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父与子,恩怨情仇!
听到慕容复提起当年的往事,乔峰刚开始眉头轻皱,可着时间推移,他神色愈发凝重。
直到这时,乔峰才明白当年雁门关惨案的始末。
原来当年慕容博假传消息,说道契丹武士要大举来少林寺夺取武学典籍,以致玄慈轻信他言,纠结中原武林群豪二十余人,提前设伏于雁门关外乱石谷前。
那一役杀得天昏地暗,不仅是萧远山夫妇随行十余名契丹武士丧命于此,埋伏在乱石谷外的中原群豪也是死伤大半。
除去身为带头大哥的玄慈大师外,也唯有他的恩师,丐帮的帮主汪剑通,以及当时还未出家的智光大师,最后便是被吓晕侥幸躲过一劫的赵钱孙。
这一役过后,中原群豪只有四人幸免于难!
而萧远山夫妇一家三口,同样也落得家破人亡的结局!
听到慕容复道破当年事情原委,乔峰伫立原地久久无语,显然这些真相都对他内心触动极大。
玄慈叹气道:“此事过后,汪大哥和我,以及智光师弟因对雁门关外之事心中有愧,除了向少林寺方丈说明经过、又向死难诸兄弟的家人报知噩耗之外,并没向旁人提起,那契丹婴孩也就寄养在少室山下的农家。”
见到乔峰神色变幻,他自然明白此事对于他内心影响极大,但事已至此,眼下他除了将当年往事尽数说出来也再无其他办法。
乔峰听到此处,突然身躯有所一颤,哪怕他心中早已有了答案,这一刻还是不由颤声道:“玄慈大师,那……那少室山下的农人,他,他,他姓什么?”
玄慈道:“乔帮主,其实你心中早已有了答案,那农人姓乔,名字叫作三槐。”
乔峰闻言痛苦闭上双眼……
眼见乔峰神情如此痛苦,玄慈暗叹一声后,便继续道:“乔帮主,眼下你已清楚自己的身世,无论你何时要寻老衲报仇,老衲都愿当奉陪!”
做错了事,就该受到惩罚。
而雁门关一役后,玄慈躲了几乎近似三十年,眼下也该到了还债的时候。
见到玄慈一脸闭目待死的表情,乔峰却还是狠不下心来,他并非是不讲情理之人。
当年雁门关这桩惨案的爆发,玄慈大师并非始作俑者的恶人,正如慕容复所言,若非慕容博假传消息,又怎会酿成这桩惨案!
但眼下此事又与慕容复无关,他能开诚布公,坦诚将此事相告,甚至不因慕容博的身份有所隐瞒……
这份诚意,放眼江湖,也未曾有几个人能做到。
常言道为尊者讳,这个尊者不仅仅是上位者,其中也包含父母长辈,乔峰凭心自问,倘若有事涉及到父母师长,他绝对做不到如此坦诚。
“乔兄,无论伱究竟是什么身份,但在我慕容复眼中,你仍是那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仍是我慕容复的朋友!”
看出了乔峰心中的迷惘,慕容复缓缓道。
“多谢,慕容兄!”
乔峰闻言,心中不禁一暖。
慕容复道:“乔兄,先不要着急谢我,眼下我还有一件事需要乔兄谅解,我希望乔兄能将家父交由我来发落!”
乔峰闻言,则是突然沉默下来。
“家父作恶多端,但他毕竟是我的长辈,坐视他遭遇不测,实在有违孝道!
我可以向乔兄许诺,此后江湖上决计不会再见到家父!”
虽然明白自己这个要求过于离谱,但慕容复只得继续道,随后恭敬向乔峰行了大礼。
慕容复所言,自然是真心实意,他的身份过于矛盾,换做其他人,都可以默然坐视慕容博身死。
但他却不能,因为他的身份不允许他这样做!
“我可以答应你,慕容兄!”
