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针空击发出咔嗒脆响,声音不大,但很清晰。
屋里顿时一片寂静,刚才的喧哗吵闹全都不翼而飞。李大同恶狠狠地瞪着沈莉,仿佛从来不认识她,李大同的护卫伸手想抓住沈莉的枪管,这个尚未完成的动作也随着撞针的声音瞬间凝固。
“你可以留下来,但是如果你做了不该做的事,我随时可以请你走人。”安秉臣拿走了那支没上子弹的冲锋枪。
沈莉看了一眼李大同:“对不起,我只忠于我的祖国。”
李大同什么话都没说,扭头转身就走,曹护卫紧跟着出门而去,屋外很快响起吉普车引擎发动的声音。
“你既然要加入,就得守规矩,每天同样要参加军事训练和劳务活动,我们这里没有人可以例外。”安秉臣的目光停留在沈莉斜挎的一个小背包上。
“包里是我的电脑,还有水壶和一个小急救箱。我住在哪里?”
“你跟我来。”安秉臣领着她走进里屋,推开靠墙的简易衣柜,地面上现出一张近似胶垫的东西,他伸手在“胶垫”上触摸了几个特定位置,这东西突然向下塌陷并侧滑开,露出一个足有一米见方的洞口,洞口里是一段向下的石质台阶,有暗淡的灯光从洞中传出,看来里面并不黑。
沈莉跟在这个年轻人的后面钻入洞中,台阶的尽头是一个很长的走廊,有坡度而且并非笔直向前,走廊壁上镶嵌着几盏灯,它们都不是太亮,但却正好照明了有弧度和转弯的地方。这些灯是电灯,这座地下设施里有电!她惊讶地得出了这个结论。
走廊最终通向一个巨大宽阔的长厅,这个大厅的面积足有地面上的棚屋的两倍,但却显得空空荡荡。大厅尽头的那堵墙上有扇金属门,这门既没有把手也没有钥匙孔,它更像是墙壁上勾刻出的一个长方框。
安秉臣站到门前把脸贴近门板,咣当一声,那门突然自动开启并缓缓滑入侧面的槽中,仅从声音和震动来判断,这扇门的厚度恐怕不会低于一米。穿过门洞时,沈莉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对方,因为她发现门廊通道居然超过了五米。
门廊通道的尽头还有一扇相似的金属门,通过这扇门后,他们来到一个明亮光洁的环形走廊,四周从墙壁到地板都是白色的格子,头顶上每隔一格就有一盏灯。整个走廊环绕着一间足有近百平米的圆形大屋,朝外的方向则辐射状散布着十多间小房,每间小房的门上都有编号。安秉臣随手打开了其中一间的门:“你就住这里。”
沈莉往门里看了一眼,屋子不大,有床有柜有桌椅有灯,门口还有个小卫生间,像极了战前的那些廉价旅馆。
“这算是监狱吗?”她想起外面那两扇金属门,感觉这里更像一间牢房。
“不是监狱,是我们刚建好的避难所,二十四小时有电有热水,每间屋里还有直通卫星的网络光纤接口,所有对外通讯数据会被记录留存,没有人能逆向追踪到我们的真实物理位置。在这里,你随时可以出去,但出去之前最好先用屋里的监视器观察一下棚屋周围情况。我已经授权你可以通行金属门,等会儿再教你怎么开外面的触摸胶垫门。”
“你们?你们是什么组织?那些蜘蛛机器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沈莉迫不及待地问。
“这些问题我还不想回答,我准备召集同伴对你的身份进行审核和甄别,在这个步骤没有完成前,你只能先暂时待在这间地下宿舍里,随时等候我们的询问。”
“审核时间需要多久?”
“二十四小时。”
“那行,我就待在这里吧。”沈莉说完,把背包扔到床上。安秉臣转过身,正好看到一只卡鲁出现在门口,它来采集沈莉的各种生物特征样本。
天黑之后没多久,一辆摩托车轰鸣着冲到海滨棚屋的大门前。姓曹的护卫一个人从车上下来,把一个黑色小皮包双手递给门口矗立的安秉臣。包里有把手枪,还有两盒未开封的手枪子弹。安秉臣拿起手枪察看,果然是当初被赵振宇收走的那支枪。
“露军的雅利金制式手枪。”姓曹的护卫神色平淡解释道。
“是从那位姓赵的中校手里拿来的?”
“不,这枪一直封存在战区军械库里。”
“谢谢,对了,还没请教贵姓?”
