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朱允炆的心病,也是黄子澄齐泰等人的心病,因为在他们的理想大明之中,当时不应该出现这种有不可控因素,尤其这因素的杀伤力还异常巨大,简直是最糟糕的一件事了。
他们的想法是大明将来儒风盛行,天下和睦,以文治国守天下,要不得这些打打杀杀的刀兵,跟朱允炆最核心的观念完全相驳。
这一点其实就连朱元璋都没有察觉到,他以为皇长孙有儒家大学教育,会是一个仁德谦厚的君主。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朱允炆会受儒家影响那般沉重,比他的父亲懿文太子朱标都要更深一层,简直是为文道而昌,心里对武人相当的反感。
可朱允炆是聪明人啊,他自然清楚自己那杀戮半生,从刀山血海中厮杀到如今帝王大位的皇爷爷本身就是一个武人,所以根本就不敢表现出这样的情绪来。
洪武洪武,洪大伟业的强盛武力,年号之中不无彰显武力之意,更有相当的豪杰之气,能有这样年号的皇帝岂能不是一个崇尚武力之人。
朱允炆心里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的那点小九九早就埋藏的极深极深,除非等到朱元璋归天,他登基大宝的那一刻以后,不然他是半点都不会泄露出来的。
因为如果让朱元璋知道了这一点,哪怕他再让人满意,朱元璋也绝对不会希望大明出现一个完完全全的文皇帝。
要知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断断不可全文亦或全武,不然便是在为国家取灭亡之路,是国之罪人。
就算朱元璋是武人出身,心里难免有些偏颇,却也不敢走那样一条黑的道路。
而朱允炆的内心恰恰是全文之道的推崇者,这已经是触碰到了朱元璋最根本的底线。
文主政,武主战。
文官负责大明运作,武官负责护卫大明太平,这两者谁都不能缺也谁都不能独大,不然就是让国家走上了偏路,是取死之道。
没有文人,光靠武人只知道打打杀杀,他们哪里会懂得治理国家,大明迟早会死在征伐的道路上。
没有武人,光靠文人只知道勾心斗角,他们根本不会临敌作战,如有外邦入侵,难道要这些文人用口舌之利去迎击敌人锋利的长枪吗。
所以一文一武两者当是相互调和,稍有偏颇倚重没错,但万万不能全赖一系而治国,不然就等着亡国吧。
然而早就陷入儒道甚深的朱允炆已经出不来了,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打算出来。
其本人尚文,其父尚文,其祖父尚武,祖孙三代之间的距离已经注定。
虽然朱元璋是照着文治培养朱标,可恰恰却没有想到钻牛角尖的是朱允炆,而最合适的继承人朱标却因病逝世。
如今虽然是子承父位,由朱允炆为大明储君,可朱元璋原本的筹划是一点都没变的。
这几年的教导可没有要把朱允炆教成一个只会说仁义礼智信的儒生,而是确确实实的在传授帝王之道,讲述他朱元璋自己的心得。
所谓君临天下,当御万物,万物为数之多;当御万民,万民百姓之众;当御百官,百官心思之广。
御民,御官,御天下。
皇帝就是要坐在龙椅上掌握天下,可是这天下之大根本不可能是一个人有独立掌握的能力。
所以君和民之间便有了官这一阶级,作为两者中间的调度。
由君御百官,百官治天下万民,便是由君治天下万民。
如果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能够统率百官无不忠心者,那天下自然安稳昌盛,百姓平和蒸蒸日上。
如若君无能,无法统御百官,乃至被百官所掣肘,这便不能治天下万民,自然就会出现不和谐的一幕,也会损害国运。
而在朱元璋看来,现在大明的继任者最缺乏的就是这帝王心术,,所以这几年他全都再教这些。
可言者有意听者无心啊,朱元璋是好好教,但朱允炆并不是真心在学,他只是记下了能应对来自自己皇爷爷的考核,并没有太多想要留为己用的年头。
这只能说是儒家思想在他的脑袋当中影响太深了,以至于帝王心术竟比不过孔孟之道,让朱允炆是越跑越偏。
可他懂得掩饰,所以朱元璋没有发现。
当然了,也许是这位已经风烛残年的霸主老了,老到已经没有多少心力去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去更仔细的注意了。
要知道朱元璋现在已是六十九岁高龄,这在帝王史上都是不多的寿数。
而且他还是亲历战争征伐半生的开国君主,实实在在从刀枪箭雨当中活了过来的皇帝,身上的旧伤比徐达也没有少到哪去。
能拖到如今的地步,全凭着朱元璋一人的意志力,对大明的不放心,对储君的不放心,让朱元璋活生生的将自己拖到了现在。
其实早在朱标病逝之前,有太医就判断朱元璋身体日渐衰落,正在走向人生的最后阶段。
当时那太医说这话出来可谓是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但朱元璋却没有在意,因为那时候基本上的布置已经完善了,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大明可以顺顺利利的交个自己的儿子朱标,所以寿数不多也无大碍。
可事出突然,朱标病故的消息不得不让朱元璋继续坚持下来,哪怕他因为打击而导致身体情况的恶化,也没有在这几年有过一天病倒的例子出现。
这让当初判断他身体的太医十分惊讶,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医术出了问题。
然而当他再一次诊断朱元璋的身体之后,才发现一切都没有变,他的医术,皇帝陛下的身体,都没有问题。
有问题的只是朱元璋的意志,是他不愿就此离去的信念。
也许能让这位雄主倒下的也就只有朱允炆真正让他放心的那一天了,只有大明不会出现意外,他才能彻底放下心里的担子安详的走完自己的一生。
然而现在显然还没有到那个时候,朱允炆的表现虽然令他满意,但可没有到达真正的顶点,朱元璋还需要时间,大明还需要时间,还没有到他倒下的时候……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明军侯》,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