良久过后,乔峰终于开口了。
南慕容与北乔峰之名,看似在江湖上齐名,但乔峰却明白,慕容复的武功却最少胜他一筹。
昔日二人在丐帮总舵交手,他就逊色一筹,以福威镖局今日在江湖上的地位,早已不亚于号称天下第一大帮的丐帮。
与他隐藏契丹人的身份不同,福威镖局的产业乃是慕容家的私产,只要他契丹人的身份暴露出来,他这所谓丐帮帮主身份恐怕便已不能服众。
这一点,乔峰是心知肚明。
面对形影单只的自己,慕容复却先是晓之以理,阐明慕容家上一辈人的罪责,又毫不掩饰自己身为儿子的为难。
最后又宁愿背负不肖之名,要将生父余生圈禁……
对此,乔峰已经明白慕容复尽力将这一切做到完美了。
常言道,父债子偿,以慕容复的武功,全然可以选择另外一条更为轻松的路。
比如向江湖上揭露他的身份,最后再趁他身败名裂之际出手可谓是最为简单不过了!
但他却先向自己阐明当年雁门关一役的真相,语气卑谦请求他的原谅!
而乔峰并非是不通情理,所以看出了慕容复的诚意,他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多谢乔兄!”
慕容复郑重行礼道。
“但眼下还有一件事需要乔兄多做准备!”
行礼过后,慕容复又缓缓开口了。
“何事?”
不知不觉间,乔峰的嗓子已经变得沙哑。
慕容复道:“令尊萧远山由于雁门关一役,对于中原武林恨之入骨,这些年来一直藏身于少林藏经阁偷学武功,为得正是彻底报仇雪恨!”
乔峰闻言,却是再次沉默下来。
短短一日间,他接连听闻如此惊人的消息,一时间也难以平静。
尤其是不知如何与他那所谓亲生父亲相处!
“有仇报仇,自然无可厚非,只是令尊这些年为了报仇已入了魔障,他倘若得知你与我私下化解恩怨,恐会疯癫成魔!
到时候不仅仅是昔年仇人,恐怕更会牵连到无辜之刃,比如你的养父母乔三槐夫妇,以及其他不相干的旁人!”
明白萧远山的性子,慕容复继续道。
“义父义母乔氏夫妇会有危险?”
听到此处,乔峰不由心中大惊,神情难得又有了剧烈变化。
乔三槐夫妇虽然家境清贫,可自收养他以来,却将他视为己出,每每有好的东西,总会先想到他。
在他们夫妇二人膝下长大,乔峰可是感受到了不少所谓父母关爱。
如今听到一旦消息泄露,恐将危害到他们二老的安危,乔峰表情自然会大为变色。
“为了以防万一,昨日我已派出邓大哥四人,将乔三槐夫妇连夜请至江南燕子坞做客,乔帮主暂且无需担心!”
看出了乔峰对于乔三槐夫妇的关心,慕容复便缓缓解释道。
“多谢慕容兄!”
乔峰闻言,当即便拱手谢道。
他眼下几乎一无所有,倘若养父母的安危再出意外,他简直不敢想象!
尤其是对他恩重如山的养父母若死于亲生父亲之手,他真不知该如何自处!
慕容复道:“令尊因为往昔仇隙,对中原人视若仇寇,到时候恐怕要多劳烦乔兄费心了!”
乔峰深深吸了口气,道:“我会尽力为之!”
他心中虽然因为当年往事难以彻底静下心来,但也明白决不能放任亲生父亲滥杀无辜。
当年恩怨是非,玄慈为首的中原武林人固然做错了事,但他们这些人并非没有恩情与乔峰。
比如少林的玄苦的大事亲授他武功,十年中寒暑不间,他得有今日,全蒙恩师栽培。
玄悲固然错杀了好人,但他事后处于弥补,尽心尽力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大英雄!
而另一位恩师汪剑通,固然是当年雁门关惨案的参与人之一,但自他十六岁以来,苦心栽培于他,不仅将丐帮武学倾囊相授,又对他关怀甚加。
早前他每每想及此事,都不禁心存感激。
而眼下恩是恩,仇是仇,两者绝不可混淆为之!
慕容复道:“乔帮主,眼下我有个计划,可以将你我两家长辈引出,不过需要你来配合!
乔峰道:“愿闻其详!”
……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在武林之中尤为不假!