“曹刚。”护卫曹刚敬了个军礼,回身上车轰油门疾驰而去。
安秉臣把枪仔细看了看,插入腰间回到屋里。灯光明亮的客厅里坐满了人,除了外出巡逻的林子风没到,所有成员都来了,其中甚至包括二级军士长卢长安。
“沈莉,女,籍贯江苏,现年三十五岁,至今未婚。她早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同时拥有材料学、机械工程设计和自动化技术三个博士学位,毕业后她回国在国防科技大学任教三年,随后进入603国家气象研究所,从此消失于人际关系网。
星网渗透本地机密数据库所获的各种文字和现场图片证明,这个女人参与了至少十五个国防军事项目的研究开发,两年前,她甚至秘密获得中国科学院院士职衔。”安秉臣念着平板显示器上的文字,所有人都在仔细聆听,脸上神色却不尽相同。
“这算是个女科学家吧。”田建明给出了总结。
“也是个军人,动手能力强,做事很利索,不拖泥带水。”安秉臣想起她接过冲锋枪时毫不犹豫的果断,从事科研的学者很少拥有这种军人才有的狠辣果断。
林子云对沈莉的加入持反对意见:“她的加入有明显个人意图,这是否意味着将来她随时都可能背叛我们?另外,就目前来看,这个人的加入对我们有什么价值?”
安秉臣解释:“随着实力的提升,我们需要更多专业技术人才,这个趋势注定无法改变,除非我们决意要龟缩在这山沟里不向外发展。我已经通过卡鲁咨询了智库,在没有真正解决能源问题之前,本地化机体将是我们唯一能选择的方向,而她的学识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好的机体。沈少校没有自吹自擂,她确实是全亚洲最好的材料学专家,即使在全世界也能排入前十名之内,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才。”
“我同意她加入,但应该多盯着点。”徐鲁生小心翼翼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安秉臣把目光投向坐在距离桌子最远的卢长安,二级军士长一直保持着缄默,很明显他还没有完全融入这个奇怪的团体。卢长安读懂了安秉臣的目光,他必须对此作出应答,这是作为这个团体成员的义务和责任。
“技术上的事情,我不是太明白,也没有发言的资格,但有一点我想说说。招人入伙首先得有块招牌,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们现在对十里铺那边是义勇军的身份,对外面又是十里铺控制者的身份,但实际上根据我的观察,这两种说法不能真正解释我们的性质。我们拥有超过这个时代技术水准的机器人,我们在积极训练所有志同道合的求生者,我们到底是什么人?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这些原则性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口径?”听到二级军士长的这番话,安秉臣与田建明目光一对,心中不约而同都有惊叹。
屋里这帮人来自五湖四海,基本全是逃避战祸的求生者。作为名义上的带头人,安秉臣当下的目标也仅仅是生存,努力弄到更多粮食和能源,对于组织和纲领之类的东西他压根没有考虑过。卢长安的话让他如梦方醒,一个团队必须有组织和纪律,必须有目标和相应的计划才能保持足够凝聚力。他从心眼里就没把自己当作是义勇军的成员,十里铺也只是全民皆兵的试验场,这个舞台太小,根本不足以承载他重建秩序的理想。
“我们到底是什么人?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林子云低头喃喃自语,脸上显露出迷茫之意。不光她,徐鲁生、顾秀秀等人也都陷入了沉思。
“我们的力量源于地外机械文明,我们的目标是重建新秩序,一种更健康更有利于自身文明发展的秩序,同时努力清除导致人类自相残杀的邪恶根源,让所有具备理智和道德的人可以携手共建一个光明未来。要实现这个目标,仅有机器人不够,靠我们这几个人也远远不够,文明从来不是几个人和一堆机器的事。我们现在立足未稳,更需要来自各方的援助,帮他们也是帮我们自己,都是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所以,我看咱们这个团队叫互助会怎么样?”安秉臣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互助会,简单明了,我觉得挺好。”林子云立刻表示支持,田建明也点了点头。
“那行,名称定了,我们先来一次民主投票,由大家来共同选择是否接纳这位女学者加入我们的团队。以后关系到团队的大事小情,全都一人一票表决。”安秉臣看了看天色,决定尽快结束这个团队的首次政治协商会议,他明天一早还要去十里铺参加射击训练。
投票很快有了结果,安秉臣、田建明、卢长安、徐鲁生投了赞同票,林子云和顾秀秀投反对票,四比二,即便加上外出未归的林子风也扭转不了大势,于是,沈莉顺利成为互助会投票表决招纳的首位正式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