想封王爵不是宗室,就只能另辟蹊径,以国公爵位领政制院。

在没有寄禄官的情况下领总揽全国政务的差遣,估计这也算是大宋头一遭了。

“可以。”

赵骏也没有在官职上多做计较,说道:“那政制院暂定成员为七人,也可以增设候补院士,一旦有人退出就立即补上。”

“候补院士有什么权力?”

“有建议权和提名权,比如看重哪个官员,认为可以大用,就提名上来,但需要我来同意。”

“嗯。”

“我希望这些职务都是常定,不能像宰相那样随意换来换去,这对于政局来说不稳定,可以暂定为院士任期为五年,五年如果有什么问题,就该罢免罢免,要是没什么问题可以继续,身体出现问题就只能病退了。”

赵骏环顾众人说道:“另外我认为以后官员要常设,否则容易出现上任官员还没开始行政,就马上被调离,后来者又推翻了前任的政策,会导致政令不稳定的现象,这对于改制不利。”

“这”

赵祯皱起眉头。

“有什么问题吗?”赵骏问。

赵祯想了想,摇头道:“那就这样吧。”

“当然了,官家自然有任免官员的权力,但我更希望官家能够和知制院商议一下。”

赵骏说道:“毕竟这样的话,更能体现官家维护知制院的决心。”

“好好吧”

赵祯勉为其难地答应,这又是从他手里抢了不少权力走。

大宋采取的是流官制度,往往高级官员任期很短,像开封府有183人当过府尹,而北宋才167年,平均每人每任才11个月,短的甚至只有几天。

如范仲淹的儿子范纯礼,当过三次,最长的一次半年,最短的一次不到一个月,三次加起来也才一年。

这样做为的是稳固皇权,防止士大夫长时间把持某个部门,对皇权造成威胁。

但缺点也很明显。

由于流官任期太短,而古时候信息、交通、物资流通等都不发达,一项政令传递到全国去,可能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有的时候旧官才刚上任不久,正准备大展拳脚,没多久就被调走,新官上任,又是另外一个想法。

老百姓就在不同的政策下反复被折磨,反复被折腾,对于民力来说自然是一种浪费。

所以宋朝对士大夫来说是最好的朝代,工资高福利好,就算犯事也不会怎么样。但对于百姓来说,就真是水深火热,也无怪乎造反起义者是历朝历代之冠。

现在赵骏把官员任期加长,官员任免权也从皇帝那拿走,显然对于皇权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让赵祯有些不情愿。

但赵祯稍微犹豫,最终还是答应。

毕竟对于他来说,现在没有什么比改变大宋的历史,改变靖康耻带来的威胁更加重要。

“那就这样。”

赵骏笑道:“以后两府三司所有的政务全都归入政制院,我需要了解目前大宋的情况,收纳大量的数据以此来做变革。可能有好几个月都不会有新政策出来,这需要长时间的规划。”

赵祯想了想就道:“那朕就在宫中设一处做政制院办公处?不若在大庆殿后阁吧。”

宋代宰相办公的地点在大庆殿旁边,叫做政事堂或者都事堂,《东京梦华录》记载:“入门东去街北廊乃枢密院,次中书省,次都堂,次门下省,次大庆殿。”

大庆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殿外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史料记载“殿阔九间,庭院中有钟、鼓楼,可容万人。”节日、大典、祭祖或接见外国使臣都在这里举行仪式。大庆后阁则是举行仪式,皇帝休息的地方。

所以平日里大庆殿是不用的,基本上就是浪费在那里。赵祯一个人住那么大皇宫,宫中空着的地方很多,不过大庆殿在前宫,且又在两府办公之处,更容易发号施令。

赵骏对赵祯的安排没有异议,说道:“那就大庆殿后阁。”

“如此说来,我大宋马上就要有新的变化了。”

吕夷简笑着说道:“老夫还真是期待,这政制院会给大宋带来什么样的新变化啊。”

“大家拭目以待就好。”

赵骏笑了笑道。

“话说回来,骏小子,你都很久没有跟我们讲课了,此次你知政制院,以后就能常来宫中,多讲些课,多说一些后世的发展历程,对我们的增长也都大有裨益。”

王曾提议道。

赵骏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起来,扭头看向晏殊道:“我也很久没说大宋笑话了,今天不如来一个?”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的脸上表情都是一滞,显然脑子里想起了不好的回忆。

特别是赵祯,脸色涨得通红,像是猪肝一个色。

那模样。

似是变得咬牙切齿了起来。

这小子。

为什么总是在雷区蹦达呢?

(本章完)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