如今江湖上年轻一辈高手,当以“南慕容”与“北乔峰”为首,他们二人近年来都曾做出了轰动天下的大事,因此便被南北两地的群豪视为未来牵动南北江湖的领头人。
只是有不少人都很好奇,“南慕容”与“北乔峰”,他们二人之间的武功究竟谁更胜一筹!
江湖半年前曾有传闻,“南慕容”携四大家将亲至丐帮洛阳总舵,当着群丐的面,“南慕容”与“北乔峰”曾有所交手。
这一战相传据说是“南慕容”略占上风,但具体情况,除去当日的群丐外,就再无其他人知晓了。
因此江湖之中大多数人都难免有所好奇,他们二人究竟谁人是青年一辈高手中的第一人?
“北乔峰”统领丐帮,麾下群丐有逾万之众,“南慕容”麾下的福威镖局,同样在中原境内有着上百分舵,两家势力都堪称庞然大物。
放眼江湖,除去被视为中原武林魁首的少林寺外,甚少有其他门派可以挑战两家地位。
本来这些只是江湖人饮酒时谈资,可不久前江湖上却突然传出了一个极为震惊的消息!
“南慕容”慕容复亲自邀战“北乔峰”于下月中旬华山之巅一战,此消息一经传出,整座江湖很快就震动起来。
二人一南一北,都是南北各地的青年一辈高手翘楚,如今终于传出正式交手的消息,自然是引得为之一震。
而且据说此战,将由少林寺方丈玄慈大师亲自见证,从而角逐出中原武林青年一辈高手的第一人。
听闻此消息传出,中原武林无不陷入轰动之中,与少林寺交情颇深的各路群豪都纷纷亲自派人打探消息。
然而后经少林僧人证实,此消息完全属实,本寺方丈早于三日前已经前往华山……
有了少林寺亲口证实,自然是彻底坐实了这一场决斗的事实,一时间南北各地的武林大豪们纷纷快马加鞭赶向西北,为得正是能够亲眼目睹这一战。
须知一年前,“南慕容”曾邀战“星宿老怪”决战于擂鼓山下,当时有的人因为路途遥远,错过了这一场惊世骇俗的决斗,因此至今为之抱憾。
如今听闻“南慕容”与“北乔峰”两位中原武林的翘楚,终于要一分高下,他们这些各地的武林大豪又岂愿甘居人后错过这一场旷世之战!
一个月后,七月初十,距离本月中旬邀战之日只差五日。
而这华山脚下早已汇聚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江湖人士,他们这些有的不远千里,从岭南风尘仆仆赶来,为得正是目睹这一战。
不过这华山脚下,却早早被丐帮成员、福威镖局的分舵旗下的高手、少林弟子严加把守住了通往山脚下唯一通往山顶的道路,根本不对任何外人放行。
不少各地武林大豪见状,自然是纷纷上前,想要对方卖自己一个情面。
然而无一例外,都碰壁而归!
比如被誉为“武林判官”之称的单正,聚贤庄的游家兄弟等等,他们这些人都毫无例外被拒绝而归。
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人想要强闯,但见到守在华山脚下的邓百川兄弟四人,以及福威镖局关中分舵的十八位镖师,以及七十二名趟子手,他们这些人便识趣放弃这个想法。
毕竟福威镖局近来以来,名头响亮,短短数载间,就从江南一地发展分舵至西北一带,其中不少原本在西北一地作乱的绿林中人,也大多加入福威镖局名下,做起了趟子手与镖师。
这些人的名声,或许在江湖名声不显,但无一例外都是西北一带的狠角色,早年专门做刀口上舔血的买卖。
更不提有的人,还认出段延庆、岳老三等恶人也藏身于人群之中,因此一时间不少人便彻底熄了硬闯的打算。
且不论丐帮与少林守在山脚下的人手,仅凭慕容家麾下的一众高手,就足以让今日特地不远千里赶来的各路群豪心中有了知难而退的想法。
须知今日不过是七月初十,距离约战之日,还有五日功夫,可这山脚下就已如此热闹,显然天下人对于这一战的结果都是极为关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