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55章 爆卖热品

听书 - 大明:我,开国王爷,带头反对分封制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朱柏抓耳挠腮,最后写了个折子给老朱。

朱标说帮他看看改改,他还不让。

这会儿,老朱拿到奏折一边看一边笑:“臭小子,写了一堆什么乱七八糟的。”

朱标等老朱看完接过一看:炭笔在纸上画了方框,箭头,似乎是个图,可是跟他们平时看到的画着花鸟鱼虫器皿的画又不太一样。

朱标笑:“虽然不甚美观,可是一目了然,很清楚。”

朱柏立刻神气了:“还是大哥识货。”

老朱气笑了:“臭小子,你就光自己鬼画符画得开心,有没有想过圣旨是要念给天下人听的。你这个图虽然看得清楚,可是不方便念出来。总不能抄几百份,一人一份吧。”

朱柏歪头想了想:确实。他只想着向老朱汇报,却没想过老朱要颁布下去。

老朱说:“拿回去,重写。只需写文字。你写完念给富贵听。要是他能听明白,你才准交上来。”

朱柏垂头丧气拿回了奏折。

老朱说:“你用的这个是什么笔,看着挺不错的。”

诶,机会来了。

朱柏忙从怀里拿了一个黄铜做的小长匣子打开,倒了一支小木棍和一卷纸出来:“这个,叫铅笔。我自己做的。不用蘸墨水,随时都能写。我带在身上,方便记点东西。”

主要是兵马司和官牙局的事请太多太杂,他不记下来,很容易漏掉。

他把那小长匣子边上一按,那匣子就散开摊平成了一个小板子,然后就可以垫在上面写字。

写完一卷,小板子又成了个带盖子的匣子。

老朱拿起笔才看到里面原来夹着个炭条,说:“很好,咱收了。”

然后连黄铜匣子带纸和笔一起收起来了。

见朱柏瞪着他,老朱眯眼望着他:“怎么?连这点东西都不舍得给你爷吗?”

朱柏眨眨眼,咧嘴一笑:“没有,父皇也要过生日了,儿臣正打算送这个给父皇做生日礼物呢。”

老朱忍不住笑了:“小滑头,转向转得还挺快。”

他随手从桌上拿起一个做工精致的木盒子递给朱柏:“你大哥和你一人一份。”

“什么好东西。”朱柏笑嘻嘻接过,然后笑容凝结在脸上。

笔墨纸砚......

他最讨厌的东西。

不过这个盒子倒是不错。

他把里面东西掏出来,把盒子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

海南黄花梨的,色泽莹亮如金,还带鬼脸纹,这要是放到以后没有十几万下不来。

朱标被他脸上神色变幻逗笑了,说:“别小看这四样东西,外面万金难求。”

“吼。”

朱柏很惊讶,这才仔细看了看那几样东西。

没看出什么好来......

朱标温声细语地给他解释。

笔是白玉杆狼毫宣笔。尖圆齐健兼全,笔杆晶莹剔透,仿竹子样式。握在手里,冬天温润夏日凉爽。笔身上刻了“兼听”。

墨条是牛舌形,不过巴掌大,黑底包金。一面雕了百骏图和“勤学”,一面刻了“洪武龙香”四个字。不但没有油墨气息,还有一股淡淡香气。

纸是泾县金粉宣纸,平滑无痕,细腻如蛋白,有“御制”暗纹。

砚台是安徽歙县的歙砚,也只比巴掌略大,扣之声如金玉,抚之润若凝脂。上面刻了“多思”两个字。

听朱标解释完,老朱有些得意:“这四样都是我们老家安徽产的。你们拿着它们也好好做些经天纬地的文章,政令,时刻记得我们老朱家是从如何才有今日的。”

且不说这东西值不值钱,老朱着实是费了些心思的。

朱柏和朱标忙郑重回礼:“儿臣一定铭记在心。”

-----

从书房出来,朱标笑着对朱柏说:“十二弟,你那个什么铅笔和笔筒也给大哥弄一个。我平日也带在身上好记些东西。”

朱柏:“行,我做了叫人给大哥送来。我还有做了其他的小文具,大哥都用用看好不好用。有什么意见建议麻烦告诉我。”

朱标笑:“亏得你还有这心思。”

他搓着手想:太好了。这一套东西得了朱柏和老朱的肯定,我就可以大批量生产在我的经书店里卖了。只要我跟他们两都用起来,就是最好的广告,很快整个应天甚至是全国的文人墨客都会人手一份。

朱柏和朱标在街上巡视,看拆房修房听人汇报的时候,都会时不时掏出这个黄铜匣子,潇洒展开,写几个字,再合上。

很快,城里的人都在打听,那是个什么宝贝,然后大家就在朱柏的经书店里看到了一模一样的东西。

按照档次分了四种:分别是一两,五两,十两和二十两银子一套。

四款匣子上都刻着:湘王亲制,御用同款。

只是分别用铜银玉金四种材质制成。

昨日还无人问津的几个铺子门口一下都挤满了来看热闹的人。

本来大家看着价格心里都在嘀咕:“好贵。”

可是有人直接甩了银子在柜台上:“伙计,给我十个银的。”

伙计:“不好意思,每个人限购两个。超过三个,要涨价一倍。”

那人:“加加加,赶紧给我。”

围观的人一看:“卧槽,对啊。可以囤货炒卖啊。”

有人把银子直接往里扔:“给我十个铜的,加价也要。”

“我也要十个铜的。”

伙计:“铜的没有了。”

“给我十个银的!!”

“我要二十个银的。”

“银的也没有了。”

“还有什么,都给我。”

“后面的别挤了,没了,明日会补货。请各位明日赶早。”

围观的人骂骂咧咧:“怎么这么快。才站了半柱香时间,就没了。”

“去他家别的铺面看看。”

结果城中朱柏所有的铺面都卖断了货。

朱柏的小作坊已经在日夜加班做了。

还有好多外地客商来问:“那个湘王特制文具能不能批发。”

伙计说:“能啊,不过要等,可以先下定。”

一个作坊做不过来,朱柏又买下了另外三个作坊,同时加班做。

他交代工匠虽然订单多,可一个工序都不能马虎,务必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

每日朱柏的店铺里都是熙熙攘攘,银子叮当作响的往柜台里扔。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